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26篇
  免费   7012篇
  国内免费   4670篇
耳鼻咽喉   3525篇
儿科学   1848篇
妇产科学   1982篇
基础医学   6316篇
口腔科学   13387篇
临床医学   16513篇
内科学   8473篇
皮肤病学   535篇
神经病学   3581篇
特种医学   41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9505篇
综合类   37554篇
预防医学   12128篇
眼科学   877篇
药学   16003篇
  148篇
中国医学   17751篇
肿瘤学   2723篇
  2024年   1072篇
  2023年   3668篇
  2022年   3194篇
  2021年   3667篇
  2020年   3406篇
  2019年   3524篇
  2018年   2013篇
  2017年   3384篇
  2016年   4001篇
  2015年   4408篇
  2014年   6088篇
  2013年   5976篇
  2012年   8611篇
  2011年   8688篇
  2010年   7175篇
  2009年   8645篇
  2008年   10300篇
  2007年   9477篇
  2006年   8736篇
  2005年   7481篇
  2004年   6814篇
  2003年   5237篇
  2002年   4993篇
  2001年   4270篇
  2000年   3441篇
  1999年   2985篇
  1998年   2353篇
  1997年   2019篇
  1996年   1830篇
  1995年   1616篇
  1994年   1382篇
  1993年   1330篇
  1992年   1122篇
  1991年   1021篇
  1990年   894篇
  1989年   852篇
  1988年   471篇
  1987年   350篇
  1986年   219篇
  1985年   163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病死率在我国达到60/10余万,该病气流受限的进行性发展,肺功能阻塞呈不完全可逆性的特征已被认知,常规方法用肺流量仪(APSpro)装置测量流速-容量(F-V)曲线来评估肺通气功能情况,但常规测量F-V曲线往往依赖患者的主观意识的配合及受其肺容量大小影响,而脉冲振荡技术(IOS)测定对受试者配合的要求较少〔1〕。本研究试图了解APspro测定的F-V曲线与IOS法测定呼吸阻抗的两  相似文献   
72.
梅丽  酆诗蕾 《抗感染药学》2020,17(3):423-425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与莫西沙星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90例资料,按用药不同将其分为莫西沙星组和亚胺培南联用组,每组45例;莫西沙星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亚胺培南联用组患者则给予莫西沙星与亚胺培南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温、肺部湿啰音、咳嗽和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临床各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和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亚胺培南联用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莫西沙星组(97.78%vs 80.00%,P<0.05),临床各指标(体温、肺部湿啰音、咳嗽和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均早于莫西沙星组(P<0.05),CRP、PCT和IL-6测得值均低于莫西沙星组(P<0.05),氧合指数(OI)高于莫西沙星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莫西沙星组(8.89%vs 4.44%,P>0.05)。结论:采用亚胺培南与莫西沙星联用治疗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患者临床症状复常,改善了机体炎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ICU患者撤机后不同吸氧方式对患者再次插管率和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ICU内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在撤机后进行常规吸氧,研究组患者进行经鼻高流量吸氧,2组其他护理和治疗完全相同。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氧合指数变化情况以及再插管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再插管率(6. 6%)低于对照组(19.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1、8、24 h,研究组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ICU患者撤机后经鼻高流量吸氧可有效降低再插管率,提高氧合指数,是一种有效的新型呼吸支持模式。  相似文献   
74.
目的:检测诱导型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和eNOS)在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和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iNOS和eNOS在30例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蜡块(LSC)、30例外阴硬化性苔藓蜡块(LS)和10例外阴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并以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测量各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iNOS和eNOS在外阴正常皮肤中无表达;在LSC中iNOS和eNOS每视野平均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4.83±3.79和17.86±4.82,高于LS的8.00±3.35和6.43±3.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SC和正常皮肤中MVD分别为21.58±2.48和20.44±3.66,高于LS(10.34±2.83)。iNOS和eNOS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Kappa=0.811,P<0.05)。结论:iNOS和eNOS可能与LSC炎症过程中的血管扩张有关;在LS皮损真皮中微血管减少,iNOS和eNOS可代偿性地改善LS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室壁瘤形成的原因,探讨冠状动脉血管再通与溶拴距发病时间的关系,探讨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接受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40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为研究对象,分成冠状动脉再通组22例,未通组18例,通过心脏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室壁瘤的形成、LVEF及各种严重并发症。溶栓距发病时间分为<6小时、6~12小时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室壁瘤再通组占4.5%(1/22),未通组占22%(4/16);溶拴距发病时间<6小时再通组占47.5%(19/40),6~12小时再通组占7.5%(3/40);LVEF再能组0.61±0.11,未通组0.45±0.11;各种严重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室壁瘤的产生及LVEF与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的成功与否有关,血管再通的效果与溶栓距发病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76.
孕妇27岁。孕8个月,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臀位,胎头双顶径8.7cm,颅骨光滑完整,脊柱排列整齐,胸部扁平,腹部膨隆.网肢短小;测股骨长约2.1cm,肱骨长约2.0cm,胫骨长约1.6cm,羊水最深处约14cm。其双顶径相当于孕35周,股骨长仅相当于孕17周,二者明显不成比例。超声诊断:宫内单活胎,胎儿四肢发育短小畸形,羊水名.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谷氨酸是否能够影响腺苷A2A受体对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调节。方法用1000ng/ml脂多糖(LPS)刺激小胶质细胞,分别加入100nmol/L 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以及不同浓度的谷氨酸(0,1,0,25,0,5mmol/L)干预,观察NOS活力变化。结果LPS诱导NOS活力增高,激活A2A受体可以产生抑制作用;0,25及0.5mmoL/L谷氨酸和A2A受体激动剂同时存在时,NOS活力进一步增高。结论高浓度谷氨酸可逆转腺苷A2A受体激动剂抑制升高NOS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经腹部和后矢状路联合手术治疗直肠肛门手术后复发性直肠尿道瘘和直肠阴道瘘。方法5例术后多次复发性直肠尿道瘘或直肠阴道瘘患儿,男3例,女2例,年龄3~13岁。腹部在腹腔镜下游离结肠,远端尽可能从骶前向盆腔分离肠管,近端肠管游离保证正常结肠能无张力拖至肛门处吻合。低位盆腔肠管分离通过后矢状位切口(肛缘后上1cm),正中切开直肠后壁,直肠内剥离黏膜至齿状线,直视下修补瘘口,近端切断结肠,将正常结肠拖出与肛门吻合。结果所有患儿排便功能良好,仅1例有轻度污粪,未见瘘管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经腹部和后矢状路游离结肠、直肠,创伤小,视野清晰,避开了粘连紧密的瘘管分离,完整结肠拖出避免了瘘管的复发,后矢状路直肠切开能直视下显示并修补瘘管。  相似文献   
79.
目的使用2×4技术对13例替牙期前牙错(牙合)畸形进行矫治,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2×4技术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的模型,照片、头颅侧位片和全景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矫治疗程4~24周.矫治完成后所有病例均解除反覆(牙合),反覆盖,排齐前牙,对齐中线,建立中性或偏近中的磨牙关系.结论在替牙期应用2×4技术矫正前牙的错(牙合)畸形,可以多方向控制牙齿的移动,不仅疗程短,而且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0.
冠桥     
前牙金沉积烤瓷冠修复临床效果观察;[牙合]龈距过低磨牙固定修复的牙周处;三种烤瓷修复体的色度学研究;Tibond钛瓷冠修复的三年临床观察;后牙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