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19篇
  免费   1779篇
  国内免费   849篇
耳鼻咽喉   143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135篇
基础医学   1706篇
口腔科学   1357篇
临床医学   4668篇
内科学   1375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444篇
特种医学   19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670篇
综合类   6335篇
预防医学   1588篇
眼科学   129篇
药学   2331篇
  90篇
中国医学   1025篇
肿瘤学   1769篇
  2024年   235篇
  2023年   795篇
  2022年   1051篇
  2021年   990篇
  2020年   928篇
  2019年   813篇
  2018年   450篇
  2017年   673篇
  2016年   849篇
  2015年   938篇
  2014年   1407篇
  2013年   1412篇
  2012年   1712篇
  2011年   1858篇
  2010年   1602篇
  2009年   1475篇
  2008年   1657篇
  2007年   1264篇
  2006年   1220篇
  2005年   1188篇
  2004年   939篇
  2003年   701篇
  2002年   542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眼轴线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比值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量眼眶爆裂性骨折伴有眼眶扩大患者的后部眼眶容积、观察眼球内陷出现的时间及程度,研究后部眶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的关系比值,为病情预测和眶内填充手术提供比较精确的参考数据。方法:将96例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早期病例组(60例、受伤时间1周以内)和晚期病例组(36例、受伤时间3个月以上),早期组除进行后部眼眶容积测量外,分别于1周、2周、3周测定眼球突出度(相差>1mm为阳性),记录眼球内陷出现时间,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晚期组测量后部眶容积增大值和眼球内陷量,对其相关性采用Pearson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结果:早期组60例患者中,(58.33%)例患者在1周内出现眼球内陷,4(880%)例在2周内出现内陷,3周时有5(388.33%)例呈现出内陷;2周时出现眼球内陷的例数与1周时有显著性差异(χ2=62.484,P<0.001),2周时出现眼球内陷例数与3周时无差异(χ2=1.563,P>0.05),1周时出现眼球内陷例数与3周时有显著差异(χ2=76.885,P<0.001),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的比值约为1.0,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994,P<0.001),即后部眶容积每增加1ml,产生1.0mm的眼球内陷。结论:眼球内陷通常于伤后2周~3周出现,3个月时趋向稳定;后部眶容积增大与眼球内陷产生比值为1.0,呈正相关;后部眶容积扩大与眼球内陷比值可预测发生眼球内陷的可能性和程度,为手术矫正眼球内陷提供可靠、精确的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的治疗组在通气1小时、12小时后,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与未通气时的差值均较容积控制通气的治疗组明显升高(P均<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值降低(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差值明显降低(P<0.05);通气1小时、12小时后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治疗组的气道峰压(PIP)、平均吸气流速VT/Tinflate明显下降(p<0.01),吸气峰流速(PTF)、呼气峰流速(PEF)出现显著增高(P<0.01)。结论: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是一新型通气模式,在临床应用中,对降低气道压力、确保肺泡通气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三维CT脑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注意点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三维CT脑血管造影(3D-CTA)在诊断脑动脉瘤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总结3D-CTA检查的10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例,其中14例初次3D-CTA显示动脉瘤不清或发现颅内非动脉瘤样血管异常者,对其进行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初次3D-CTA检查正确诊断脑动脉瘤92例,其中16例为多发脑动脉瘤,共检出115个。余14例因诊断不明确进而实施DSA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确诊动脉瘤合并烟雾病2例、严重脑血管痉挛致动脉瘤显示不清2例、脑动静脉畸形1例(此5例与3D-CTA所见一致);在3D-CTA扫查范围外发现脑动脉瘤2例。对上述阳性诊断的99例进行手术,并得到证实。另7例在3D-CTA和DSA检查未发现引起SAH的原因病灶,给予保守治疗。结论在脑动脉瘤诊断中,3D-CTA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在判断动脉瘤与颅骨位置关系、操作的便捷性和经济性等方面明显优于DSA。在应用3D-CTA对脑动脉瘤进行诊断时,有必要根据患者和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方能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84.
结合胆管造影术及螺旋CT(SCT)三维成像技术就胆道手术后经引流管行胆道三维成像术进行研究,探讨该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韩国首尔国立在大兴安岭医院的Cho等报告,对于乳腺实体瘤,静态二维超声成像诊断效果不逊于三维超声成像。[Radi—ology2006,240(1):26]  相似文献   
86.
其它     
血清高半胱氨酸含量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脐血来源CIK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维生素D3对黑色素瘤细胞株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原发性骶前肿瘤147例临床病理分析,恶性实体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初步临床应用,放疗计划CT值的校准检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体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的摆位技术体会,  相似文献   
87.
Steendijk等通过对压力-容积环的分析,发现长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按照NYHA标准,研究入选22名患者,其心功能Ⅲ或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5%,左束支阻滞和QRS间期>120ms,并置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仪。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前获得了右房起搏频率在80、100、120和140bpm期间的压力-容积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6个月后,获得了双侧心室分别在同样的起搏频率期间的压力-容积环,用专门的软件完成稳定状态压力-容积环的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NYHA心功能由(3.1±0.5)级变…  相似文献   
88.
食管癌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放疗反应、并发症。方法2002年2月至2004年5月,71例食管鳞癌随机分成两组,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组36例,食管病变上下外约4cm,前后、左右外约0.5~1cm作为PTV1,每次2GY,每周5次,DT40GY后,病变上下外约2cm,前后、左右外约0.5~1cm作为PTV2,每日2次,每次1.5GY,间隔4~6小时,总疗程6周,总剂量67GY/38次。非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组35例,时间、剂量、分割方式同适形组。所有病例均采用8MV-X外照射。结果1、2、3年的生存率和原发肿瘤的局控率,与非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比较,适形组明显提高,分别为88.9%、75%、63.9%比68.6%、51.4%、40%和86.1%、72.2%、58.3%比65.7%、48.5%、34.3%。适形组的急性放射反应明显低于非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组,两组有显著差别。结论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食管癌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优于非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组。  相似文献   
89.
颅骨缺损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骨缺损综合征,一般为颅内血肿清除减压术后的表现,缺损部位凹陷,影响外观且脑组织丧失骨性屏障保护。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头晕、头痛、易倦、忧郁、畏惧外伤、震动感等。我们应用天津三维钛合金网进行颅骨修补,是为了避免脑部损伤,治疗颅骨缺损综合征  相似文献   
90.
MRI直接用于颅内肿瘤治疗计划设计的可行性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扩大Le Fort Ⅰ型截骨入路在切除颅底肿瘤中的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脑膜瘤复发的影像学、临床因素探讨;脑转移瘤全脑放疗中血脑屏障通遗性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