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67篇
  免费   2666篇
  国内免费   2750篇
耳鼻咽喉   188篇
儿科学   341篇
妇产科学   306篇
基础医学   2095篇
口腔科学   408篇
临床医学   5961篇
内科学   4290篇
皮肤病学   300篇
神经病学   785篇
特种医学   11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2篇
外科学   2955篇
综合类   17587篇
预防医学   7926篇
眼科学   508篇
药学   11391篇
  75篇
中国医学   12154篇
肿瘤学   1905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729篇
  2023年   1259篇
  2022年   1431篇
  2021年   1898篇
  2020年   1333篇
  2019年   932篇
  2018年   502篇
  2017年   846篇
  2016年   1009篇
  2015年   1140篇
  2014年   2171篇
  2013年   2101篇
  2012年   2958篇
  2011年   3056篇
  2010年   2813篇
  2009年   2921篇
  2008年   7156篇
  2007年   4198篇
  2006年   3780篇
  2005年   5326篇
  2004年   4228篇
  2003年   3655篇
  2002年   2991篇
  2001年   2006篇
  2000年   1765篇
  1999年   1249篇
  1998年   1141篇
  1997年   920篇
  1996年   890篇
  1995年   838篇
  1994年   588篇
  1993年   383篇
  1992年   377篇
  1991年   398篇
  1990年   391篇
  1989年   397篇
  1988年   156篇
  1987年   129篇
  1986年   101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表面陶瓷化钛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的界面表征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种植体-骨组织界面表征的研究,评价和分析新型表面陶瓷化钛种植体(Bio-Ti implant)的骨结合情况及机制.方法:制作犬下颌牙列部分缺损模型,设计制作相应的钛种植体,经过表面陶瓷化处理后,植入犬下颌骨,分别于3、6、12周处死动物,利用SEM对种植体表面矿物质沉积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分析其元素组成,对种植体-骨组织整体标本纵向界面进行元素线性扫描分析.采用未经表面处理的相同类型纯钛种植体作为对照.结果:Bio-Ti种植体周围新生类骨组织在3周时已有较多沉积,且与种植体结合较牢固,对少部分骨组织脱落处进行电镜观察及元素分析,种植体表面结构发生改建并且ca、P含量明显上升,微孔内及周围可以看到颗粒状类骨质沉积物.线扫描及面扫描结果显示,从骨组织过渡到种植体的微观区域的ca、P元素并未发生突变,提示两者之间磷酸钙成分的互相渗透与结合.结论:新型Bio-Ti表面陶瓷化纯钛种植体可以诱导体内类骨质早期沉积,与骨组织发生紧密结合,并显著缩短骨结合时间.  相似文献   
22.
通过细胞附着实验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四种常用根管封闭剂以及三种牙胶尖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发现:所有充填材料甚至一直被 认为细胞毒性最小的牙胶尖均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因此,在临床上,为了避免材料对根尖周细胞产生机械刺激和减少细胞毒性作用,应尽量避免根管充填材料超填。本文还就氯仿是否可用于根管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
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的研究是近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综述了口腔、头颈癌患者的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能力和IL-2受体表达变化,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的抗癌效力以及IL-2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载体对骨形成蛋白诱导成骨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形成蛋白(BMP)具有很强的成骨能力,目前常将BMP与载体复合用于骨缺损的修复。然而载体本身亦会对BMP的生物学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载体对骨形成蛋白成骨作用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5.
氟化物对口腔微生物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宏 《北京口腔医学》1998,6(3):132-134
氟化物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防龋剂。氟化物可以同时作用于牙齿硬组织和口腔内的牙菌斑及致龋微生物。本文综述氟对牙菌斑及口腔内致龋菌的作用,从该方面阐明氟的防龋机制。氟对牙菌斑的作用1氟对牙菌斑形成的作用在细菌对牙面的吸附早期,氟可以抑制致龋菌的附着,使菌...  相似文献   
26.
将自体骨髓-骨松质(ABMC)复合于块状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GC)表面,植入12条杂种狗无骨膜的下颌骨缺损区,分别于术后4周、12周、20周和40周处死,采用光镜、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局部新骨生成与改建状况。发现术后4同时植入BGC上面有多量的新生骨形成,随时间的推移,此层骨组织增厚,并从不规则的骨芽向小梁骨转化,沉积在BGC表面或微孔内。而对照组始终末见骨形成。经结果表明BGC可以作为ABMC的生物载体,促进ABMC的异位成骨效应。BGC表面复合ABMC种植改善了BGC的力学强度.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7.
二膦酸盐类药物是指结构中含有两个磷酸基并同时连接在一个碳原子上,即以P—C—P键为特征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与钙离子有很高的亲和性,其主要生物学效应是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二膦酸盐类药物现已成为肿瘤性恶性高钙血症、肿瘤骨转移、骨质疏松症、变形性骨炎的主要治疗药物。其中唑来膦酸盐是最具潜力的第三代二膦酸盐类药物。近年的研究发现二膦酸盐类药物具有一定的促进成骨和增加种植体.骨接触率等作用。在种植体骨结合方面,二膦酸盐类药物可抑制由破骨细胞引起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过度吸收,以及促进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以达到早期骨结合的目的。现就有关二膦酸盐类药物促进骨形成、种植体骨结合以及含药涂层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8.
HSV-TK自杀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系统对人涎腺多形性腺瘤体外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采用腺病毒包装重组脂质体介导的含有HSV-TK全长的cDNA真核表达质粒PDC312-HSVTK转染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通过RT-PCR检测TK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用MTT法检测HSV-TK/GCV系统对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采用倒置显微镜、组织学染色等观察HSV-TK/GCV系统作用细胞后的形态学改变。结果HSV-TK基因转染24小时后,肿瘤细胞开始出现空泡性变;转染48小时后,RT-PCR从转染的细胞中成功扩增出1150bp的特异性TK基因片段。转染36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GCV治疗,细胞出现核固缩,胞浆裂解,随之细胞死亡、脱壁的现象。细胞存活率随HSV-TK/GCV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当加入10^-4mol/LGCV治疗7天时,HSV-TK/GCV系统的杀伤作用最强,细胞存活率为10.3%。当TK阳性的细胞占细胞总数50%时,其旁观者效应最明显,细胞存活率为31.7%。结论HSV-TK/GCV系统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蜂胶及自制蜂胶奥硝唑合剂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为蜂胶及合剂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蜂胶、奥硝唑和自制蜂胶奥硝唑合剂中体外培养24 h,用MTT法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RGR);选择细胞增殖率约为50%的药物浓度组,重新培养细胞24 h,更换成不含药物的培养液连续培养7 d,每天用MTT法测定吸光度值,了解细胞增殖回复情况.结果:0.5g/L蜂胶组的RGR达到93.9%,与蜂胶其他2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硝唑溶液加入蜂胶后,对应浓度组比较,两合剂组的平均吸光度值均大于奥硝唑组,其中当奥硝唑浓度为0.4g/L和0.8g/L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30.
目的:检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及其癌变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探讨Survivin在OSF癌变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0例OSF组织和42例OSF癌变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上皮中无Survivin阳性表达,OSF癌变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95.2%)显著高于OSF组(47.5%)(P<0.01),而早、中、晚期OSF 3组间Survivin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in蛋白的过度表达在OSF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Survivin有望成为OSF癌变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