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104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无菌实验室不同消毒方法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2.
提高氢化可的松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转化效率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用细胞通透剂二甲基亚砜和丙二醇来提高氢化可的松转化的立体选择性,其中二甲基亚砜能使β/α值提高5%,丙二醇能使β/α值提高9%。  相似文献   
103.
作者采用荧光法,动态观察了冷冻前后10个不同时期大鼠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简称MDA)浓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了冷冻损伤及损伤后修复的全过程,MDA的变化规律与冷冻后的临床过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丙二醇 /反丁烯二酰氯缩聚物复合材料中无机组分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以前期合成丙二醇 /反丁烯二酰氯缩聚物为基础 ,复合氯化钠、β -磷酸三钙。交联固化后 ,做成压缩试件 ,测定材料力学性能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复合材料最大压缩强度为 (4 0 .37± 3.0 7)MPa ,最大压缩模量为 (5 4 3.6 7±7.0 2 )MPa。β -磷酸三钙对材料的压缩强度及压缩模量均有影响 ;氯化钠对压缩强度有明显影响 ,对压缩模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β -磷酸三钙与氯化钠对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 结论 :通过改变复合材料中无机组分的剂量 ,可以优化材料的力学性能 ,使之接近人体正常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要求 ,以用于不同部位骨缺损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获得血小板冰冻保护液(丙二醇/氯化钠/水,PG/NaCl/H2O)冰冻降温的数学模型,本研究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测定出不同浓度和不同比例条件下丙二醇/氯化钠/水三元溶液的凝固点(Tf),然后将已有的公式和实验所得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拟合。结果获得了一个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描述的是在PG/NaCl/H2O溶液中Tf变化与溶质浓度和PG/NaCl(质量比)两个参数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结论:把该方程与血小板的渗透性特性的参数相结合,可以描述在平衡冷冻状态下,不同PG浓度时血小板的体积变化,指导血小板低温保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建立藻酸双酯钠丙二醇酯基取代程度的气相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强碱碱解藻酸双酯钠丙二醇酯基为1,2-丙二醇,按顶空气相色谱法进样分析。气相色谱柱为DB-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5 μm),载气为氮气,顶空平衡温度120℃,程序升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结果 1,2-丙二醇质量浓度在0.1~3.0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精密度RSD小于3%。 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有助于完善藻酸双酯钠质量标准研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以丙二醇(PGL)、油酸(OA)为透皮促进系统,吐温20为油酸增溶剂的乳剂盐酸利多卡因的时间依赖性累积透皮量,选出透皮吸收最佳的配方。方法运用析因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比例的丙二醇、油酸、吐温20对盐酸利多卡因经皮渗透作用。采用三元相图方法确定增溶剂吐温20的用量。结果油酸与吐温最佳比率为1∶9;5%的丙二醇与5%的油酸、15%的丙二醇与3%的油酸对盐酸利多卡因的渗透促进作用最强;两者存在着显著的相互作用;盐酸利多卡因单位面积的累积透皮量与时间的线性关系良好。结论多元透皮促进系统的合理配方对盐酸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剂具有良好的透皮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8.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合成预聚体,用2-甲基-2-UPy(2-脲-4[H]-嘧啶酮)基-1,3-丙二醇为扩链剂制备了一系列侧链含UPy的聚氨酯。利用FT-IR、1H-NMR、DMA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该聚氨酯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聚氨酯的力学性能与不含UPy基团的聚氨酯相比有较大的提升;UPy的四重氢键效应形成的物理交联网络结构,使该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UPy含量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损耗角正切(tan δ)峰减弱;在宽频的频率场中,随着UPy含  相似文献   
109.
消炎镇痛巴布膏剂的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大凯  刘志辉  刘汉清 《中草药》2011,42(5):881-885
目的对消炎镇痛巴布膏剂中的主药丹参透皮特性进行研究,优选消炎镇痛巴布膏剂最佳渗透促进剂。方法以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为指标性成分,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在不同促渗剂下的透皮吸收速率和累积透皮渗透量。结果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在不同的促渗剂下具有不同的透皮吸收量,在氮酮-丙二醇(1∶1)促渗条件下,巴布剂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透皮吸收速率分别为3.62、1.35μg/(cm2.h)(大鼠皮肤),24 h累积渗透量分别为88.72、16.12μg/cm2,分别是不含促渗剂的巴布膏剂透皮吸收速率的6倍和10倍。结论以氮酮-丙二醇(1∶1)作为渗透促进剂,对水溶性丹酚酸B和脂溶性丹参酮IIA都有较好的促渗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考察助溶剂丙二醇(PG)与HS 15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300 mg·kg-1的APAP构建肝损伤小鼠模型,通过检测造模后血浆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肝脏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含量、肝组织形态学及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分析比较造模前分别采用PG (40%,v/v)与HS 15预处理对APAP致肝损伤模型的影响。采用体外小鼠肝微粒体孵育试验考察PG与HS 15对CYP2E1的抑制作用。结果: PG预处理7 d对APAP致肝损伤模型具有减轻损伤作用,而HS 15对APAP致肝损伤模型的构建无明显影响。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与模型组CYP2E1蛋白表达量相比,PG预处理组有显著变化(P<0.01),而HS 15组无明显差别。体外酶孵育实验显示1%(v/v) PG对CYP2E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 PG可干扰APAP肝损伤,不适合用作APAP及相关肝保护药物的溶媒,其机制与PG可抑制CYP2E1酶活性有关;HS 15对该模型无明显影响,可用作APAP肝损伤研究的溶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