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55篇
  免费   1610篇
  国内免费   1065篇
耳鼻咽喉   164篇
儿科学   186篇
妇产科学   419篇
基础医学   1267篇
口腔科学   393篇
临床医学   6768篇
内科学   2683篇
皮肤病学   198篇
神经病学   319篇
特种医学   15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1篇
外科学   7427篇
综合类   16951篇
预防医学   4919篇
眼科学   1871篇
药学   7573篇
  111篇
中国医学   3248篇
肿瘤学   606篇
  2024年   283篇
  2023年   1011篇
  2022年   865篇
  2021年   1171篇
  2020年   1223篇
  2019年   1290篇
  2018年   607篇
  2017年   1352篇
  2016年   1427篇
  2015年   1851篇
  2014年   3516篇
  2013年   3443篇
  2012年   3967篇
  2011年   3992篇
  2010年   3654篇
  2009年   3372篇
  2008年   3536篇
  2007年   3053篇
  2006年   2620篇
  2005年   2716篇
  2004年   2064篇
  2003年   2027篇
  2002年   1557篇
  2001年   1405篇
  2000年   1035篇
  1999年   747篇
  1998年   670篇
  1997年   545篇
  1996年   463篇
  1995年   370篇
  1994年   245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目的:分析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对其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某院收治的88例开放性四肢骨折并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82%,对照组27.2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7.73%,对照组为81.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结论:对于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切口发生感染,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第一代头孢菌素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既往方案在目前微生物药敏下的预防效果。方法:基于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探讨。以头孢唑林和头孢噻吩为考察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为目标菌群,给药间期内游离药物浓度位于最低抑菌浓度(MIC)之上的时间占一个给药间期的百分比(fT>MIC)为PK/PD靶指数,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头孢唑林和头孢噻吩既往方案对抗目标菌群达到PK/PD靶指数的累积反应分数(CFR)≥90%为标准探讨给药策略及预防效果。结果:对于成人(体质量以60 kg计),头孢唑林仅“1 g,q 2 h”“2 g,q 4 h”“3 g,q 4 h”和“术前1 g;术中0.5 g,q 2 h”的方案,头孢噻吩仅“2 g,q 3 h”和“术前2 g;术中1 g,q 3 h”的方案对各目标菌群的CFR≥90%,两者其他的既往方案均无法达到CFR≥90%标准。结论: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案(CFR≥90%),以确保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诊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对5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中48例经常规病理检查确诊,诊断正确率96%(48/50)。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方便、安全、可靠等,为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菌群分布、影响因素,并就总结和分析影响因素拟定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收治的54例择期卵巢癌细胞减灭术患者住院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并收集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并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本次接受调查患者中有7例(12.96%)发生切口感染;并经多因素分析术后切口感染主要包括:年龄、糖尿病、FIGO分期III-IV期、异体输血;经菌群实验发现共分离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分别为,其中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临床护理应就患者自身情况选择自体血回输和胰岛素治疗等方式预防卵巢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针对已经存在切口感染患者应根据菌群分布和耐药菌试验选择合适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6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采用抗凝预防血栓形成,按照术后预防DVT所采用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情况、DVT发生率、皮下瘀斑情况、血小板数值、凝血功能、D-二聚体。结果术后2组患者引流量、切口愈合情况、皮下瘀斑情况、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10 d 2组患者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VT发生率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 d 2组患者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显著增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可以显著降低DVT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双硫仑(DSF)对人脂肪肉瘤细胞SW872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W872细胞,设立正常细胞对照组及DSF 1,2.5,5和10μmol·L~(-1)组,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处理24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光镜下观察DSF处理后SW872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DSF对SW872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A20的表达;CCK-8法检测铁离子螯合剂Fer-1及炎症小体NLRP3抑制剂MCC950能否逆转DSF对SW872细胞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DSF对SW872细胞中A20和醛脱氢酶(ALDH1)的mRNA水平。结果 DSF对SW872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DSF处理后使SW872细胞发生皱缩变圆且细胞间隙增大;DSF作用于SW872细胞24 h后,与正常细胞对照组相比,DSF 1μmol·L~(-1)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增加〔(32.6±1.82)%vs(3.50±0.64)%,P<0.05〕;DSF 0.1μmol·L~(-1)组明显抑制SW872细胞的克隆形成〔(16.7±7.02)%vs(129±5.29)%,P<0.05〕;DSF处理能够明显提高SW872细胞中炎症调节分子A20的表达;铁离子鳌合剂Fer-1不能逆转DSF导致的细胞生长抑制,而炎症小体抑制剂MCC950可以部分逆转DSF对SW87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DSF能抑制SW87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细胞炎症小体介导,细胞炎症调节分子A20参与DSF对SW872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术后引起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切口感染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7例肛周脓肿切排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感染部位标本的培养和鉴定,研究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运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其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病原学培养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30株,占76.92%,革兰阳性菌9株,占23.07%;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深部脓肿、有肛周皮肤感染灶、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更易发生切口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感染与深部脓肿、有肛周皮肤感染灶以及住院时间长相关,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