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26篇 |
免费 | 339篇 |
国内免费 | 9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28篇 |
基础医学 | 56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87篇 |
内科学 | 186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33篇 |
特种医学 | 2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14篇 |
综合类 | 2087篇 |
预防医学 | 301篇 |
眼科学 | 13篇 |
药学 | 322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4630篇 |
肿瘤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244篇 |
2022年 | 256篇 |
2021年 | 295篇 |
2020年 | 235篇 |
2019年 | 192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74篇 |
2015年 | 151篇 |
2014年 | 302篇 |
2013年 | 273篇 |
2012年 | 353篇 |
2011年 | 477篇 |
2010年 | 375篇 |
2009年 | 370篇 |
2008年 | 495篇 |
2007年 | 361篇 |
2006年 | 406篇 |
2005年 | 343篇 |
2004年 | 327篇 |
2003年 | 297篇 |
2002年 | 256篇 |
2001年 | 186篇 |
2000年 | 182篇 |
1999年 | 164篇 |
1998年 | 134篇 |
1997年 | 118篇 |
1996年 | 143篇 |
1995年 | 122篇 |
1994年 | 126篇 |
1993年 | 94篇 |
1992年 | 92篇 |
1991年 | 108篇 |
1990年 | 88篇 |
1989年 | 112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3篇 |
1956年 | 5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浊毒理论是国医大师李佃贵提出的一个新的中医理论体系学术观点,广泛适用于现代慢性重大疾病临床辨证论治和亚健康人群“治未病”的养生防病。作者复习脑病有关中医“清浊学说”理论基础,除现代医学对器质性脑病本质病理特点外,还说明包括精神障碍功能性脑病的“胺毒”即是“浊毒”性质的概念范畴,探讨中医脑病学科范围和病理机制,试图找出中、西医脑病有机结合点,提出建立“浊毒医学”临床体系的设想,并结合分析当前老年脑病医养和慢性病爆发性增长形势与机遇,建议将浊毒理论运用到现代中医脑病等各临床学科,是浊毒理论发扬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2.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5)
四方四神汤方皆冠以灵兽之名,灵兽本代表固定方位,青龙代表东方,白虎代表西方,玄武代表北方,朱雀代表南方,各个方位有其五行所属及其对应之色,但经分析发现诸方之义不以灵兽五行属性的悖反或顺应为依据,无法用五行、五脏来说明,故而转从灵兽的起源之处——天文及四季入手。认为分析诸方当"舍弃"五行,从灵兽与季节在天文上的实际对应角度出发,发现诸方之功效与四季的气候特征呈相反关系,故而青龙属秋,青龙汤为温暖之剂;白虎属春,白虎汤具清热救燥之功;玄武属冬,真武汤(即玄武汤)可"破冰活水";朱雀属夏,朱雀汤本为除湿热之方,然已散佚。 相似文献
83.
84.
从治学精神、认知方法到医学理论,宋明理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可谓广泛而深远.中医学的哲学、科学特质,及宋以后中医基本理论、药理理论、各家学说的发展,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关研究方兴未艾,但在认识论层面的问题颇为严峻,部分学者受西方哲学、科学思维方式的束缚,不自觉地陷入还原论思维的窠臼,认知出现偏差的现象迭出.须知哲学、科... 相似文献
85.
86.
袁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6):26-26
自吾父袁呈云于1992年在《浙江中医学院学报》上刊出“内经膀胱藏津液内含浅析”以来,受到中医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先后有《中国世纪英才论著精粹》、《中国经典文库》等多家索要本文,1999年《中国医药卫生学术义库》(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收载。笔者在这1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膀胱藏津液用于指导临床的意义深有体会。不揣浅陋,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87.
88.
中医强调气化,而升降是中医气化学说的核心。升降是人体内里气的运动和联系,里气运动扩展延伸与外气交接则为出入,故升降与出入并存。早在《周易.泰卦》便以"乾(天)下坤(地)上"来象征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其卦意为"天地交泰、万物通也"[1]。《内经》渊薮于这种天地气交论,建立了人体气机升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