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83篇 |
免费 | 1456篇 |
国内免费 | 74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0篇 |
儿科学 | 108篇 |
妇产科学 | 53篇 |
基础医学 | 345篇 |
口腔科学 | 44篇 |
临床医学 | 1497篇 |
内科学 | 960篇 |
皮肤病学 | 458篇 |
神经病学 | 214篇 |
特种医学 | 27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421篇 |
综合类 | 3935篇 |
预防医学 | 645篇 |
眼科学 | 468篇 |
药学 | 4936篇 |
85篇 | |
中国医学 | 2454篇 |
肿瘤学 | 12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2篇 |
2023年 | 1062篇 |
2022年 | 1191篇 |
2021年 | 1242篇 |
2020年 | 777篇 |
2019年 | 651篇 |
2018年 | 351篇 |
2017年 | 571篇 |
2016年 | 605篇 |
2015年 | 657篇 |
2014年 | 957篇 |
2013年 | 810篇 |
2012年 | 985篇 |
2011年 | 943篇 |
2010年 | 765篇 |
2009年 | 680篇 |
2008年 | 695篇 |
2007年 | 612篇 |
2006年 | 609篇 |
2005年 | 584篇 |
2004年 | 476篇 |
2003年 | 488篇 |
2002年 | 362篇 |
2001年 | 274篇 |
2000年 | 236篇 |
1999年 | 185篇 |
1998年 | 150篇 |
1997年 | 170篇 |
1996年 | 163篇 |
1995年 | 139篇 |
1994年 | 91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碳酸酐酶9(CA9)与微小核糖核酸375(miR-375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97例非小细胞肺癌伴脑转移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A9与miR-375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完全缓解(CR)23例、部分缓解(PR)19例,对照组治疗后CR15例、PR18例,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9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血清CA9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iR-375水平均升高(P <0.05),且观察组血清miR-37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发生1例腹泻、1例白细胞降低、1例乏力,对照组共发生1例呕吐、1例腹泻、1例白细胞降低...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研究卡瑞丽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收治的7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卡瑞丽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侵袭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展开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63.88%(23/36)显著高于对照组36.11%(13/36)(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CA199以及NSE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侵袭因子VEG...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昂丹司琼联合阿瑞匹坦胶囊及地塞米松治疗化疗致呕吐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诊治的乳腺癌化疗呕吐患者1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n=50)和联合组(n=50)。对照组患者使用昂丹司琼治疗,联合组患者使用昂丹司琼联合阿瑞匹坦胶囊及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止吐疗效、恶心呕吐分级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患者止吐总有效率76%高于对照组48%(χ2=9.556,P <0.05)。两组患者经秩和检验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19,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1,P> 0.05)。结论 昂丹司琼联合阿瑞匹坦胶囊及地塞米松治疗化疗致呕吐患者可在不增加治疗不良反应基础上改善恶心呕吐程度,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4.
1例56岁女性患者,诊断为左肺小细胞肺癌,给予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合依托泊苷和顺铂治疗,治疗前甲状腺功能正常.3个月后患者出现乏力,FT3<0.30 pmol·L-1、FT41.27 pmol·L-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137.79 mU·L-1,考虑为纳武利尤单抗引起的免疫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立即给予左甲状... 相似文献
125.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对四肢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瘢痕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94例四肢Ⅱ度烧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2组治疗期间均剔除1例,最终纳
入研究各46例。对照组给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湿润烧伤膏治疗。2组均治疗30 d。
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血运恢复时间及瘢痕修
复情况[以温哥华瘢痕量表(VSS) 评估]。结果:治疗30 d 后,观察组Ⅰ级愈合率95.65%,高于对照组
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5 d、30 d后,2组VAS评分均逐渐降低,观察组VAS评分
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血运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厚度、柔软度、色泽、血管分布评分均低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四肢Ⅱ度烧伤效果显著,可促
进疼痛缓解及创面血运恢复,提高创面Ⅰ级愈合率,改善瘢痕形态。 相似文献
126.
127.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过度炎症综合征。在HLH的发病机制中,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发挥了重要作用,抗IFN-γ单抗...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匹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基础资料均衡可比原则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匹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替格瑞洛联合匹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0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胃肠道症状、转氨酶上升、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替格瑞洛联合匹伐他汀治疗能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9.
《白血病.淋巴瘤》2022,(3)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巩固治疗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远期疗效。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3例经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获完全缓解的高危DLBCL患者, 其中40例化疗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巩固治疗(移植组), 73例化疗后未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巩固治疗(非移植组)。对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并进行比较。结果移植组与非移植组患者2年OS率分别为90.0%、91.8%, 3年OS率分别为84.9%、80.1%, 5年OS率分别为80.9%、72.8%, 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2年PFS率均为85.0%, 3年PFS率分别为82.2%、61.8%, 5年PFS率分别为82.2%、60.0%, 两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移植组无一例发生早期移植相关死亡。结论在利妥昔单抗治疗时代,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巩固治疗能改善化疗敏感的高危DLBCL患者的PFS, 并可能改善OS, 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联合对老年难治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2月收治的1例应用利妥昔单抗、PD-1单抗、BTK抑制剂三药联合治疗的老年难治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高危组),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评分2分(预计总生存时间7个月)。患者1个疗程治疗后疾病进展。经利妥昔单抗、PD-1单抗联合BTK抑制剂治疗获得完全缓解。后续PD-1单抗维持治疗, 随访至2021年11月17日, 患者病情稳定。第2次无进展生存(PFS2)时间20个月, 总生存时间21个月。患者对新药治疗耐受良好, 未发生3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新靶向联合治疗可作为老年PCNSL患者的治疗新选择, 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