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4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539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86篇
口腔科学   698篇
临床医学   913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42篇
特种医学   2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11篇
综合类   1594篇
预防医学   14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50篇
  5篇
中国医学   146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分析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中的疗效。方法:对30例四肢骨肿瘤.按Enneking分期原则确定切除范围,进行瘤段广泛切除,大段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平均移植骨段13.6cm,并辅以坚强内固定,对高恶性骨肿瘤进行术前、后化疗。结果:随访4~53个月,治疗满意率为85%,主要并发症是感染、局部复发、肺转移死亡,其发生率为20%,保肢率为80%。结论: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在治疗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方面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治疗骨缺损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36只新西兰白兔双侧桡骨中上段制成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bFGF和自体微小颗粒骨与bFGF的复合物,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手术后第2、4、8周进行大体观察,X检查及组织学检查。术后第8周进行骨密度测定,比较修复骨缺损的疗效。结果 经大体观察、组织学及X线检查发现,术后第8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FGF能更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对照组无骨愈合迹象。术后第8周骨密度测定证明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FGF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FGF组成骨速度快,成骨量多,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明显强于自体微小颗粒骨组及单纯bFGF组。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采用大段异体骨移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1998年—2003年对18例例患者进行了病灶清除、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术。结果:术后随访1~50月,2例死亡,其余16例接合区骨质生长良好,无1例骨发生不连接。肩、膝、踝关节活动及肢体负重良好。结论:本手术方法使固定节段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影响肩、膝、踝关节的负重功能或防止创伤关节炎,适合于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4.
AAA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移植治疗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抵抗原脱钙骨(AAA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移植对良性肿瘤刮除后骨缺损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58例66处长骨良性肿瘤刮除后,其有缺损残腔用AAA骨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物充填,术后随诊42例49处骨缺缺损,每2个月复查X线照片1次,随访时间1~3年。结果:49处骨缺损均有9个月内骨性愈合,平均时间为6个月,优良率达93%。结论:AAA骨与骨髓复合物修复骨缺损,其疗效显著,可视为骨缺损修复的  相似文献   
135.
实验性犬侧颅底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达到修复颅底骨硬脑膜缺损的目的,通过手术造成狗侧颅底骨及硬脑膜大面积缺损模型,利用自体阔筋膜或与细胞生长促进因子-骨形成蛋白进行修复,观察移植后不同时期所修复组织的成活及成骨的组织学变化情况,探讨了阔膜修复硬脑膜后组织学变化,证实生物膜与骨形成蛋白是一种理想的颅底缺损修复材料,为临床修复硬脑膜、颅底缺损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6.
自1993年以来,应用带同侧比目鱼肌或股二头肌蒂腓骨段转位,治疗股骨下端、胫骨上端肿瘤切除后骨缺损6例。除1例近期手术者外,其余5例随访4~29个月,中位18个月,全部骨愈合。除1例受区为灭活骨外,其余4例在术后8周均见大量骨痂生长。这种骨连接的速度与不带血供的移植骨无法比拟。本法的优点是:转位的腓骨营养丰富,操作简单,便于推广,但使用范围尚有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37.
骨缺损是神经外科各种疾病开颅手术以后的常见并发症 ,较大面积的缺损可引起颅骨缺损综合征 ,影响患者生理和心理 ,对成年人来说凡直径大于 3cm的缺损一般不能自行愈合 ,需颅骨修补[1 ] 。我科自 1 983年以来采用不同材料修补颅骨缺损 ,现就其临床应用作一分析比较。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0 2例 ,女 84例 ;年龄 9~ 6 2岁 ,平均 36 .8岁。缺损原因 :颅脑外伤开颅减压术后 1 4 2例 ,脑出血减压术后 1 8例 ,脑肿瘤术后 1 4例 ,颅骨肿瘤术后 1 2例。缺损部位 :额部 38例 ,颞部 72例 ,顶部 2 6例 ,额颞部 2 8例 ,颞顶部 2 2例…  相似文献   
138.
阎永发  王春兰  王英 《天津医药》2005,33(11):703-705
目的:评价Bio-Oss结合胶原膜治疗牙周病骨下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经过基础治疗后存有牙周骨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牙周翻瓣手术并加入Bio-Oss骨粉和胶原膜覆盖治疗,B组只进行翻瓣手术治疗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个月测量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术后2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改善,且A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B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io-Oss结合胶原酶可促进牙槽骨再生及牙周新附着,能有效地修复牙周病骨下袋的骨缺损。  相似文献   
139.
同种异体脱钙骨移植治疗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脱钙骨移植在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3例创伤或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患者行同种异体脱钙骨移植 ,观察其移植后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 ,并发症发生及骨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 2 2例 ,无局部及全身反应 ,骨愈合好 ,无骨不连接 ,未见肿瘤复发及骨缺损。结论 同种异体脱钙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诱导成骨作用 ,使用方便 ,来源丰富 ,储存方便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140.
骨缺损,尤其是不规则骨缺损及大块骨缺损的修复是临床上的难题,在治疗上往往需要植骨。目前公认的最好的植骨材料是自体骨,但由于自体骨不宜多取.儿童取材更困难,且植骨材料一般难与缺损部位形态吻合而达不到结构重建要求,故对新型植骨材料的探求,成为热门课题。由于异种复合骨最具前景,故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