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66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8篇
  2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绦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引起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是唯一的最终宿主。该文报道一例绦虫感染致急腹症患者的诊治经过。该例28岁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入院后行血常规、生化、影像学等检查,阑尾炎表现不典型,考虑其他原因的急腹症,经禁饮、禁食、灌肠、抗炎、补液等保守治疗后,患者恢复排便排...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损伤部位周围组织可塑性的影响。 方法将雌性SD大鼠24只分为步行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制作第10胸椎段脊髓损伤模型。步行训练组在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后1周开始进行步行训练,共训练9周;对照组不接受干预。制作模型后每周利用BBB评分评定后肢运动功能,8周后取材进行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和轴突示踪分析。 结果后肢运动功能:步行训练组在伤后4周(步行训练3周)时,BBB评分较对照组出现明显改善(P<0.05),一直持续到实验结束(伤后第10周,P<0.01)。损伤部位神经丝(NF)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对照组胶质瘢痕中可见许多排列比较规则、与脊髓纵轴方向一致的NF阳性纤维穿行,步行训练组除了可见少量NF阳性纤维在胶质瘢痕中穿越,还可见较多的NF阳性纤维围绕空洞边缘延伸,其NF阳性纤维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损伤部位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2组损伤部位周围均可见呈红色的排列凌乱的GAP-43表达,步行训练组GAP-43+组织免疫荧光灰度值较对照组高 (P<0.05)。皮质脊髓束再生:2组损伤部位尾侧均未见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标记的纤维。 结论步行训练能明显增强脊髓损伤大鼠后肢损伤部位组织的可塑性,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但未能促进皮质脊髓束的再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康复干预术后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PAIO)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PAIO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饮食和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干预。分别记录治疗前后PAC-QOL量表评分、疼痛评分(VAS)、Bristo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PAC-QOL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Bristol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3%、62.9%,P0.05)。结论:康复干预能有效改善PAIO患者排便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例1患者女性,36岁。临床诊断:肾病综合症。心电图(图1)为Ⅰ、Ⅲ及V1导联非同步记录,窦性P波在V1导联较为清晰,频率70~100次/分,与QRS波完全无关。QRS波宽大畸形,R-R间距极不规则,变动在0.28~0.79s之间,长、短异位R-R之间无明确的倍数关系,提示异位搏动传出时伴有不规则的传出阻滞。Ⅲ导联R12为心室夺获。异位搏动的QRS波表现为左后分支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提示该种异位搏动起源于左前分支。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不齐;左前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VT)伴不规则传出阻滞;不完全性房室脱节。  相似文献   
45.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阳  马楚平  刘磊  梁江山 《中国骨伤》2005,18(7):391-393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确诊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男24例,女32例;年龄21~73岁,平均54岁。脊髓损伤平面与类型:C2 2例,C3 1例,C4 5例,C5 18例,C6 15例,C7 11例,C8 4例。完全性脊髓损伤11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45例。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表现为脊髓中央综合征的29例,脊髓前侧综合征为10例,BrownSepuard综合征3例,脊髓后部损伤的为3例。结果:56例无颈椎骨折或脱位的颈髓损伤患者中,48例伤后1周之内接受颈椎CT扫描检查,颈髓病变的检出率为79.17%。52例在伤后1周之内、4周后接受MRI检查,脊髓病变阳性检出率为90.38%。A组:26例在伤后1周之内接受手术治疗,完全改善2例,明显改善15例,部分改善6例,无改善3例。B组:3例在2周内接受手术治疗,明显改善1例,部分改善1例,无改善1例。C组:5例在2个月内接受手术治疗,脊髓功能均无改善。D组:17例进行非手术治疗,完全改善1例,明显改善9例,部分改善2例,无改善5例。有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并发症死亡。结论:MRI对了解脊髓病变部位与程度,原发病病变的情况,预测病理变化的转归,都明显优于CT检查。治疗方面非手术治疗不可缺少,但适时选择手术治疗会取得更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 (GM1 )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后大脑皮层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影响。方法 :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放血的方法制成大鼠不完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以还原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 (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及再灌注后大脑皮层NOS阳性神经细胞变化及GM1 对其的影响。结果 :大脑皮层在缺血 3 0min时NOS阳性细胞数最高 ( 12 .83± 4.49) ,再灌注 2h、12h、2 4h、3d后逐渐下降 ,5天时恢复正常水平。而GM1 能防止脑缺血及再灌注后NOS阳性神经细胞变化。结论 :GM1 对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后大脑皮层NOS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7.
肠套迭是婴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系肠管的一端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入相邻的远端肠管内所致的不完全性小肠低位梗阻,本收集我院1995~1998年间充气灌肠整复套选42例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48.
对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再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Jia LS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6):363-365
因颈椎过度伸展性暴力造成的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轻度或隐匿的颈椎骨关节与椎间盘及韧带损伤,常规X线平片多无明显征象,如忽视了损伤的机制,易因疏漏而影响诊治。自1954年Schneider等首次报告颈椎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人们开始逐步认识这种损伤机制。这种类型的损伤既不同于伸展型损伤,也有异于伸展压缩型损伤,但临床上并不少见。据报道,该损伤占颈椎各种类型损伤的35%~60%,通常合并不同程度的不完全脊髓损伤,如脊髓中央损伤为主的中央综合征、前脊髓综合征等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等,而且多见于颈椎退变的中老年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识这种损伤。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改良的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式及人中嵴形态的修复方法。方法:根据患者两侧唇峰高度差分别选择两种不同的术式,对31例单倒不完全性唇裂患者进行恢复唇峰高度、修复口轮匝肌、重建人中嵴、矫治鼻畸形等方法进行综合修复。结果:分别采用两种术式中的一种修复的31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者上唇、人中嵴形态满意,部分接受鼻畸形矫治的患者,鼻畸形基本矫正,随访6个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改良的唇裂修复术式用于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黑龙江医学》2017,(3):217-218
目的分析结肠镜复位术治疗52例慢性结肠扭转致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进修医院2011-02—2016-05间收治的慢性结肠扭转致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10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2例),分别给予常规西医保守治疗和结肠镜复位治疗,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腹痛缓解程度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镜复位术治疗慢性结肠扭转致不完全性肠梗阻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