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790篇 |
免费 | 6273篇 |
国内免费 | 476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7篇 |
儿科学 | 1528篇 |
妇产科学 | 969篇 |
基础医学 | 7415篇 |
口腔科学 | 857篇 |
临床医学 | 17144篇 |
内科学 | 10910篇 |
皮肤病学 | 1167篇 |
神经病学 | 2568篇 |
特种医学 | 334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5篇 |
外科学 | 5415篇 |
综合类 | 35478篇 |
预防医学 | 13114篇 |
眼科学 | 925篇 |
药学 | 16647篇 |
252篇 | |
中国医学 | 10227篇 |
肿瘤学 | 441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805篇 |
2023年 | 3323篇 |
2022年 | 3862篇 |
2021年 | 4830篇 |
2020年 | 4024篇 |
2019年 | 3076篇 |
2018年 | 1641篇 |
2017年 | 2688篇 |
2016年 | 3073篇 |
2015年 | 3533篇 |
2014年 | 5475篇 |
2013年 | 5332篇 |
2012年 | 6998篇 |
2011年 | 7385篇 |
2010年 | 6691篇 |
2009年 | 6481篇 |
2008年 | 7008篇 |
2007年 | 6357篇 |
2006年 | 6228篇 |
2005年 | 6783篇 |
2004年 | 5426篇 |
2003年 | 5542篇 |
2002年 | 4272篇 |
2001年 | 4088篇 |
2000年 | 2860篇 |
1999年 | 2444篇 |
1998年 | 2192篇 |
1997年 | 1868篇 |
1996年 | 1582篇 |
1995年 | 1350篇 |
1994年 | 1138篇 |
1993年 | 698篇 |
1992年 | 639篇 |
1991年 | 638篇 |
1990年 | 530篇 |
1989年 | 493篇 |
1988年 | 144篇 |
1987年 | 122篇 |
1986年 | 95篇 |
1985年 | 62篇 |
1984年 | 26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74.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8岁,主因“体检行B超检查发现双肾积水,双输尿管扩张”入院。追问病史,有尿频、夜尿增多10余年。查体:BP130/85mmHg,下腹略膨隆,双肾区无叩痛。耻骨上区饱满,无压痛。肛诊发现前列腺位置抬高,未能触及。ⅣU检查示:两侧肾小盏杯口变钝,双侧输尿管扩张迂曲,均以右侧为甚;膀胱位置异常,位于小骨盆腔上方, 相似文献
75.
T淋巴细胞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17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24例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和21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浆IgE等进行检测。结果 1.发作期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发作期CD8~+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CD~+/CD~+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2.发作期患儿CD_(23)~+、CD_(19)~+、IgE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B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3.同IgE浓度CD_(23)~+(R=0.575 P<0.001)及CD_(19)~+(r=0.372 P<0.05)均呈正相关,CD_(23)~+与CD_(19)~+(r=0.663 P<0.001)呈正相关。结论 1.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布发生变化,哮喘发作期T淋巴细胞处于激活状态;2.CD_(23)~+、IgE在哮喘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急性胰腺炎是急腹症中的一种常见疾病,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对急性胰腺炎(AP)的早期诊断及对AP严重程度的评估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就结合近年来与此有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7.
78.
何康永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10):607-607
用粉状K2CO3及PEG400为催化剂,不加溶剂90-120℃,反应1~2.5h可高效催化芳香醛与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缩合的Knoevenage反应。23例收率72%~93%。以硝基甲烷或硝基乙烷作为活性亚甲基化合物,未获产物。 相似文献
79.
胆心综合征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成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179-180
近年来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 ,胆系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提高 ,胆心综合征的发病率亦随之增多 ,其主要特点是由伴随胆系疾病 (包括急、慢性胆囊炎 ,肝内胆管、胆管或胆囊结石等 )产生酷似器质性心脏病的征象 ,并随着胆系疾病的治愈而恢复正常。我院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了5 9例胆心综合征患者 ,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9例中男 2 3例 ,女 3 6例 ;年龄 3 5~ 65岁 ,其中 5 0岁以上 3 9例 ,余均在 40岁以下 ;病程 3个月~ 1年。临床表现 :发热 12例 (伴畏寒 5例 ) ,双下肢水肿 5例 ,乏力 10例 ,发… 相似文献
80.
于海宁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21(15):6-7
头痛是美国患者每年去医疗单位就诊的第七大原因。造成头痛的原因很多,包括微小的感染、宿酒、节食,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严重障碍如脑瘤和卒中等。大多数常见的头痛并非是由其他障碍引起的继发性头痛,而是由神经系统的生物紊乱所引发的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因偏头痛所造成的误工和损伤,在美国每年大约要消耗130亿美元之多。因此,防治头痛无疑是美国头痛学会(AHS)学术年会的宗旨。今年的AHS大会,针对头痛,特别是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作了大量的报道和探索,有许多新的研究和试验,展现出了医学科学家在攻克头痛难关上的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