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6篇
内科学   89篇
神经病学   393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53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1982年至:1991年我们收治了经 CT 证实的丘脑出血11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3例中男73例,女40例。22岁  相似文献   
22.
首次运用Fos癌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法详细研究了戊四氮诱发大鼠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诱导丘脑c-fos癌基因表达的动态分布。主要结果是:腹腔内注入戊四氮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0.5h,丘脑室旁核出现低密度的Fos-免疫阳性(Fos-ir)细胞核标记;3h时,中等密度的Fos-ir标记扩布至大部分丘脑中线和板内核群及网状核;6h时,所有上述丘脑核群的Fos-ir标记普遍增为中等至高密度。结合文献报道,上述结果提示:丘脑室旁核很可能是戊四氮诱发大鼠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的重要起源部位之一;丘脑中线和板内核群及网状核很可能在此种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电针对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痛反应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鼠丘脑腹后外侧核(VPL)中可同时记录到对躯体和内脏伤害性刺激起反应的痛兴奋神经元(PEN)和痛抑制神经元(PIN)。注射吗啡和电针“足三里”穴能使VPL中PEN电活动减弱,PIN电活动加强。这表明,VPL通过其中的PEN和PIN同时电活动参与对疼痛和吗啡及电针镇痛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24.
本文应用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后索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向下丘和丘脑投射神经元的分布及其分支投射。作者将Propidium Iodide注入大白鼠右侧丘脑,Bisbenzimide注入右侧下丘,结果如下:楔束核内被标记的神经元中有88.2%向丘脑投射,它们位于核的主部;11.2%向下丘投射,它们在尾侧主要位于核的边缘部,向吻侧(至闩平面)主要位于核的背外侧端。薄束核内被标记的神经元中向下丘投射者(10.9%)与向丘脑投射者(86.7%)混杂在一起。在此两核内仅有极少量分支投射的双标神经元。孤束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内被标记的神经元中约有2/3投向丘脑,1/3投向下丘,未见分支投射的双标神经元。  相似文献   
25.
本文用HRP示踪技术发现丘脑腹后核小细胞部向岛皮质有明确的定位投射,此发现为探索内脏性传入通路提供新的形态学资料.本文还用Nissl法研究了丘脑腹后核小细胞部的细胞构筑,为丘脑腹后核小细胞部的核团划分、形态特征及细胞构筑学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26.
本文应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成像在体观察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脑缺血后同侧丘脑的信号变化。结果显示:(1)通过MRA(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可以观测到单侧MCA的闭塞与血流再通,而供应丘脑的大脑后动脉信号无变化;(2)脑缺血后1d MR T2WI(T2weighted imaging)显示单侧MCA供血区原发病灶呈高信号,3d、7d时此原发病灶信号增高程度有所降低,至14d信号强度再次明显增高;(3)脑缺血后1d和3d时双侧丘脑T2信号无差别,7d和14d时脑缺血同侧丘脑T2信号减低,T2值降低;(4)MCA供血区脑缺血后原发病灶和同侧丘脑T2值的变化不同步。上述结果证实MR能够在活体显示MCA供血区脑缺血后同侧丘脑的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27.
本实验采用HRP逆行追踪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鼠蓝斑内P物质(SP)、神经降压肽(NT)、生长抑素(SOM)三种肽能投射神经元的纤维联系及其局部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证实:1.HRP注射至丘脑或尾壳核后,大鼠蓝斑内均可见到双标记神经元。2.存在SP样和NT样蓝斑—丘脑纤维,前者终止于丘脑腹后核和板内核,后者终止于丘脑板内核。3.蓝斑至尾壳核的投射呈SOM样免疫反应。4.蓝斑内三种肽能投射的起始和终止部位有所不同,其中SP样和NT样神经元主要位于蓝斑后部背侧区,其纤维终于丘脑;而SOM样投射神经元则见于蓝斑前部背侧区,纤维终止于尾壳核。上述肽能通路均为双侧性,而以同侧占优势。5.蓝斑内三种肽能单标记神经元中以NT样免疫反应阳性胞体最为丰富。以上结果表明;蓝斑上行性投射中除含去甲肾上腺素纤维外,还含有SP样、NT样和SOM样纤维,并存在一定的局部定位投射关系。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应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结合神经降压素(N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双标记技术,观察了大鼠脊髓背角向丘脑(TH)和外侧臂旁核(LPb)的NT能投射。将FG注入一侧TH或LPb后,FG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脊髓背角的I层;NT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I层、II层外侧部及II层内侧部与III层交界处;脊髓背角I层内可观察到FG逆标记并呈NT阳性的双标记神经元。上述结果表明脊髓背角I层的NT阳性神经元向TH和LPb投射,提示脊髓背角I层内的NT阳性神经元可能向TH和LPb传递伤害性信息。  相似文献   
29.
本文使用条件—检验刺激技术,研究了电刺激杏仁皮质内侧核对猫丘脑后核内脏大神经诱发放电的影响。电刺激杏仁皮质内侧核抑制丘脑后核的中等和长潜伏期内脏大神经诱发放电呈现两种形式:即时抑制和迟发抑制。前者可能是通过从杏仁核到丘脑后核的神经通路产生的,静脉注射纳洛酮可消除这种抑制,提示有鸦片样物质的参与。后者可能涉及神经—体液性因素。结果提示,杏仁核参与抑制内脏痛。  相似文献   
30.
0 引 言1998年3月至1999年8月,我院采用ZD立体定向仪及配套射频仪,行CT直接定位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 81例,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震颤及肌强直,提高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本文总结81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81例患者中,男50例,女31例,年龄为36~72岁.临床表现以震颤为主,伴有肢体僵直和(或)运动不能.64例患者生活上需依赖他人照顾,17例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78例行一侧毁损术,3例行双侧毁损术.术后震颤消失达100%,肌强直完全改善,所有患者均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并发症:穿刺部位皮质小血肿1例,肢体无力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