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4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383篇
耳鼻咽喉   234篇
儿科学   136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318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2258篇
内科学   562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663篇
特种医学   4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032篇
综合类   3731篇
预防医学   959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1360篇
  40篇
中国医学   424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704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714篇
  2009年   708篇
  2008年   723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655篇
  2005年   683篇
  2004年   652篇
  2003年   563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我院在腹膜透析液中加入复方氨基酸液改善患者的超滤,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亚低温对颅脑损伤后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 ,揭示亚低温保护脑的可能机制。方法  4 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常温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 ,分别予以常温治疗和亚低温治疗。两组均于伤后 6h、2 4h、3d、7d等各时间点测定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 ,并与 10名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比较 ,观察亚低温治疗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的变化。 结果 ①伤后各时间点两组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但两组间S - 10 0 β蛋白含量在伤后 6h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亚低温治疗后各时点亚低温治疗组血清S - 10 0 β蛋白含量低于常温治疗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而且出院时预后也较常温治疗组为佳。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够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 - 10 0 β含量 ,其脑保护作用可能与亚低温能减轻S - 10 0 β蛋白介导的损伤性脑细胞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3.
郭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219-220
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在神经外科中应用广泛,常采用人工冬眠、物理降温作为治疗措施,使体温降至预定范围,以减少氧耗和能量代谢,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缺氧状态,有利于脑细胞的恢复,对脑有保护作用[1].我科于2007年8月至2010年4月对3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其应用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张均 《江苏医药》2003,29(11):840-841
目的 探讨亚低温技术在脑复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6例院内心肺复苏的患者 ,随机分为常温组与亚低温各 8例 ,在基本治疗相同的条件下 ,给亚低温组病人降温处理 ,使其脑部温度控制在 32℃~ 34℃之间 ,维持 72小时后复温 ,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神经功能预后进行评定。结果亚低温组与常温组第 3天时平均脑温为 33 1± 0 3℃和 37 4± 1 8℃ (P <0 0 5 ) ,血氧饱和度(SaO2 ) ,血酸碱值 (pH) ,平均动脉压 (MAP) ,意识障碍评分 (GCS)等基本相近 (P >0 0 5 ) ;3个月后两组神经转归良好率分别为 75 %与 2 5 %(P <0 0 5 ) ,神经功能预后评分分别为 12 9± 1 8和 9 9± 1 9(P <0 0 5 )。结论 亚低温技术在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中具有显著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5.
通过兔后肢缺血模型,观察了甘露醇和低温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甘露醇和低温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再灌流后患肢静脉回流血中细胞内酶(CPK、LDH、AST)的活性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终末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减轻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两者单独应用效果不明显(P>0.05),联合应用效果非常明显(P<0.01)。提示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骨骼肌缺血再灌流损伤,甘露醇和低温对其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6.
对比研究常温体外循环下常温充氧晶体和氧合血停搏液持续灌注对阻断升主动脉后犬心肌的保护效果,15只犬随机分三组,每组5只,即低温体外循环冷搏液间断灌注组;常温体外循环常温氧合血停搏液持续灌注组;常温体外循环常温充氧晶掏搏液持续灌注组。观察了阻断升主动脉前心肌超微结构,腺苷酸含量(ATP、ADP、AMP)、脂质过氧化物、水含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显示,温血组和温晶组在阻断升主动脉15分钟、50分钟  相似文献   
67.
68.
损伤和骨病所引起的骨缺损,很多骨科医生倾向采用自体骨移植术来充填。自体移植的骨生成能力强,易与受骨融合,缺点是:在取骨部位增加新的创伤。手术复杂且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和休  相似文献   
69.
血浆置换解决了冷凝集素对低温手术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0.
急性脑出血病人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雨啸 《广西医学》2003,25(10):1966-1969
急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死亡率、致残率较高。随着诊疗技术和护理技术的提高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进展 ,亚低温治疗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推广 ,降低了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提高了生存质量。现就部分文献简要综述如下。1 脑出血的病理和生理基础的研究1 .1 脑是人类活动和一切高级神经活动的器官 ,代谢活动极为旺盛。成年人的脑重占体重的 2 .5 %~3% ,但其耗氧量却占全身的 2 0 % ,所需要的血流量约心搏出量的 1 / 5 (1)。在脑出血的临床流行病学中 ,高血压是危险因素 ,动脉硬化次之 ,过度劳累和紧张是主要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