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107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528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359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96篇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卡环、附着体以及颧种植体3种不同固位技术对上颌骨单侧缺损修复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利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重建单侧缺损上颌骨模型,采用镜像技术生成修复体模型,并建立使用不同固位技术修复的上颌骨有限元模型,模拟口腔咬合状态下上颌骨受力状态。结果 采用颧种植体固位修复的上颌骨健侧及修复侧上腭应力最大,分别为7.399、4.864 MPa;而且采用颧种植固位使得健侧及修复侧上颌骨应力最小,分别为10.46和10.86 MPa;颧种植体自身应力也最小,为15.25 MPa。结论 不同固位技术修复对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效果影响较大。卡环固位及附着体固位由于带有支架可用于分担作用上腭的力,颧种植体固位可通过传递力至颧骨,故可分担作用于上颌骨的力。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螺旋压缩成骨器放置颊侧和腭侧对减阻上颌骨的应力及位移的比较。方法: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构建螺旋压缩成骨器配合牙槽外科减阻快速内收上颌前牙及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螺旋压缩成骨器分别放置颊侧、腭侧,对上前牙施加位移0.75 mm工况,分析减阻上颌骨的应力、位移趋势。结果:上颌骨均发生应力分布和位移趋势,尤以远中向位移趋势明显,但颊侧和腭侧结果不同。结论:螺旋压缩成骨器对上颌骨远中向移动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加力方式不同,移动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上颌骨矢状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分类及治疗。方法 42例上颌矢状骨折以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骨折区,将骨折分型及治疗。结果Ⅰ型:30例矢状骨折线自腭突、牙槽突至鼻底向上合并上颌骨横断骨折;Ⅱ型,8例骨折线自腭突、牙槽突、鼻底至眶壁;Ⅲ型,4例骨折线自腭突、牙槽突向上经上颌骨前面,至眶下壁。结论上颌矢状骨折可发生于正中或正中旁。影像学表现呈三种类型:骨折线经腭突、牙槽突向上至鼻底或梨状孔边缘,合并上颌骨横断骨折;骨折线至鼻底、犁状孔边缘、上颌骨额突至眶下壁或内侧壁;骨折线位于正中旁,自牙槽突向上经上颌骨前面直抵眶下壁。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金属卡环与弹性卡环联合固位式赝复体在上颌骨肿瘤术后Ⅴ类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23例患者,共24副金属卡环与弹性卡环联合固位式上颌骨赝复体进行6个月~2年的跟踪随访.结果 佩戴赝复体后,23例患者颌面外形均明显改善,其中,21例洼田饮水试验从Ⅳ级或Ⅴ级改善至Ⅰ级或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可使用患侧咀嚼软食或中等硬度食物;佩戴赝复体前后语音清晰度分别为(36.6±5.6)%和(83.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口腔及赝复体卫生状况维持良好.结论 金属卡环与弹性卡环联合固位式赝复体修复上颌骨肿瘤术后Ⅴ类骨缺损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频域型光相干成像( fourier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D OCT)系统对猪上、下颌骨缺损探查深度的差异。方法从10对猪同侧上下颌骨第二磨牙区颊侧截取20块骨块,将骨块内侧面打磨成水平面,外侧面保持完整。用锥形车针在内侧面上制备出楔形沟槽,槽内充填肉末模拟骨缺损。频域OCT从骨块外侧面,沿沟槽最深处向最浅处扫描。当沟槽底部在OCT影像上刚刚消失时,在骨块外侧面上标记此位点,并记录该位点到槽底之间的骨厚度(即OCT测量值)记为Ls。再用显微CT扫描骨块,测量标记位点到槽底之间骨厚度并记录为Lr。结果频域OCT在猪上、下颌骨骨下缺损探查的平均深度分别为0.86mm和0.78mm,对应OCT测量值分别为1.19mm和1.09mm,两者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gt;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频域OCT对猪上、下颌骨缺损的探查深度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探讨在3D打印上颌骨模型上预制作钛网支架复合游离皮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年来治疗的18例上颌骨缺损、术中将在术前根据CT数据制作的个体化3D模型上预备的内固定钛网支架植入形成面部支撑、复合游离皮瓣关闭口鼻腔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应用腹直肌皮瓣4例、前臂皮瓣6例、上臂外侧皮瓣3例、股前外侧皮瓣5例,所有组织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面部外形对称,口鼻腔及口腔上颌窦封闭完全,均能经口腔进食,术后语音清晰,仅有2例合并有软腭缺损患者术后进流食时偶有轻度鼻腔返流现象。结论个体化3D模型并预制作钛网结合游离组织瓣修复上颌骨缺损在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上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对游离组织瓣封闭口鼻腔后对义齿修复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析口腔锥形束CT(CBCT)在测量青少年上颌骨发育不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0例青少年,均进行锥形束CT拍摄,根据SNA与SNB大小不同分为发育不良组和正常组,每组25例。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上牙槽座点(A)、鼻骨最前点(ANB)、前鼻棘点(ANS)、后鼻棘点(PNS)、颅底点(Ba)、鼻根点(N)、眶下点(Or)、耳点(P)、上颌尖牙牙槽缘点(SPC)、上颌第一磨牙缘点(SPM)到矢状面(S)、水平面(H)、冠状面(C)的距离,比较两组男性、女性距离的测量值。结果发育不良组男性、女性A、ANS到H、C的距离,ANB、PNS到C的距离,SPM(L)、SPC(L)、SPC(R)到H、C、S的距离,SPM(R)到H的距离的测量值均小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不良组男性、女性ANB、PNS到H的距离,Ba到H、C的距离,N到C的距离;Or(L)、Or(R)、P(L)、P(R)到H、C、S的距离,SPM(R)到C、S的距离的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上颌骨发育不良的诊断中锥形束CT建立的三维数据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转染γ-干扰素的口腔黏膜细胞片修复裸露硬腭,对预防上颌骨腭突生长受限的作用,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腭裂术后上颌骨腭突继发畸形的发生.方法 3周龄雌性SD大鼠80只,左侧硬腭裸露后,随机分成裸露面自行修复(Ⅰ)组、羊膜修复(Ⅱ)组、羊膜负载的口腔黏膜干细胞片修复(Ⅲ)组、羊膜负载的转染γ-干扰素基因的口腔黏膜干细胞片修复(Ⅳ)组等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组,每组20只.术后9周测量硬腭左右侧宽度,并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硬腭宽度的影响.结果 Ⅰ、Ⅱ、Ⅲ、Ⅳ组硬腭非对称率均数分别为(68.64±9.03)%、(58.53±7.40)%、(53.12±4.92)%、(52.25±4.61)%,Ⅰ组与Ⅱ、Ⅲ、Ⅳ组间比较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组与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羊膜与组织工程化的口腔黏膜修复裸露硬腭的方法对预防上颌骨的继发畸形有积极的意义,组织工程化的口腔黏膜法优于单纯应用羊膜进行修复组,转染γ-干扰素的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优于未转染组.  相似文献   
1000.
重组合异种骨材料修复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拟观察重组合异种骨修复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反应及修复效果.选择2005-07/2006-12本科收治的颌骨囊肿患者共28例,男16例,女12例,下颌骨囊肿18例,上颌骨囊肿10例.将重组合异种骨植入颌骨囊肿术后的骨缺损部位.28例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全部患者未见明显全身反应,相关免疫学检测无明显异常,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均有重组合异种骨降解和骨替代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