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834篇
  免费   8915篇
  国内免费   2909篇
耳鼻咽喉   2336篇
儿科学   20777篇
妇产科学   2302篇
基础医学   4170篇
口腔科学   1348篇
临床医学   20711篇
内科学   5628篇
皮肤病学   1107篇
神经病学   2240篇
特种医学   31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9篇
外科学   5833篇
综合类   50788篇
预防医学   33332篇
眼科学   2293篇
药学   21019篇
  211篇
中国医学   19167篇
肿瘤学   1075篇
  2024年   1061篇
  2023年   4198篇
  2022年   3933篇
  2021年   4721篇
  2020年   4098篇
  2019年   4024篇
  2018年   2051篇
  2017年   3473篇
  2016年   3924篇
  2015年   4351篇
  2014年   7903篇
  2013年   8172篇
  2012年   10091篇
  2011年   10746篇
  2010年   9697篇
  2009年   8956篇
  2008年   9853篇
  2007年   8775篇
  2006年   7901篇
  2005年   7944篇
  2004年   7388篇
  2003年   7014篇
  2002年   8057篇
  2001年   8219篇
  2000年   6357篇
  1999年   5606篇
  1998年   5232篇
  1997年   4952篇
  1996年   4496篇
  1995年   3604篇
  1994年   2763篇
  1993年   2064篇
  1992年   1780篇
  1991年   1526篇
  1990年   1249篇
  1989年   1106篇
  1988年   132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尺偏角、掌倾角和桡骨缩短长度变化以及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畸形愈合率、再移位率和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患儿尺偏角、掌倾角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桡骨缩短长度均显著减小(均P<0.05),且观察组患儿以上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畸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骨折再移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纠正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长度缩短,降低再移位发生率,有利于患儿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2.
摘 要目的:比较闭合与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 Jakob Ⅱ型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厦 门市儿童医院 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41 例 Jakob Ⅱ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闭合组和切 开组,闭合组 21 例给予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切开组 20 例给予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 组治疗患儿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伤口感染率。 结果:闭合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95.24 % 与切开组的 90.00 %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闭合组 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切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闭合组患儿无发生术后感染病例,切开组发生术后伤口感染导致骨髓炎 1 例,经伤口清创、静脉抗感染等治疗后骨折愈合, 但术后随访 28 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仍差,伸直受限约 20 °,屈曲受限约 10 °。两组患儿均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 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鱼尾状畸形。 结论:儿童 Jakob Ⅱ型肱骨外髁骨折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疗效与切开复位相同, 同时创伤更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兴化市城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与疫苗漏种、补种情况,提高我市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方法 按照《兴化市2015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工作实施方案》,收集2013~2015年预防接种证查验报表及资料,进行分类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兴化市城区托幼机构及小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率100.00%;持证率99.11%.2013~2015年补种前全程接种率分别是87.98%、88.75%、92.18%,呈逐年上升的态势,3年平均全程接种率89.70%,其中幼儿园占90.78%,小学占8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种免疫规划疫苗中,托幼机构漏种率最高的是A+C群流脑疫苗,最低的是乙肝、卡介苗;小学漏种率最高的是白破疫苗,最低的是乙肝、卡介苗.结论 建议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预防接种证持有率和疫苗接种率,促进计划免疫工作,预防相关传染病.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浓度的变化,探讨IL-23/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轴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以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4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急性缓解期(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42天)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17、IL-23浓度变化。结果①急性期、急性缓解期IL-17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急性期、急性缓解期血清中 IL-23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17、IL-23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吸入性糖皮性质激素对IL-17、IL-23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66.
刘利 《地方病通报》2022,37(1):86-88+95
目的 了解2018—2020年河南省焦作市儿童青少年视力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8—2020年分别在焦作市选择1~2个城区和1个郊县,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共25所学校,对幼儿园5.5~6.5岁儿童和不同学段学生开展远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以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人群的近视率。结果 共调查22 257人,总体近视率62.13%,2018—2020年近视率先降后升;女生近视率(65.71%)高于男生(5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55,P<0.05),城区近视率(64.37%)高于郊县(5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26,P<0.05);近视率和中、高度近视率均随学段升高而升高,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近视率分别达21.45%,46.71%,80.43%和88.21%,高中阶段中高度近视率分别达41.40%和20.16%。结论焦作市儿童青少年的近视患病形势不容乐观,近视发展呈低龄化,中高度近视率较高。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干预,采取减...  相似文献   
67.
我国小儿骨科源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在欧美国家接受过现代骨科学教育的中国骨科奠基人孟继懋、叶衍庆、方先之等学者们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组建了骨科为主的医院或研究所: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伤骨科研究所、天津骨科医院等,专门诊治骨科患者并进行教学和科研培训,早期主要治疗骨髓炎、骨结核、骨折等疾病[1]。1954 年天津骨科医院成立了专门的小儿骨科,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独立建制的科室。  相似文献   
68.
患儿母亲产前及产后抑郁症表现,剖宫产,非母乳喂养,生后第一年连续应用抗生素3d以上,生后2年呼吸道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等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展。吸入治疗是儿童哮喘治疗的基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症状和降低未来风险的首选药物,茶碱药物不应用于哮喘急性期的治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H1受体拮抗剂可作为防治哮喘的辅助用药,盐酸苄达明有可能应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维生素D对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无益。  相似文献   
69.
70.
缺铁是世界上营养失调的最常见原因,且是唯一在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都十分流行的营养缺乏现象[1].当一个人的铁储量被耗尽且血红素形成减缓,就会出现缺铁.缺铁性贫血是铁耗尽的严重阶段,如果没有尽早治疗,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儿童出现许多临床并发症,包括不可逆的认知功能障碍[2]和教育成效不佳[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