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603篇 |
免费 | 1926篇 |
国内免费 | 108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98篇 |
儿科学 | 379篇 |
妇产科学 | 617篇 |
基础医学 | 2048篇 |
口腔科学 | 4173篇 |
临床医学 | 2425篇 |
内科学 | 2903篇 |
皮肤病学 | 306篇 |
神经病学 | 436篇 |
特种医学 | 159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2篇 |
外科学 | 3838篇 |
综合类 | 4797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1615篇 |
眼科学 | 83篇 |
药学 | 2502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861篇 |
肿瘤学 | 63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481篇 |
2022年 | 816篇 |
2021年 | 1142篇 |
2020年 | 1058篇 |
2019年 | 1247篇 |
2018年 | 1280篇 |
2017年 | 922篇 |
2016年 | 1082篇 |
2015年 | 1043篇 |
2014年 | 1961篇 |
2013年 | 1664篇 |
2012年 | 1605篇 |
2011年 | 2011篇 |
2010年 | 1595篇 |
2009年 | 1745篇 |
2008年 | 1764篇 |
2007年 | 1920篇 |
2006年 | 1704篇 |
2005年 | 1478篇 |
2004年 | 1305篇 |
2003年 | 1155篇 |
2002年 | 986篇 |
2001年 | 984篇 |
2000年 | 748篇 |
1999年 | 574篇 |
1998年 | 520篇 |
1997年 | 434篇 |
1996年 | 328篇 |
1995年 | 269篇 |
1994年 | 242篇 |
1993年 | 157篇 |
1992年 | 161篇 |
1991年 | 120篇 |
1990年 | 105篇 |
1989年 | 67篇 |
1988年 | 72篇 |
1987年 | 60篇 |
1986年 | 61篇 |
1985年 | 147篇 |
1984年 | 95篇 |
1983年 | 65篇 |
1982年 | 74篇 |
1981年 | 42篇 |
1980年 | 36篇 |
1979年 | 35篇 |
1978年 | 28篇 |
1977年 | 21篇 |
1975年 | 18篇 |
1972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热休克蛋白70诱导抗肿瘤免疫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研究肿瘤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诱导的抗肿瘤免疫产生的机制。方法 用液相色谱法提纯小鼠肿瘤细胞株中的HSP70。通过动物实验观察HSP70的抗肿瘤作用 ,并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HSP70免疫后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用ELISA法测定HSP70免疫后小鼠体内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用HSP70免疫后 ,小鼠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几种主要Th1型细胞因子 (IL 2、TNF α、TNF β和IFN γ)均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HSP70免疫后 ,小鼠外周血中CD8+ T细胞及Th1型细胞因子均有明显升高。此作用可能是其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92.
乳腺肿瘤组织生长抑素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SSR表达的差异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的价值, 观察SSR表达与ER、PR表达的相关性, 预测乳腺肿瘤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临床价值. 将手术切下的标本分成4组: 乳腺肿瘤恶性组(恶性组)及其对照组(癌旁组), 乳腺肿瘤良性组(良性组)及其对照组(瘤旁组).采用RBA法测定各组织的SSR表达, 采用免疫LsAB法测定ER、PR表达.结果:(1)恶性组、癌旁组、良性组、瘤旁组SSR表达分别为108.6±67.3fmol/mg pr、37.2±9.6fmol/mg pr、43.4±12.6fmol/mg pr、33.9±10.2fmol/mg pr, 恶性组比其对照组及良性组都高, 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1、<0.01),而良性组与其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2)SSR与ER、PR表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9、0.750.因此, 大多数乳腺癌组织表达高密度的SSR,可用SSR显像来做良、恶性肿瘤的初步鉴别, SSR表达与ER、PR表达有良好的相关性, 可预测肿瘤恶性程度及其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93.
内皮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乳癌中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0例乳癌中eNOS和iNOS的表达。结果 :eNOS和iNOS阳性在乳癌中表达率分别为 75 0 %和71 7%。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eNO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6 7%和 83 3 %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2 2 2 ,P >0 0 5) ,而iNOS在淋巴结转移和无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3 3 %和 90 0 %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9 93 ,P <0 0 1 )。结论 :内皮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乳腺癌中高表达 ;iNOS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94.
Bhavika J Patel Nithin K Vignesh Gonzalo Hortelano 《World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2016,6(3):22-33
Gene therapy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medical conditions, both congenital and acquired. Despite its label as breakthrough techn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simple concept of gene therapy - the introduction of a functional copy of desired genes in affected individuals - is proving to be more challenging than expected. Oral gene delivery has shown intriguing results and warrants further exploration. In particula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hitosan DNA nanoparticles, on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ormulations of therapeutic DNA, has repeatedly demonstrated successful in vitro and in vivo gene transfection. While oral gene therapy has shown immense promise as treatment options in a variety of diseases, there are still significant barriers to overcome before it can be considered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this review 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physiologic challenges facing the use of chitosan DNA nanoparticles for oral gene delivery at both the extracellular and intracellular level. From administration at the oral cavity, chitosan nanoparticles must traverse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protect its DNA contents from significant jumps in pH levels, various intestinal digestive enzymes, thick mucus layers with high turnover, and a proteinaceous glycocalyx meshwork. Once these extracellular barriers are overcome, chitosan DNA nanoparticles must enter intestinal cells, escape endolysosomes, and disassociate from genetic material at the appropriate time allowing transport of genetic material into the nucleus to deliver a therapeutic effect. The properties of chitosan nanoparticles and modified nanoparticl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review.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arriers to oral gene delivery and how to overcome them would be invaluable for future gene therap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乳腺癌细胞核形态参数,探讨其与ER、PR、HER-2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388例乳腺癌标本,根据ER、PR和HER-2三种抗体的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将乳腺癌分为管腔A( Luminal A)型、管腔B( 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细胞样( Basal-like)型,各组行HE染色后通过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细胞核参数,应用统计学分析各组间的差异,并通过电话或住院病例随访。结果各组乳腺癌细胞核等圆直径、面积及边缘周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ER+/PR+病例细胞核形态定量与ER-/PR-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ER-/PR-病例组织学分级多为Ⅲ级,生存率低于ER+/PR+病例(P<0.05)。 Luminal A型乳腺癌的无病生存期高于Basal-like型(P<0.05),总生存期高于HER-2过表达型(P<0.05)和Basal-like型(P<0.05)。结论乳腺癌细胞核形态定量差异有显著性,对其分子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ER、PR和HER-2免疫组化标记结合细胞核形态学测量结果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蛋白激酶C灼(protein kinase C灼, PKC灼)、基质金属蛋白酶-2(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的表达及三者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 9000两步法检测PKC灼、MMP-2、MMP-9在100例乳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应用RNAi技术将合成的PKC灼-siRNA转染入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即siPKC灼/MDA-MB-231细胞组,以转染空载质粒的scr/MDA-MB-231的细胞组作为对照组,应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细胞中PKC灼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培养基中MMP-2、MMP-9的含量。结果 PKC灼、MMP-2、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5%、37.5%、32.5%,明显高于乳腺导管内癌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均<0.05)。 PKC灼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均<0.01),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ER、PR等无关( P均>0.05);转染 siRNA的 siPKC灼/MDA-MB-231细胞组与 scr/MDA-MB-231组相比,体外侵袭能力以及PKC灼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培养基中MMP-2、MMP-9蛋白表达量亦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 PKC灼通过影响乳腺癌细胞中MMP-2、MMP-9的分泌来促进乳腺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Wnt-1、β-catenin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78例CSCC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20.0%和10.0%;CSCC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6.4%和74.4%,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3例CSCC淋巴结转移中Wnt-1、β-catenin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2.7%和90.9%;45例CSCC无淋巴结转移中Wnt-1、β-catenin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4.4%和62.2%。 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与CSCC的分化程度( P <0.05)、浸润深度及 FIGO 分期均有关( P <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等均无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Wnt-1与β-caten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 =0.490,P<0.001)。结论 Wnt-1、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CS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Wnt-1、β-catenin蛋白均可作为预测CSCC侵袭、转移的潜能及临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对10例大肠癌新鲜标本的原发癌组织和转移癌组织中肿瘤干细胞( cancer stem cell, CSC)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分选,为进一步探讨转移肿瘤干细胞( migrating cancer stem cell, MCSC)的生物功能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流式抗体CD133-PE和CD44-FITC分别标记大肠癌原发癌组织和转移癌组织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3-PE和CD44-FITC阳性细胞的含量并对其进行分选。结果在大肠癌原发癌组织和转移癌组织中均存在一定比例的CD133和CD44阳性细胞,转移癌组织中CSC比例高于原发癌组织(P<0.05)。结论大肠癌原发癌组织和转移癌组织中均存在CSC,转移癌组织中CSC比例明显高于原发癌组织,提示CSC参与大肠癌的转移过程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复习32例MCRCC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结合随访资料评价其预后。结果32例中13例位于左肾,18例位于右肾,1例双肾;肿瘤平均最大径4.6 cm(1.0~8.0 cm);男女比为2.2:1。11例行根治性肾全切术,2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肿瘤均为多房囊性,缺少实体成分,囊壁内衬单层(偶为多层或小乳头状)胞质透明或淡粉染、Fuhrman核1级的瘤细胞,腔面富于薄壁血管。瘤细胞表达CK(32/32)、CK7(25/32)、EMA(32/32)、CD10(23/32)、vimentin(20/32),均不表达CD68。术后随访5~140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无肿瘤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MCRCC的瘤细胞核级低、无实性瘤巢;囊壁腔面衬覆胞质透亮或淡粉染细胞伴丰富薄壁血管是诊断线索,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 hyalinizing trabecudar tumor, HTT)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例HTT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组织病理学显示瘤细胞呈梁状、器官样排列,小梁间见透明变性的基膜样物质沉积,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胞质嗜酸,细颗粒状,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常见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TG、TTF-1、CD56呈阳性,CK19散在(+),Galectin-3(-/+),不表达Calcitonin、MC、CEA、Syn、CgA,Ki-67表达膜阳性或质弱阳性,p53低表达。该肿瘤需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髓样癌和副神经节瘤等相鉴别。结论 HTT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多表现为良性的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准确的病理学诊断对其临床治疗及预后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