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65篇
  免费   10040篇
  国内免费   3426篇
耳鼻咽喉   1171篇
儿科学   1555篇
妇产科学   1064篇
基础医学   5558篇
口腔科学   914篇
临床医学   26134篇
内科学   10557篇
皮肤病学   1531篇
神经病学   3536篇
特种医学   48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8篇
外科学   9208篇
综合类   50280篇
预防医学   19543篇
眼科学   2144篇
药学   22995篇
  376篇
中国医学   15583篇
肿瘤学   13208篇
  2024年   1538篇
  2023年   5601篇
  2022年   4908篇
  2021年   6006篇
  2020年   5463篇
  2019年   5305篇
  2018年   2691篇
  2017年   4178篇
  2016年   4604篇
  2015年   5055篇
  2014年   8732篇
  2013年   8712篇
  2012年   11162篇
  2011年   11726篇
  2010年   10968篇
  2009年   10143篇
  2008年   13255篇
  2007年   11255篇
  2006年   9547篇
  2005年   10136篇
  2004年   6595篇
  2003年   6342篇
  2002年   5315篇
  2001年   4089篇
  2000年   3160篇
  1999年   2363篇
  1998年   1943篇
  1997年   1791篇
  1996年   1578篇
  1995年   1474篇
  1994年   1201篇
  1993年   786篇
  1992年   657篇
  1991年   583篇
  1990年   477篇
  1989年   580篇
  1988年   157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性失眠发病率逐年增加。本研究观察普通针刺与揿针治疗老年性失眠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6-01-01-2018-02-28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针灸科门诊收治的60例老年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揿针疗法组和普通针刺组,每组30例。取穴均为安眠穴、内关穴、心俞穴、肾俞穴和太溪穴,均每周治疗2次,治疗4周。4周后及随访1个月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临床疗效进行组间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揿针疗法组入睡时间得分为(1.07±0.29)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18±0.38)分,t=9.832,P=0.025;揿针疗法组睡眠时间得分为(0.89±0.62)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28±0.48)分,t=11.321,P=0.031;揿针疗法组睡眠质量得分为(1.65±0.78)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73±0.61)分,t=18.341,P=0.027;揿针疗法组睡眠障碍得分为(1.11±0.49)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48±0.48)分,t=10.441,P=0.025;揿针疗法组睡眠效率得分为(1.39±0.46)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48±0.49)分,t=12.339,P=0.036;揿针疗法组日间功能得分为(1.05±0.58)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63±0.59)分,t=8.341,P=0.038;揿针疗法组PSQI总评分为(6.81±1.59)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8.86±1.92)分,t=9.319,P=0.032。揿针疗法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普通针刺组的73.33%,Z=-2.425,P=0.015;随访1个月后,揿针疗法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普通针刺组的63.33%,Z=-2.295,P=0.022。结论揿针疗法相比较普通针刺更能改善老年性失眠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可维持至随访1个月。  相似文献   
6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014-2015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96例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NP组和TP组各48例。NP组采用NP方案治疗,TP组采用TP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NP组的总获益率为89.58%,TP组的总获益率为87.%,两组患者的总获益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NP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TP组,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肌肉关节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T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P与TP两种方案在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治疗方面疗效确切,有各自优势。  相似文献   
63.
64.
淋巴管作为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调节机体体液稳态,协助免疫监视和肠道脂质吸收等重要作用。淋巴管新生是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维持脉管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的重要手段,淋巴管新生调控对于防治肿瘤、心血管等诸多疾病有着潜在的临床转化意义;淋巴回流功能则与关节炎症等疾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在循环系统中,相较于中医药调控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已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对于淋巴管的研究则明显相对滞后。本文从中医药作用于淋巴管新生及回流功能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丹青胶囊联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门诊皮肤科就诊治疗的114例银屑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洗净患处,待皮肤干爽后,将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患处,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丹青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4、8周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6%(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皮损暗红、皮损肥厚、皮肤瘙痒、皮肤疼痛等症状好转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1、4、8周治疗组P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青胶囊联合他扎罗汀倍他米松治疗银屑病效果明显,能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并有助于改善皮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67.
【摘要】虽然早期筛查和手术治疗延长了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但许多症状仍以集群的形式存在,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学术界将这类症状集群称为症状群。中医药在改善结直肠癌术后各阶段患者复杂症状上有着较好的效果,但临床评价仍存在争议。该文通过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症状群和中医证型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内在联系,为更好地评价中医药在该类患者中的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自拟痹痛方加减治疗痹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40例痹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尪痹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痹痛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程结束后治疗效果,入院时与疗程结束后疼痛、肿胀症状评分及西大略湖麦克马斯特骨性关节炎评分(WOMAC)。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疼痛、肿胀症状评分均低于同组入院时,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疼痛、肿胀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WOMAC评分均低于同组入院时,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自拟痹痛方加减治疗痹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9.
刘超  鲁际 《放射学实践》2019,34(5):583-586
【摘要】MRI的临床应用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乳腺MRI正在逐步向3.0T甚至7.0T的高场强方向发展。目前,高场强MR功能成像技术在乳腺成像方面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可为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诊疗提供更好的检测、评估、分期和监测手段。本文对高场强MR诊断乳腺癌的技术应用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普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普外科就诊的手术患者,共9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护理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优良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为胃肠减压的过程中做好综合护理工作有助于不适症状的缓解和手术效果的提升,从而能够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