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在矫治力作用下 ,拔牙术后牙槽骨的修复变化。方法 对 2 4例矫治患者拍摄矫治过程中 1、3、6个月和矫治结束时的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对拔牙术后的牙槽骨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拔牙术后牙槽骨愈合良好 ,在矫治力的作用下 ,牙槽骨不断出现增生和吸收 ,并且高度降低。结论 矫治结束时 ,牙槽骨骨质结构、密度同正常骨组织 ,矫治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72.
正颌外科矫治骨性下颌偏斜的术前及术后正畸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总结临床采用正畸 正颌外科方法联合治疗严重骨性下颌偏斜畸形时术前与术后正畸治疗中的难点和要点 ,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严重骨性下颌偏斜畸形患者 2 1例 ,年龄 19~ 2 8岁 ,平均年龄 2 5 5岁。ANB角 - 3°~ - 8° ,Wits值 - 7~ - 14mm ,颏点偏斜 3~ 7mm。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及术后正畸治疗。结果 术前正畸疗程为 10~ 2 0个月 ,平均 18个月。术后正畸疗程为 5~ 10个月 ,平均 7 5个月。术前正畸治疗必须要解决以下主要难点 :①去除患者三维方向的牙代偿 ;②协调其牙弓形态及宽度的不调 ;③双颌手术时模型外科分析与导板的制作。术后正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对咬合关系进行精细调整。结论 术前术后正畸治疗是正颌外科治疗下颌偏斜畸形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73.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牙弓间宽度不调的矫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上下颌间牙弓宽度不调的研究及对患者正畸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结该类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方法 对 4 8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检查 ,记录其上下牙弓间的宽度关系 ;根据患者错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1)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中出现上下颌牙弓宽度不调的比率为 6 0 .4 % ,双侧后牙反为 33.3% ,单侧后牙反为 16 .7%。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2 )宽度不调以双尖牙区为重 ,上尖牙区是扩弓治疗的重点。 (3)磨牙区牙弓宽度的不协调常较轻微 ,一些患者甚至上颌最后磨牙区略宽 ,对 5例患者 (占 10 4 % )进行了上颌磨牙的腭向移动。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中上颌多需扩弓 ,且扩弓潜力较大。对于严重拥挤的患者 ,拔牙决定应在扩弓后作出。扩弓治疗应在牙槽突植骨前进行 ,扩弓后需延长保持时间  相似文献   
74.
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术前术后正畸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利用滑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的牙颌面畸形病例进行疗效分析 ,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 牙颌面畸形患者 5 1例 ,男 16例 ,女 35例 ,年龄最大者 34岁 4个月 ,最小15岁 ,平均 18岁 9个月。所有患者均来自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与正颌外科联合门诊 ,均进行系统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和正颌外科手术。结果 患者中拔牙病例 18例 ,非拔牙病例 33例。平均术前正畸时间 13 3个月 ,术后正畸时间 10 4个月。全部疗程时间为 2 5 5个月。结论 直丝弓矫治器预制了牙齿冠舌腭向与近远中倾斜度 ,在术前术后正畸时利用平直方弓丝即可达到对牙齿在三维方向的有效控制 ,因而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矫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屈光矫正、精细训练、遮盖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行弱视矫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矫正视力、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敏度均低于参照组,屈光度及调节滞后量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矫正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儿眼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共同性斜视过矫或欠矫后,再次手术的术式和手术矫正量。
  方法:共同性斜视术后过矫或欠矫计96例,男41例,女55例;平均年龄21.90依14.70岁。术前行斜视常规检查,共同性内斜视过矫者23例,欠矫者15例;共同性外斜视过矫者28例,欠矫者30例。术式选择主要依据斜视角的大小、远近斜视角的不同、原来的术式及双眼视力等情况而定。
  结果:共同性内斜视过矫者:后徙的内直肌行前徙9例,矫正量(5.51依2.63)?/ mm;内直肌前徙+外直肌后徙9例,矫正量(6.25依1.59)?/ mm;内直肌截除+外直肌后徙3例,矫正量(4.26依1.04)?/ mm;仅行外直肌后徙2例,矫正量(4.21依1.91)?/ mm。共同性内斜视欠矫者:行外直肌截除6例,矫正量(4.03依0.98)?/ mm;外直肌截除+内直肌后徙6例,矫正量(6.86依1.32)?/ mm;内直肌后徙3例,矫正量(4.33依0.29)?/ mm。共同性外斜视过矫者,行外直肌前徙16例,矫正量(5.37依1.56)?/ mm;内直肌后徙6例,矫正量(6.29依3.68)?/ mm;外直肌前徙+内直肌后徙5例,矫正量(5.46依1.78)?/ mm;外直肌截除1例,矫正量5.00?/ mm。共同性外斜视欠矫者,行内直肌截除12例,矫正量(4.47依0.54)?/ mm;行外直肌后徙+内直肌截除16例,矫正量(5.11依0.75)?/ mm;外直肌后徙2例,矫正量(2.65依0.42)?/ mm。
  结论:共同性内外斜视过矫者,通常对做过手术的水平肌行加强或/和减弱术,其手术矫正量偏大、且不甚稳定。欠矫者,通常对未行手术的水平肌行加强或/和减弱术,其手术矫正量同常规量。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成人严重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经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后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情况.方法 骨性Ⅲ类牙颌畸形病例1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影测量片,用常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测量项目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治疗后ANB角显著增加(P<0....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术矫治脊柱后凸畸形的效果,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对25例脊柱后凸畸形行经椎弓根+椎间盘截骨术治疗。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平均48.6岁(8~69岁)。其中陈旧创伤性后凸19例、先天性后凸6例。术前后凸Cobb角(40.56±11.05)°。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型:C级1例,D级1例,E级23例。25例中均有腰背部疼痛不适、平卧困难。其中2例伴有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4例先天性后凸还表现为后凸进行性加重。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6.0 h,平均4.5 h;术中出血量 800~ 2 500 ml,平均1 550 ml。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深部感染、呼吸衰竭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8个月,平均18个月。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腰痛均缓解,神经功能Frankel C级1例恢复到D级,2例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者中术后症状有改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周相比,末次随访时获得矫形均无丢失。结论:经椎弓根椎体+椎间盘截骨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可安全实施,矫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0.
刘珣  杜跃华  秦朴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459-1460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中拔牙矫治对前磨牙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接受固定直丝弓矫治的患者,根据是否拔除第二前磨牙分为非拔牙组和拔牙组,测量治疗前后曲面断层片中第一前磨牙的冠根比(牙冠长度与牙根长度之比),通过冠根比的变化,分析拔牙矫治对前磨牙牙根长度的影响.结果 (1)非拔牙组第一前磨牙治疗前后平均冠根比之差上颌为0.033 9±0.0235,下颌为0.0328±0.0217;(2)拔牙组第一前磨牙治疗前后平均冠根比之差上颌为0.0497±0.0191,下颌为0.048 0±0.023 5;(3)非拔牙组治疗前后冠根比之差与拔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正畸治疗中拔牙矫治会加重前磨牙牙根吸收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