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6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99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649篇
临床医学   337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558篇
预防医学   281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32篇
  1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冷却塔和热水系统中的军团杆菌可引起军团菌病和军团菌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结合这些水系统潜在危害健康的问题,开发与推广全球范围的预防措施。它的措施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推荐一种有效的消毒方法与最佳消毒运转条件。消毒方法涉及物理方法(如膜过滤)、加热(巴氏消毒)和化学方法(如氯化)等。  相似文献   
22.
水处理各环节对血液透析用水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水处理各环节对血液透析用水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3年对湖南地区99家透析中心水处理方式、各部件更换消毒情况以及反渗水生物学及理化特征进行卫生学调查和测定。结果 前处理填料及反渗膜更换时间、消毒间隔时间以及反渗水输送模式对反渗水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均有影响。结论 定期做好水处理消毒及填料更换以及采用闭路循环输送反渗水是保证透析用水水质合格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3.
生物膜,细菌感染控制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感染,特别是慢性细菌感染一直是临床治疗中困扰医师的一个棘手问题.自19世纪末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发现细菌与人类疾病的相互关系后,人类就一直致力于与感染性疾病的斗争.在抗菌药物问世之前,人类一直遭受细菌等病原体疾病的煎熬,人们在庆幸一代又一代新型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出现的同时,也惊叹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的出现和耐药比率的升高,人类除不断研究开发新型抗菌药物还积极寻求细菌生存、致病和耐药的相关机理.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膜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对消毒剂抵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对常用消毒剂的抵抗性。方法:用高分子滤膜制备生物膜,观察不同时间条件下75%乙醇、安尔碘、1%“84”消毒液、6.7%新沽尔灭和2%戊二醛对生物膜中细菌杀灭作用。结果:2%戊二醛和安尔碘灭菌效果最好,75%乙醇次之,1%“84”消毒液和6.7%新清尔灭效果较差。结论: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对常用消毒剂抵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25.
医源性表皮葡萄球菌ica操纵子转录水平对生物膜表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中ica操纵子转录水平对生物膜表型差异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法检测细菌生物膜表型,用Southern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caA基因及ica操纵子中是否存在插入序列,用RNA狭缝杂交和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caA基因和icaR基因的转录水平;采用χ2检验分析icaA基因与生物膜表型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分析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101株临床分离株中,32.7%(33/101株)能形成生物膜,其中22株icaA基因阳性;67.3%(68/101株)无生物膜形成,其中15株icaA基因阳性。15株icaA /生物膜表型-分离株中,ica操纵子各基因中均不存在插入序列,icaA基因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生物膜阳性的ATCC35984株(P<0.05),其中2株icaR基因的转录水平高于ATCC35984株(P<0.01)。结论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中ica操纵子的存在与生物膜表型相关(χ2=19.045,P<0.01);ica操纵子的低转录是icaA /生物膜表型-临床株不形成生物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
儿童固定矫治中并发牙龈炎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牙颌畸形采用固定矫治中并发牙龈炎的病因及好发部位,探讨控制和消除该类特定群体牙龈炎的方法。方法:选择固定矫治中伴有牙龈炎的儿童患者150例,对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口腔卫生状况差及口内正畸附件对牙龈造成的不良刺激是引起该组患儿发生牙龈炎的主要原因。其好发部位是下前牙区。结论:对固定矫治的牙颌畸形儿童患者,应加强椅旁的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指导并教会患儿正确的刷牙方法控制菌斑,规范临床操作,尽量减少矫治装置对牙龈的不良刺激,定期牙周洁治是控制牙龈炎和保障正畸治疗顺利进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牙周基础治疗对龈下菌斑中螺旋体及牙周状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观测牙周基础治疗对龈下菌斑中螺旋体百分组成及牙周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6例牙周病患者78个牙位的龈下菌斑用刚果红染色,计数螺旋体的百分比,记录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和牙齿动度,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龈上洁治及龈下刮治后1周,龈下菌斑中螺旋体百分比显著下降且牙周临床指数明显改善;刮治后2周,龈下菌斑中螺旋体百分比继续下降,但不具有显著性;刮治后3周,龈下菌斑中螺旋体百分比出现回升趋势。结论:牙周基础治疗是慢性牙周病有效治疗手段;牙周维护治疗对防止牙周再感染和牙周病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复方百肤青抗大肠杆菌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生物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细菌性阴道病,又称非特异性阴道炎,是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研究在临床已证实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有显著疗效,以及实验研究中对细菌性阴道病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1]的中药复方百肤青抗BV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生物膜的作用,目的是预防细菌性阴道病的复发,解决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率高的问题.同时,为寻找抗菌生物膜新药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29.
李仁强 《工企医刊》2012,25(6):49-50
人体口腔内定植着各种类型的常驻微生物,它们主要是对宿主健康有利的益生菌。这些细菌及外来的暂住菌主要聚集在牙齿表面的生物膜(牙菌斑)。本文主要对牙菌斑生物膜与疾病,主要的抗牙菌斑药物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强脉冲光或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诊断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并进行治疗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强脉冲光联合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疗效、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皮肤检测客观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主观感受评分和客观表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主观感受评分和客观表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表皮油脂含量和水分流失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5),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酸碱度、黑色素及血红素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表皮油脂含量和水分流失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角质层含水量多于对照组(P<0.05),酸碱度、黑色素及血红素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中7例患者接受强脉冲光治疗后出现面部红肿,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不良反应未再发生;对照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2周后均进一步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