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05篇
  免费   1388篇
  国内免费   64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628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6531篇
内科学   1612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343篇
特种医学   13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3328篇
综合类   9145篇
预防医学   2059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019篇
  65篇
中国医学   3570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884篇
  2022年   893篇
  2021年   1127篇
  2020年   1057篇
  2019年   931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858篇
  2016年   822篇
  2015年   942篇
  2014年   1870篇
  2013年   1646篇
  2012年   2139篇
  2011年   2271篇
  2010年   1949篇
  2009年   1842篇
  2008年   2062篇
  2007年   1765篇
  2006年   1504篇
  2005年   1558篇
  2004年   1146篇
  2003年   1056篇
  2002年   765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502篇
  1999年   387篇
  1998年   358篇
  1997年   306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下肢慢性郁血综合症主要为下肢静脉机能不全所致。其临床特征为足部肿胀,皮炎、色素沉着,患肢有抽痉样疼痛和静脉性跛行,最终有郁血性溃疡形成。我院自1987年5月开始,收治了18例下肢慢性郁血综合症病人。治疗时,除采取高位结扎或剥脱大、小隐静脉等传统手术外,同时采取腱袢替代瓣膜术和直接深静脉手术。手术疗效满意率达100%。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对此病的预后关系密切,现将护理有关方面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53.
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bliteration,ASO)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肢体远端的溃疡或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人工或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是治疗ASO的有效手段,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ASO患者86例,其中接受血管旁路移植的有42例,我们对接受血管旁路移植的ASO患者进行总结,现将手术室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4.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时期李东垣所创制,首载于《脾胃论》。方由黄芪、党参、甘草、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具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的功效,原为劳倦内伤、清阳下陷、脾胃气虚诸证而设。笔者近年来用此方加减,用于治疗骨伤科病症效果良好,现举例如下。1骨折愈合后下肢肿胀刘某,女,45岁,工人,2001年4月28日初诊。自述右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髌内钉内固定术后6月,术后3月时拄双拐下地行走,出现右小腿、踝及足部肿胀,曾给予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现症:右小腿、踝及足部肿胀,患肢周径较健侧同段周径大3cm,按之浮软不起,患肢皮色紫黯,倦怠纳…  相似文献   
55.
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联合下肢深静脉多层螺旋CT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6):508-510,F003
  相似文献   
56.
自2001年5月以来,我院做的57例64个下肢静脉造影的观察,进一步认识了造影方法及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形成的X线表现,诊断方法通过本组资料可了解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部位,范围和血栓的X线特征。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下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制作兔左下肢缺血模型,术后随机分为rhG-CSF治疗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动脉造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比较两组外周血CD34 细胞的含量、缺血下肢侧枝血管计数及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治疗后3 d实验组CD34 含量(%)为(0.7150±0.0873)明显高于对照组(0.3983±0.0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第15、30天时侧枝血管计数(6.33±0.82、9.17±0.75)均高于对照组(3.33±0.52、4.17±0.75)(P<0.01);第40天实验组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平均为8.5/HP,明显高于对照组4.2/HP(P<0.01)。结论rhG-CSF可以增加兔缺血下肢的毛细血管数量,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外周动脉病经皮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义的外周动脉病(PAD)定义为冠状动脉以外的血管,它实际上分布在整个人体,其范围远远超过了冠状动脉。狭义的外周动脉病仅指下肢动脉病,本文仅指后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外周动脉病的患病率也如冠心病一样不断上升,甚至已经超过了冠心病的患病率。在我国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中PAD的估测患病率超过10%,这可能系保守的估计,因为还有一些患者可能没有症状或不知道症状系动脉阻塞所致,这类患者的PAD症状要么被忽视,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下肢骨折患者出院后对康复护理支持的需要。方法用发放名片、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的方法对213名下肢骨折住院患者出院后进行康复护理。结果骨折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康复的疾病,而康复护理大多在家中进行,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锻炼极需医护人员的指导。结论通过对213例下肢骨折患者开展出院后的康复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的心理负担,最大限度地恢复了肢体的功能;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0.
患者女性,28岁,因“进行性四肢麻木2年,加重2月”,入院。自诉2年前无名显诱因出现右手指麻木,以右手无名指为明显,几天后出现左手麻木。约1月后出现右下肢放射样疼痛,几秒钟后缓解,以后又再现数次,后变为持续性麻木,1天后出现右下肢麻木。肌电图检查提示:四肢周围神经损害。诊断为周围神经病,并予以治疗。病情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