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105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合成预聚体,用2-甲基-2-UPy(2-脲-4[H]-嘧啶酮)基-1,3-丙二醇为扩链剂制备了一系列侧链含UPy的聚氨酯。利用FT-IR、1H-NMR、DMA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该聚氨酯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聚氨酯的力学性能与不含UPy基团的聚氨酯相比有较大的提升;UPy的四重氢键效应形成的物理交联网络结构,使该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UPy含量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损耗角正切(tan δ)峰减弱;在宽频的频率场中,随着UPy含  相似文献   
112.
消炎镇痛巴布膏剂的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大凯  刘志辉  刘汉清 《中草药》2011,42(5):881-885
目的对消炎镇痛巴布膏剂中的主药丹参透皮特性进行研究,优选消炎镇痛巴布膏剂最佳渗透促进剂。方法以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为指标性成分,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在不同促渗剂下的透皮吸收速率和累积透皮渗透量。结果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在不同的促渗剂下具有不同的透皮吸收量,在氮酮-丙二醇(1∶1)促渗条件下,巴布剂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透皮吸收速率分别为3.62、1.35μg/(cm2.h)(大鼠皮肤),24 h累积渗透量分别为88.72、16.12μg/cm2,分别是不含促渗剂的巴布膏剂透皮吸收速率的6倍和10倍。结论以氮酮-丙二醇(1∶1)作为渗透促进剂,对水溶性丹酚酸B和脂溶性丹参酮IIA都有较好的促渗作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考察助溶剂丙二醇(PG)与HS 15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300 mg·kg-1的APAP构建肝损伤小鼠模型,通过检测造模后血浆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肝脏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含量、肝组织形态学及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分析比较造模前分别采用PG (40%,v/v)与HS 15预处理对APAP致肝损伤模型的影响。采用体外小鼠肝微粒体孵育试验考察PG与HS 15对CYP2E1的抑制作用。结果: PG预处理7 d对APAP致肝损伤模型具有减轻损伤作用,而HS 15对APAP致肝损伤模型的构建无明显影响。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与模型组CYP2E1蛋白表达量相比,PG预处理组有显著变化(P<0.01),而HS 15组无明显差别。体外酶孵育实验显示1%(v/v) PG对CYP2E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 PG可干扰APAP肝损伤,不适合用作APAP及相关肝保护药物的溶媒,其机制与PG可抑制CYP2E1酶活性有关;HS 15对该模型无明显影响,可用作APAP肝损伤研究的溶媒。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研究几种常用促渗剂对盐酸芦氟沙星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浓度 ,采用改进Franz扩散池 ,比较几种常用促渗剂对盐酸芦氟沙星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 1%氮酮和 1%氮酮 10 %丙二醇可显著增大盐酸芦氟沙星的渗透系数 (P <0 .0 1)。结论  1%氮酮和1%氮酮 10 %丙二醇可作为促渗剂用于盐酸芦氟沙星的透皮吸收制剂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高脂血症(HR)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Nrf2/HO-1通路及对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共纳入8周龄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各6只。通过喂养高脂饲料以构建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每天腹腔注射10 mg/kg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溶液,高脂血症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6周后检测大鼠阴茎海绵体内压(ICP)及颈动脉压(MAP),体重及血脂; 使用Western blot分析体内调控抗氧化应激通路的关键蛋白Nrf2和HO-1的表达水平,并检测阴茎海绵体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相关分子丙二醇(MDA)、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治疗后,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和高脂血症组体重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相比高脂血症组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高(P<0.05); 高脂血症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ICP/MAP比值高于高脂血症组(P<0.05); 与正常组相比,高脂血症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的GSH和SOD水平下降、MDA含量上升,而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治疗后能明显提高GSH和SOD水平、降低高脂血症组大鼠MDA水平(P<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脂血症组Nrf2和HO-1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而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后Nrf2和HO-1的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可通过上调Nrf2/HO-1并抑制氧化应激水平,进而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116.
氮酮及丙二醇对甲硝唑溶液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硝唑为模型药物,离体鼠皮为实验材料,考察不同浓度的氮酮、丙二醇、氮酮-丙二醇对甲硝唑溶液的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应用双波长法消除了鼠皮溶出物对一般紫外测定方法的干扰。结果表明:甲硝唑溶液具有体外经皮渗透性;适当浓度的氮酮可明显地增强甲硝唑溶液的体外经皮渗透性,高浓度的丙二醇则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丙二醇对氮酮的促渗作用无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反相HPLC法测定氯霉素注射液及其分解产物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霉素及其液体制剂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会引入杂质及分解产物,其主要分解产物为1一(4-硝基苯基)-2-氨基-1,3-丙二醇(简称氨基物),它们均会影响其抗菌活性。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必须对它们含量进行测定。目前常规氯霉素的微生物效价法较麻烦费时,且不能同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考察吐温-80、二甲基亚砜(DMSO)、1,2-丙二醇3种非水溶性物质溶剂,在抑菌试验中溶解非水溶性供试品时对抑茵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用琼脂扩散法测定3种溶剂的抑菌作用。结果:DMSO与水混合的不同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抑菌作用,在抑菌试验中可用于溶解非水溶性供试品,而吐温-80和1,2-丙二醇对抑茵效果有干扰。结论:在考察非水溶性供试品的抑菌活性时,DMSO对抑菌结果无干扰,可作为适宜的溶剂溶解非水溶性供试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