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81篇 |
免费 | 88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篇 |
儿科学 | 20篇 |
妇产科学 | 50篇 |
基础医学 | 137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1520篇 |
内科学 | 137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7篇 |
特种医学 | 15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16篇 |
综合类 | 1936篇 |
预防医学 | 285篇 |
眼科学 | 12篇 |
药学 | 353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99篇 |
肿瘤学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135篇 |
2014年 | 174篇 |
2013年 | 186篇 |
2012年 | 315篇 |
2011年 | 377篇 |
2010年 | 258篇 |
2009年 | 319篇 |
2008年 | 381篇 |
2007年 | 275篇 |
2006年 | 294篇 |
2005年 | 443篇 |
2004年 | 291篇 |
2003年 | 197篇 |
2002年 | 180篇 |
2001年 | 237篇 |
2000年 | 142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李琳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87-90
目的 分析中等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效果.方法 文章随机对88例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进行了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将患儿分成两组,采取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入院后24 hTSB下降值为(97.42±23.65)μmol/L,入院后48 hTSB下降值是(158... 相似文献
72.
73.
患女,26岁,因孕32周行孕期健康检查。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子宫高29cm.腹围92cm。头位.胎心好。彩超检查:宫内呈单胎回声,胎头位于下腹部,颅骨光环完整,BPD8.3cm.胎心搏动规律,140次/min。脊柱于胸椎部排列不规则.双排串珠样强回声不对称,部分中断.局部隆起,皮肤回声带连续,无囊性膨出物显示(图1)。FL6.7cm。胎盘位于后壁。 相似文献
74.
主动脉瓣乳头状弹力纤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生于心脏瓣膜的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光镜、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对1例发生于主动脉瓣的乳头状弹力纤维瘤进行形态学研究并复习文献。结果心脏的乳头状弹力纤维瘤临床上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心动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异常回声。组织学:瘤组织呈乳头状生长,乳头中央为红染均质物,表面衬覆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免疫组化:乳头状表面衬覆的上皮CD31和CD34( ),乳头轴心则CD117和S-100蛋白( ),弹力纤维染色( )。结论发生于心脏的乳头状弹力纤维瘤十分罕见,主要发生于瓣膜表面。尽管在病理学方面根据此肿瘤的发生部位及组织学形态不难做出诊断,但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故常不能被及时和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5.
患者女 ,3 2岁。因左前胸壁肿物前来就诊。查体 :左前上胸壁可触及直径约 5 cm大小肿物 ,质中等 ,无压痛 ,外上方可触及数个直径 1 cm同性质结节。超声检查 :左侧胸壁上外侧肌肉层内可探及多个异常回声团紧密相连 ,部分病灶相互融合 ,较大的 2个分别为6.4 cm× 2 .8cm× 4 .9cm 相似文献
76.
胆囊管结石声像图分析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囊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总结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或ERCP证实的胆囊管结石患,对其声像图表现和探测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超声确诊胆囊管结石4例,疑诊9例,漏诊2例。扩张的胆囊管内出现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是胆囊管结石直接征象,但其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不高;急性胆囊炎和胆囊肿大是其重要的间接征象,可提示胆囊管结石的存在。除常规探测方法之外,饮水法、脂餐法等特殊方法在胆囊管结石诊断中非常重要。结论 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注意超声检查中出现的各种间接征象,可明显提高胆囊管结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7.
张桂枝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7(7):74-74
笔者对我院2003年10月-2004年8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采用中药制剂苗肝安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具备以下五项中的四项:(1)年龄18-68岁;(2)肥胖、有饮酒史、肝肿大、肝区压痛或不适、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体征;(3)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γ-谷胺酰转肽酶(γ-GT)升高;(4)血清胆固醇(TC)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5)彩超指示有下列四项中的两项:肝内光点密集、回声强;肝肾回声差异增大;后方回声衰减;小血管显示不清。 相似文献
78.
患者男,39岁。8年前确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7型,行亲缘性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5年病情稳定。1年前腹部超声显示,肝脏、脾脏及双肾实质内弥漫性分布的异常回声(中央呈稍强回声区,周边呈低回声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图1);遂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真菌感染引发慢性肉芽肿性炎伴坏死(图2)。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 L-6)的表达,关注其与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正常成人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抑郁情况,检测患者血清中IL-6(ELISA法)的表达,探讨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 L-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焦虑、抑郁评分均与I L-6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中等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负性情绪,且血清中I L-6明显升高,焦虑、抑郁评分与I L-6可能具有内在联系,临床应积极进行干预,并关注血清中IL-6的表达变化,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心理情况。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