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0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400篇
耳鼻咽喉   73篇
儿科学   487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645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2238篇
内科学   1163篇
皮肤病学   292篇
神经病学   1481篇
特种医学   6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544篇
综合类   3569篇
预防医学   861篇
眼科学   168篇
药学   1765篇
  14篇
中国医学   677篇
肿瘤学   355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448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607篇
  2013年   565篇
  2012年   850篇
  2011年   960篇
  2010年   806篇
  2009年   915篇
  2008年   1131篇
  2007年   1100篇
  2006年   1070篇
  2005年   1025篇
  2004年   734篇
  2003年   579篇
  2002年   379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ECHO病毒为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4、6、19、11、16、30型流行株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病毒性脑炎流行。我科于2005年5~7月共收治30例ECHO6型病毒性脑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正>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是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高度侵袭性,占所有原发性CNS肿瘤的2.4%~3%[1]。95%以上的PCNSL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且主要为活化B细胞来源[2]。由于PCNSL常位于脑组织深部或病变常为多灶,且手术切除与活检相比并无显著生存优势,  相似文献   
8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发病率较低,但恶性程度高、病程短、易复发,且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死率较高。我院自2002~2006年共收治9例,采用综合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35~70岁,平均56.6岁。均否认有其他遗传性疾病和家族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发热、头痛、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为首发症状,初诊疑诊CNS感染的住院患者103例,分析误诊原因。结果(1)确诊CNS感染92例,非CNS感染误诊CNS感染为8例,诊断不明3例。(2)CNS感染各病种之间的误诊以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肿瘤多见。结论对CNS感染临床诊治思路应遵循多发病多考虑,少发病少考虑的原则;尽早选择CSF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5.
白色萎缩7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对白色萎缩的认识,探讨其诊断依据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以来我院住院的7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发病年龄以中年以上女性居多,皮损表现为双小腿、踝部、足部散在淡红色和紫红色斑疹、斑片,逐渐破溃、渗液、溃疡、结痂、萎缩形成象牙白色瘢痕,夏重冬轻。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组织病理改变为真皮浅层小血管数量增多,血管内皮细胞显著增生,管腔狭窄,少数血管壁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及玻璃样变、透明血栓形成,血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结论:本病主要根据临床特点和组织病理诊断。目前,以大剂量双嘧达莫、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为首选;其他还可选用纤维蛋白溶解药、抑制血小板聚集药,以及中药生地、山药;重症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术可获得近期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主要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少数为血管畸形及高血压性出血所致,其他还有脑肿瘤、脊髓病变、血液系统和血管炎等全身系统疾病亦可发生。随着对SAH的研究深入人们发现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同时也会涉及心脏的功能状况,Cusing于上世纪初首先描述了这种改变,至此心脏异常开始被记录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1947年,Byer等首先报道SAH后心电图(ECG)异常。此后,继发于SAH的心脏损害方面的文献相继被报道。由于SAH早期即可以对心脏产生损害,并可能由此危及生命及影响预后,因此对SAH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应不仅仅局限于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关注,这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现在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87.
目的回顾分析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合理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本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检查,治疗方法结果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CNSL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颅高压和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结论PCNSL的临床表现或影像学均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前诊断十分困难,脑活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本病的唯一手段。发病机制不明确,预后差。手术不能根治,对延长生存期无益,其作用限于明确组织学诊断,降低颅压,结合放疗化疗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8.
89.
药物相关性血管炎(DIV)是指能确定与一种特定的药物相关且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炎, 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与原发性血管炎类似。既往对抗甲状腺药物、降压药及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DIV关注较多, 但随着药物的发展和迭代, 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显示TNF-α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病毒药物、抗纤维化药物等与DIV明确相关。本文综述了DIV的发病机制、常见相关药物以及DIV诊治等方面, 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领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90.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3岁。因反复低热、面部红斑、脱发、肌肉疼痛,伴双上肢关节皮肤溃疡1年余,加重1周,于2006年2月收治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皮肤科。患者1年前反复低热,眼睑、颜面部出现水肿性紫红色斑片.头发脱落明显,全身肌肉疼痛,下蹲、起立困难,双上肢上举困难,双手握力下降,双手指有麻木、刺痛感,并双肘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面皮肤红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