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示例: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区,变化  检索词用空格隔开表示必须包含全部检索词,用“,”隔开表示只需满足任一检索词即可!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499篇
  免费   17734篇
  国内免费   5192篇
耳鼻咽喉   3324篇
儿科学   7622篇
妇产科学   2625篇
基础医学   55759篇
口腔科学   9596篇
临床医学   29170篇
内科学   61342篇
皮肤病学   6713篇
神经病学   32782篇
特种医学   97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28104篇
综合类   27475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一般理论   14篇
预防医学   18037篇
眼科学   3798篇
药学   40291篇
  238篇
中国医学   10482篇
肿瘤学   31230篇
  2025年   228篇
  2024年   2933篇
  2023年   4715篇
  2022年   8933篇
  2021年   12463篇
  2020年   15736篇
  2019年   19459篇
  2018年   17674篇
  2017年   18492篇
  2016年   17468篇
  2015年   18436篇
  2014年   22025篇
  2013年   23459篇
  2012年   20927篇
  2011年   22479篇
  2010年   18940篇
  2009年   16053篇
  2008年   16172篇
  2007年   13829篇
  2006年   12533篇
  2005年   11252篇
  2004年   9824篇
  2003年   8828篇
  2002年   7532篇
  2001年   6032篇
  2000年   4487篇
  1999年   3034篇
  1998年   2673篇
  1997年   2474篇
  1996年   2215篇
  1995年   1959篇
  1994年   1777篇
  1993年   1541篇
  1992年   1291篇
  1991年   1223篇
  1990年   1000篇
  1989年   837篇
  1988年   796篇
  1987年   666篇
  1986年   601篇
  1985年   949篇
  1984年   901篇
  1983年   636篇
  1982年   641篇
  1981年   512篇
  1980年   433篇
  1979年   354篇
  1978年   230篇
  1977年   193篇
  1976年   18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渴乐宁胶囊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根据入院号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初始剂量30 mg/次,1次/d,根据患者血糖情况每间隔14 d增加1片,血糖控制后3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渴乐宁胶囊,1.80g/次,3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APN)、瘦素(LP)和皮质醇(Cor)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97.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HbAlc、FINS、hs-CRP、MCP-1、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血糖和炎性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P、Cor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APN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LP、Cor和APN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渴乐宁胶囊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芦北极  霍维玲  任飞飞   《四川医学》2018,39(3):284-287
目的探讨分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治疗下肢缺血患者疗效分析及人成骨细胞特异因子-2(periostin,POSTN)基因表达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住院的下肢缺血患者56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DSC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检测指标的变化及人成骨细胞特异因子-2的表达。结果患者静息痛、冷感与间歇性跛行状况经治疗后均显著由于治疗前,治疗后需要止疼药物或保温措施干预的患者显著减少,行走有疼痛的患者也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皮温、踝臂指数、经皮氧分压显著优于治疗前,POSTN表达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力、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8个不同的方面的SF-36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SC治疗下肢缺血疗效较佳,POSTN在ADSC治疗前的下肢缺血患者血浆中呈现为高表达,治疗后显著降低,POSTN表达或可用于评价下肢缺血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起始剂量为0.6 mg/次,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节用量至1.2 mg/次,至少一周后将剂量增加为1.8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津力达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糖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95.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颗粒蛋白前体(PGRN)、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水平显著降低,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氧化应激状态,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橘红痰咳液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口服溶解后的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0.6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橘红痰咳液,20 m L/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过12周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4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氧分压(p O_2)和血氧饱和度(Sa O_2)水平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呼气流量(PEF)均显著升高(P0.05),二氧化碳分压(p CO_2)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动脉血气和肺功能指标改善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γ-干扰素(IFN-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显著增加(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上述血清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橘红痰咳液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COPD,有利于患者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改善,并降低机体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金糖宁胶囊联合卡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空军医院进行治疗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卡格列净片,0.1g/次,1次/d,餐前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金糖宁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效果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相关血清学指标、HOMA-β和HOMA-I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1.82%、9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FPG、2h PG、HbAlc及FIN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糖相关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经治疗,两组同型半胱氨酸(Hcy)、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白细胞介素-1β(IL-1β)、人颗粒蛋白前体(PGRN)、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皮质醇(Cor)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HOMA-β显著升高,而HOMA-IR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糖宁胶囊联合卡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机体相关血清因子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Objective::Analyzing the symptom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to improve control and prevention.Methods::Using the Baidu Index Platform...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灯银脑通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25 mL加至500 mL生理盐水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灯银脑通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4%(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DS评分均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D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后这些指标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灯银脑通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调节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Objective::In response to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s recommendations to limit patient care activities in the times of SARS...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肠益煎辅助治疗大肠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大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化疗,14天为1个周期,共进行两个周期;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肠益煎中药汤剂,每日1剂,共服用28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MMP2、MMP9及VEG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MP2、MMP9及VEGF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MMP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益煎能抑制大肠癌化疗患者血清MMP2水平,可能是其辅助治疗大肠癌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海河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环磷酰胺片,25 mg/次,1次/d,每周增加25 mg,最大量150 mg/d,每治疗2周休息2周;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 000 U/次,2次/d,每个月注射前两周,两组均治疗4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影像–生理评分(CRP)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O_2)和肺活量(VC)、血浆白介素-6(IL-6)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临床评分和生理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O_2和VC均有所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pO_2和VC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IL-6和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33%、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