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02篇
  免费   1494篇
  国内免费   693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96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333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1410篇
内科学   868篇
皮肤病学   450篇
神经病学   207篇
特种医学   2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387篇
综合类   3818篇
预防医学   589篇
眼科学   456篇
药学   4634篇
  50篇
中国医学   2391篇
肿瘤学   1192篇
  2024年   343篇
  2023年   1043篇
  2022年   846篇
  2021年   815篇
  2020年   700篇
  2019年   645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571篇
  2016年   604篇
  2015年   657篇
  2014年   956篇
  2013年   810篇
  2012年   985篇
  2011年   943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680篇
  2008年   694篇
  2007年   618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585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488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Chong木属主要药用种的总游离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 (irbesartan)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总蛋白排泄量 (UPER)与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的影响 ,比较不同的血管紧张素拮抗剂上述作用的差别。方法 :以序贯试验的方法选择了用伊贝沙坦或苯那普利中卡托普利治疗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共 6 6例 ,分为人数相等的 3组 ,进行了治疗前、后 3组间降压效果、UPER、Ccr的比较。结果 :伊贝沙坦了压效果与苯那普利、卡托普利相似 ,但伊贝沙坦对UPER、Ccr的效果优于苯那普利和卡托普利 ,3组比较有统计学的差异 (P <0 .0 1)。伊贝沙坦组未见于干咳现象 ,而苯那普利组及卡托普利组分别干咳发生率分别为 4 .5 %和 13.6 %。结论 :肾功能轻、中度损害的高血压肾病患者服用伊贝沙坦 ,不仅可有效降低血压 ,还可以更好地降低UPER ,提高Ccr。  相似文献   
33.
《药物分析杂志》2005,25(7):756-758
  相似文献   
3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临床症候群,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等,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临床分为肝木乘脾型腹泻、脾胃虚弱型腹泻、脾肾阳虚型腹泻、肝郁脾虚型便秘四型,根据临床辨证分别施以不同治法,不同方药治疗,有显著疗效。同时,教育患者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饮生水,不食生冷瓜果,忌食辛辣、油腻、肥厚之品,保持心情舒畅,怡情悦志,注意保暖,可加强疗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35.
李艳芳  邱龄 《当代医学》2010,16(3):9-11
目的探讨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对高危心血管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脂联素及脂质状况的影响。方法90名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治疗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六个月后的CIMT、hs-CRP、脂联素、MMP-9的血浆水平及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均显示CIMT的显著降低(P〈0.001),无组间差异(P〉0.05)。两组的MMP-9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对h-CRP、脂联素及血脂水平均有有意义的影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联合用药组提示影响更显著(P〈0.05)。联合用药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而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组未被观察到。结论阿托伐他汀明显改善CIMT,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对脂质状况和炎症因子有额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伊贝沙坦治疗组(I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经单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成.所有大鼠均给以普通饲料喂养,I组大鼠每天以伊贝沙坦15mg·kg-1·d-1灌胃,C组和D组大鼠每天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12周末,测体重及血糖,处死大鼠后取骨,应用显微镜观察骨组织显微结构和进行骨组织形态密度计量学分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定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骨组织OPG mRNA及RANKL mRNA的表达.结果 12周末,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光镜下均出现骨质疏松表现,I组骨质疏松程度比D组轻.骨组织定量分析显示,MTVT在D组及I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1),MTPS在D组及I组均显著高于C组(P<0.01).I组与D组大鼠骨组织相比,MTPT显著增加及MTPS显著降低(P<0.01).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发现,与C组大鼠比较,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BMD值显著降低(P<0.01);而I组大鼠骨组织BMD值又较D组显著增加(P<0.01).骨组织RT-PCR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D组和I组大鼠骨组织中OPG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ANKL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组大鼠骨组织中OPG mRNA的表达则明显高于D组(P<0.01).而RANKL mRNA在I组和D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伊贝沙坦可使糖尿病大鼠骨组织降低的OPG mRNA表达水平得以部分恢复,上调OPG/RANKL比值,这可能与伊贝沙坦的改善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37.
苦味叶下珠水提取物可降低肿瘤细胞增殖以延长肝癌实验动物的寿命,且对多种恶性肿瘤如肉瘤、癌和淋巴瘤等具有潜在的对抗活性。本实验采用叶下珠己烷提取物、木脂素馏分和几种木脂素单体通过对人体的两种白血病K562细胞及其亚系抗长春新碱Lucena-1细胞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叶下珠木脂素对肿瘤细胞毒性影响、对P-糖蛋白(Pgp)活性抑制作用和对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38.
企业     
《中国处方药》2005,(7):29-29
诺华新药维速达尔中国上市;强生Zarnestra上市遭拒。  相似文献   
39.
伊贝沙坦及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5):623-62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观察血管紧张紊Ⅱ(Ang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及血管紧张紊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对DN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染料木黄酮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来阻断肿瘤的生长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染料木黄酮是大豆异黄酮的一种主要成分,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的发生,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其有希望成为一种有效的癌化学预防和治疗药物。本文就染料木黄酮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和生长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