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962篇
  免费   13911篇
  国内免费   5983篇
耳鼻咽喉   1007篇
儿科学   1606篇
妇产科学   1112篇
基础医学   9092篇
口腔科学   2901篇
临床医学   33642篇
内科学   27321篇
皮肤病学   3240篇
神经病学   3576篇
特种医学   80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8篇
外科学   11190篇
综合类   69156篇
预防医学   19269篇
眼科学   3428篇
药学   30470篇
  595篇
中国医学   32362篇
肿瘤学   8695篇
  2024年   2034篇
  2023年   7744篇
  2022年   7032篇
  2021年   8741篇
  2020年   7872篇
  2019年   8055篇
  2018年   3969篇
  2017年   7009篇
  2016年   7886篇
  2015年   8659篇
  2014年   14972篇
  2013年   13698篇
  2012年   16263篇
  2011年   17079篇
  2010年   15241篇
  2009年   14182篇
  2008年   14953篇
  2007年   13306篇
  2006年   12023篇
  2005年   11826篇
  2004年   9982篇
  2003年   9545篇
  2002年   7590篇
  2001年   6147篇
  2000年   4374篇
  1999年   3137篇
  1998年   2530篇
  1997年   2214篇
  1996年   1875篇
  1995年   1617篇
  1994年   1357篇
  1993年   752篇
  1992年   713篇
  1991年   676篇
  1990年   567篇
  1989年   557篇
  1988年   182篇
  1987年   152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97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患者,男,42岁,高安市建山镇新桥老屋村人(曾为血吸虫病疫区)。自2003年6月始,间歇性癫痫发作,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苯妥因纳),症状一度控制。患者于一周前又出现口齿不清,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市医院诊断“脑瘤”,转省级医院检查。脑部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左侧额叶区结节状略高密  相似文献   
992.
突触融合蛋白1A属于突触前膜受体,参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的融合及神经递质释放,传递神经信息。近年研究表明,突触融合蛋白1A也存在于胰岛β细胞膜及微粒体膜上,参与钙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影响含胰岛素的分泌颗粒胞吐;对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和患者研究显示突触融合蛋白1A与2型糖尿病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93.
饮水型氟中毒波及忻州市的7个县(区)50个乡(镇)285个村,病区人口35万人。1981年以来,在摸清病情的基础上,我们实施了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共完成改水降氟工程129处,受益人口12.93万人,极大地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提高了人口素质。 1987年以前,改水全部按先重后轻,因地制宜的原则安排,但由于客观原因有些地方找不到低氟水,改水不能一步到位,只能在病区周围选择相对低氟之处打井,以减轻病情,改水合格率低,仅55,0%,而国家  相似文献   
994.
齿状突骨折约占颈椎骨折的10%~15%,以往对需要手术治疗者多采用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我科2004~2006年对3例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进行了颈前路直接螺丝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tPA抑制物活性增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以来,调节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功能是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手段之一,tPA也被直接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PA能够促进缺血或再灌注后兴奋性毒性诱导的神经元死亡,增大梗死面积。tPA的天然抑制物神经系统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抑制物neurosrpin却能使脑梗死体积缩小,减少神经元脱失。  相似文献   
996.
A型肉毒毒素治疗双下肢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加位点注射治疗双下肢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分别用A型肉毒毒素和VitB1、VitB12对32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位点注射。对照组A型肉毒毒素对32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位点注射结果以下肢内收肌、腘窝角、足背屈角的改善程度评定显示,总有效率为95.3%.6个月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8%,疗效显著。结论A型肉毒毒素加VitB1、VitB1:位点注射治疗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瘢痕疙瘩的生物学特性类似于肿瘤。最近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Ⅱ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receptor Ⅱ,TβRⅡ)是一种新的抑癌基因,而肿瘤细胞中最常见的是该基因表达异常。本研究主要是通过改变TβRⅡ基因突变的热点CA重复序列,以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是否存在与肿瘤细胞同样的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998.
孙博平  王爱英 《山东医药》2006,46(16):59-59
近年来,我们采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23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46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制定的NAFLD的诊断标准,且均合并2型糖尿病和(或)糖耐量异常。其中男19例、女27例,年龄(42±8)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4±28)mU/L。将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方法:在合理饮食、运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二甲双胍0.5~1.5 g/d,对照组不用二甲双胍或其他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或其他类降糖药两组都可以用,均以空腹血糖≤7.2 mmol/L,餐后2 h血糖≤…  相似文献   
999.
为提高放疗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增强放疗效果,我们自行研制了健脾升白合剂,并将其用于80例行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薛梅  魏友农  刘海莹 《山东医药》2006,46(31):43-43
2002年10月~2006年4月,我们共收治散发型戊型病毒性肝炎106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06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8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会联合修订的标准,所有患者戊型肝炎病毒抗体-IgG(抗HEV—IgG)阳性。其中男89例,女17例;年龄28~82岁,平均47.3岁。临床表现:发病初期畏寒、低热33例(31.1%),食欲减退、恶心腹胀84例(79.2%),呕吐27例(25.5%),乏力48例(4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