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3篇 |
免费 | 54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9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21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51篇 |
内科学 | 52篇 |
皮肤病学 | 854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3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5篇 |
综合类 | 355篇 |
预防医学 | 133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20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77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94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119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219篇 |
2007年 | 190篇 |
2006年 | 183篇 |
2005年 | 203篇 |
2004年 | 119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12.
1例62岁女性胃癌患者在根治术后接受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第1天)+替吉奥(第1~14天)治疗,21 d为1个周期。每次应用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前3 h予地塞米松等药物预处理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第1周期化疗期间,患者除恶心、乏力外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未予干预。第2周期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滴注结束后约2 h,患者四肢肿胀...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5岁,教授。因右足背红肿、溃烂1个月余,于2014年5月6日就诊。患者在津巴布韦支教1年,1个月前回国,回国前5 d发现右足背有一米粒大小红色丘疹,自觉瘙痒,用2%碘酊涂擦1周,未见好转,红色丘疹逐渐扩大,演变至局部皮肤红、肿继而溃烂流出少许白色分泌物,痒感加重伴有烧灼样疼痛,影响睡眠。在居家附近门诊常规换药(2%碘酊、75%酒精局部涂擦、纱布湿敷)2周未见好转,创面不断扩大,无发热、盗汗及其他不适,遂来我院。查体:右足背皮肤有一6 cm×3 cm的创面,内含稀薄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周围红、肿,微热及触痛。取部分糜烂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呈嗜酸性肉芽肿状,真皮内有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见蛆虫体断面。追问病史,在津巴布韦期间常把衣服、袜子、床单等挂在室外芒果树下晾晒。诊断:芒果蝇叮咬致足背感染(蝇蛆病)。治疗:先用2.5%~3.5%过氧化氢溶液和无菌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反复清洗,再用2%碘酒﹑75%酒精常规消毒,然后距正常组织2 mm处清除坏死组织,再次用2.5%~3.5%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冲洗,2%碘酒﹑75%酒精消毒,清除、灭活虫卵;给予褥式缝合,切口处放置橡皮片引流,纱布绷带包扎,术后外科常规换药,于术后第14天伤口拆线,痊愈。术后随访3个月未复发,也未发现其他部位或内脏损害。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0岁。因右侧下腰部起扁平丘疹半年于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自觉偶有瘙瘁,无发红、肿胀、疼痛等不适。皮肤科情况:右侧下腰部可见3个类圆形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粉红色扁平丘疹,质软,表面光滑,无出血、破溃和鳞屑,互不融合,无触压痛。家族中无类似病例,系统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损活检:表皮内多灶性细胞增生,为大小一致的棘细胞或基底样细胞,细胞无坏死及明显异型性,基底细胞层完整。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凋亡因子4(PDCD4)和生存素(survivin)在尖锐湿疣(CA)、鲍恩样丘疹病(BP)、Bowen病(BD)、鳞状细胞癌(SCC)皮损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方法检测CA组30例、BP组28例 、BD组10例、SCC组11例皮损和正常对照组10例中PDCD4及survivin的表达。结果 ①BP组、BD组和SSC组皮损中PDCD4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 SCC组较CA组表达低(P<0.05), 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urvivin在BD组和SCC组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SCC组高于CA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D4有抑制细胞异常增殖的作用, 在皮肤良性增殖性疾病向恶性皮肤肿瘤的转化中发挥一定抑制作用;survivin过度表达可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五苓散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五苓散配合常规西药,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五苓散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鲍温样丘疹病(BP)患者 L1-IgG抗体、存活素(Survivin)表达水平,为鲍温样丘疹病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HPV感染致BP患者150例。根据HPV分型分为高危型组112例和非高危型组3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PV L1-IgG抗体、Survivin、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和CD4+/CD8+水平;使用杂交信号方法核酸检测技术,检测标本中HPV E6/E7 mRNA数量;Spearman相关性分析HPV E6/E7 mRNA和L1-IgG抗体、Survivin阳性表达水平关系。结果 高危型组和非高危型组患者L1-IgG和Survivin阳性表达分别为73.21%(82/112)、67.86%(76/112)和26.32%(10/38)、31.58%(1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314,15.400,P<0.01)。高危型组患者HPV E6/E7 mRNA 为(1 125.64±113.42)copies/mL,且L1-IgG、Survivin阳性表达HPV E6/E7 mRNA水平较高,呈正相关(P<0.05)。高危型组和非高危型组患者IgA、IgG、IgM分别为(1.23±0.13)、(8.89±0.91)、(1.13±0.12)g/L和(1.60±0.17) 、(11.42±1.15) 、(1.53±0.16)g/L,高危型组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971,13.814,16.246,P<0.05)。高危型组和非高危型组患者患者CD3+、CD4+分别为(58.78±5.91)%、(29.96±3.12)%和(65.48±6.61)%、(65.48±6.61)%,高危型组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58,8.249,P<0.01)。两组患者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组患者TNF-α、IFN-γ和IL-6水平分别为(2.64±0.30) 、(4.36±0.53)和(3.11±0.32) pg/mL,高于非高危型组患者(1.67±0.18)、(2.44±0.25) 和(2.21±0.2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92,21.499,15.769,P<0.05)。结论 BP患者感染HPV可影响患者免疫调节功能和炎症反应,且HPV高危型患者L1-IgG抗体和Survivin阳性表达水平高于非高危型组患者。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4岁,因双上眼睑内侧橘黄色斑块5年,黑色丘疹2年于2003年10月8日住院治疗。患者5年前双上眼睑内侧出现橘黄色斑块,逐渐增大,不痛不痒,未加注意。3年前在同一部位黄色斑块皮损上开始出现粟粒样大小的丘疹,色黑,可以挤出黄色半透明胶胨状物,3年来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鲍温样丘疹病临床诊断治疗中的特点与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35例鲍温样丘疹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各种合并症约占鲍温样丘疹病总数的80%;(2)误诊者约占鲍温样丘疹病总数的71%。结论(1)鲍温样丘疹病与HPV感染有密切的关系;(2)本病鉴别诊断上需要病理与临床相结合;(3)免疫力下降与本病有关;(4)对于顽固性鲍温样丘疹病加以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