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0篇
  免费   627篇
  国内免费   727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73篇
基础医学   329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854篇
内科学   158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2152篇
预防医学   524篇
眼科学   119篇
药学   866篇
  13篇
中国医学   601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519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92.
用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LDL—C试剂盒在BeckmanCX4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直接测定血清LDL—C含量。方法批内CV 0 37%~ 1 11% ,批间CV为 2 11%~ 3 0 2 % (n =2 0 )。平均回收率为 98 9% ,在 8 10m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TG <5 0 0mmol/L时与聚乙烯硫酸沉淀法 (X1)及Friedewald(X2 )公式计算结果相关良好 ,回归方程分别为Y =0 988X1+0 0 47,r=0 95 1,Y =0 96 1X2 +0 0 5 2 ,r=0 930。LDL—C直接测定法简单、快速 ,用血量少 ,勿需沉淀分离 ,适宜于自动化分析。  相似文献   
93.
对 175例心脑血管病变患者检测血浆脂蛋白 (a) [L p(a) ]、氧化低密度酯蛋白 (OXL DL )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及服用氟伐他汀前后的血浓度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观察组 L p(a)、OXL DL;较对照组增高 ,NO较对照组下降 (P<0 .0 5 ) ;氟伐他汀使用前后对照 ,用药后 L p(a)、OXL DL 减低 ,NO增高 ,前后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 L p(a)、OXL DL和 NO可预示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 ,氟伐他汀酶确具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94.
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测经选择性冠脉造影确诊的128例冠心病患者及103例冠脉正常人空腹状态下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冠脉正常者(P〈0.01),且冠心病发病年龄愈低,胆红素水平也愈低(P〈0.05),但冠脉病变支数似与胆红素水平无关(P〉0.05)。结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为探讨粥样硬化病变动脉对 5 - HT收缩反应增加的机制 ,观察与粥样硬化有关因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低氧、5 - HT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5 - HT2 A受体及其基因表达 ,以及细胞 [Ca2 ]i的效应。方法 分别将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单独以 5 0 μg/ m l ox L DL 培养 8h,2 %低氧处理 2 4和 48h,10 μm ol/ L 5 - HT处理30 min,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测定 5 - HT2 A受体 ;RT- PCR和 Southern杂交检测受体基因的 m RNA;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单个细胞 [Ca2 ]i。结果 经 ox L DL、低氧、 5 - HT处理 ,血管平滑肌细胞 5 - HT2 A受体显著上调 (P<0 .0 1) ;ox L DL及低氧处理的受体基因的 m RNA表达增加 ;ox L DL、低氧处理后 ,5 - HT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Ca2 ]i升高幅度显著加大 (P<0 .0 5及 P<0 .0 1)。结论  ox L DL、低氧、5 - HT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 5 - HT2 A受体上调及细胞 [Ca2 ]i增加 ,可能是粥样硬化动脉对 5 - HT收缩反应增强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96.
葛根素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慢性心力衰竭者心功能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1998的我科住院的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和常规+葛根素治疗组(简称葛根素组),所有病人均给予强心、利尿、扩张知管等常规治疗,葛根素组加用葛根素400mg.d^-1,程为10d。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临床心功能均有改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葛根素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雌激素(17β-雌二醇)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HUVEC为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1,10和100μmol/L)对oxLDL(4μg/L)诱导的凋亡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的17β-雌二醇对使用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减少70% ̄93%,其抑制呈明显的正向量效应关系,17β-雌二醇1μmol/L组细胞凋亡占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非酶促糖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与血糖和血脂的关系,以及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7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测定其空腹血中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β脂蛋白浓度以及糖化低密度脂蛋白指数。结果:糖化低密度脂蛋白指数与血糖、血清甘油三酯、β脂蛋白、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线性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870(P<0.05),r=0.938(P<0.05),r=0.92(P<0.01),r=0.993(P<0.05)和r=0.999(P<0.0005)。结论: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促使低密度脂蛋白高糖化形成,进而可干扰胆固醇代谢,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99.
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宁 《医学综述》1999,5(5):230-232
<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近年来LDL的亚型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DL,sD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并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结合近几年来有关此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1 sDLDL的定义 人的血浆离心后,按其密度大致分为四类:极低密  相似文献   
100.
抗氧化维生素对内皮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和红  蔡梅雪 《营养学报》1999,21(4):444-449
目的: 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抗氧化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C及β-胡萝卜素)对内皮细胞的防治效应。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抗氧化维生素,作用12h 后,再与终浓度为0.1g Pr/L的oxLDL共同培养24h,采用噻唑蓝比色分析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法对贴壁内皮细胞进行检测,分别观察抗氧化维生素对经oxLDL作用的内皮细胞的形态、生长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1)维生素E和维生素C能显著减轻oxLDL对内皮细胞形态的损伤作用;β-胡萝卜素作用稍弱。(2)三种抗氧化维生素均可降低oxLDL对内皮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使其抑制率降低。(3)三种抗氧化维生素均可促进内皮细胞由G1 期进入DNA合成的S期,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并阻止内皮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 维生素E、维生素C及β-胡萝卜素均可减轻oxLDL在形态、增殖及凋亡等方面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这可能是抗氧化维生素加速内皮细胞损伤后修复、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从而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