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62篇
  免费   807篇
  国内免费   471篇
耳鼻咽喉   370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327篇
基础医学   605篇
口腔科学   230篇
临床医学   3643篇
内科学   1244篇
皮肤病学   535篇
神经病学   244篇
特种医学   5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455篇
综合类   6284篇
预防医学   1807篇
眼科学   775篇
药学   2224篇
  45篇
中国医学   1030篇
肿瘤学   619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547篇
  2021年   663篇
  2020年   458篇
  2019年   517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493篇
  2015年   533篇
  2014年   1068篇
  2013年   1022篇
  2012年   1351篇
  2011年   1478篇
  2010年   1367篇
  2009年   1348篇
  2008年   1285篇
  2007年   1283篇
  2006年   1239篇
  2005年   1199篇
  2004年   919篇
  2003年   882篇
  2002年   669篇
  2001年   556篇
  2000年   456篇
  1999年   358篇
  1998年   347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纤维乳管镜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传统的乳腺乳管内疾病诊断方法为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腺导管X线碘油造影、高频B超扫描等,诊断率低,不能直观反映病变情况,因而容易误诊或漏诊。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纤维乳管镜系统(fiberoptic ductoscopy system,FDS),以其对乳管病变观察的直接性以及诊断的高准确率很快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乳管镜技术的发展过程、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992.
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7月~2004年10月行ERCP、EST、ENBD等方法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3例经内镜治疗后疗效均满意。术后发生出血1例、形成胰腺假性囊肿2例、死亡1例。无因病情恶化而中转手术治疗者。结论ERCP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内镜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3.
女性原位尿流改道术控尿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Hautmann等报道原位尿流改道术以来,因其具有低压可控、避免腹壁造口、保留正常生理性排尿功能等优点,而被外科医生及患者广泛接受。早期认为女性患者行原位尿流改道术后难以有效控尿,不适于行该术式治疗。此后相继有关于女性控尿机理的研究发现,在完推保留尿道横纹括约肌的结构和功能及采用其他适当控尿技术的情况下,女性患者行原位尿流改道术后可获得较好的控尿效果。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原位尿流改道术得以逐步开展。我们就女性原位尿流改道术中的控尿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4.
乳腺导管扩张症为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因病灶常有浆细胞浸润,故亦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1].主要体征为乳头溢血、溢液或伴有乳腺肿块.因其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可发生药物难以治愈的小脓肿,故需要完全切除.包括病灶在内的部分乳腺组织.我院自1998年元月至2007年元月共收治48例病人,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同一时期124例胆总管结石病人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T 管引流术组(laparoscopic choledocholithotomy T-tube drainage,LCHTD,n=78)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组(open choledocholithotomy T-tube drainage,OCHTD,n=46)。分析对比两组病人的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LCHTD 和 OCHTD 两组在术中失血量[(35.2±17.1)ml 和(190.3±37.5)ml]、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34.8±6.3)h 和(61.5±17.6)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7±1.7)d 和(10.0±2.3)d]、术后镇痛率(8.97%和58.70%)和切口感染发生率(2.56%和28.26%)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 T 管造影均未发现残余结石和胆漏的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 管引流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临床效果好,能够取代部分 OCHTD。  相似文献   
996.
贲门失弛缓症是以食管括约肌(LES)肌间神经丛去神经病变所致的平滑肌松弛障碍、贲门狭窄、食管体部缺乏推进性蠕动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改良贲门肌切开加食管前胃底折叠术(改良Heller-Dor术)简单易行,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抗反流效果满意。我院2000年4月~2011年10月完成腹腔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加部分胃底折叠术68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内镜治疗胆总管残留或复发性结石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 )治疗胆总管残留和复发性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经EST和EPBD共治疗胆总管结石368例,其中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结石205例,胆道术后复发性结石163例.对于<10mm结石采用EPBD治疗,>11mm采用EST治疗.结果 362例(98.4%)治疗成功. 其中4 6例经内镜治疗后结石自然排出,283例采用网篮或取石球囊取出结石,28例采用碎石网篮碎石后取出,5例经震波碎石后排出.28例经2~3次再次取石后取净.总的并发症发生率3.0% ,其中上消化道出血1例,胆管炎4例,胰腺炎6例.124例术后行胃肠X线钡剂检查,118例胆管内无返流,2例胆道内有积气,4例有钡剂入胆道.结论 EST和EPBD治疗胆道结石具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胆总管残留或复发性结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9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ABP 5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9例。A组采取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行ERCP+EST联合治疗;而B组患者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当出现胆道梗阻、穿孔或胰腺脓肿及胰腺假性囊肿时则积极开腹手术。记录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等。结果 A组与B组腹痛缓解时间分别为(5.21±2.08)d vs.(13.56±6.28)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7.66±4.15)d vs.(12.32±5.81)d,住院时间为(18.42±5.73)d vs.(26.12±12.15)d,住院费用为(1.86±1.15)万元vs.(5.46±2.37)万元,并发症发生率为6.90%(2/29)vs.34.48%(10/29),死亡率为6.90%(2/29)vs.27.59%(8/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采用ERCP+EST联合治疗ABP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9.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eret 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技术的成熟,联合应用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究miR-34a在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对HPV阳性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HPV阳性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宫颈癌组,并选取同一时间与宫颈癌组患者年龄无差异的HPV阳性CIN患者60例作为CIN组,HPV阳性但子宫良性病变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qRT-PCR检测3组受试者血浆中miR-34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检测血浆中CA125和SCCA的表达情况;使用Pearson法分析HPV阳性宫颈癌患者血浆中miR-34a与CA125或SCCA水平的相关性;经ROC曲线评估miR-34a与CA125、SCCA对HPV阳性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血浆中miR-34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IN组和对照组(0.48±0.15vs 0.74±0.28和0.96±0.38,F=50.796,P<0.05),且CIN组低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患者血浆中CA125(U/mL)、SCCA(ng/mL)水平明显高于CIN组和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