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48篇 |
免费 | 713篇 |
国内免费 | 39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49篇 |
妇产科学 | 20篇 |
基础医学 | 361篇 |
口腔科学 | 24篇 |
临床医学 | 1784篇 |
内科学 | 1687篇 |
皮肤病学 | 47篇 |
神经病学 | 69篇 |
特种医学 | 39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3784篇 |
综合类 | 3766篇 |
预防医学 | 489篇 |
眼科学 | 28篇 |
药学 | 1993篇 |
35篇 | |
中国医学 | 1030篇 |
肿瘤学 | 3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2篇 |
2023年 | 385篇 |
2022年 | 484篇 |
2021年 | 530篇 |
2020年 | 463篇 |
2019年 | 356篇 |
2018年 | 184篇 |
2017年 | 290篇 |
2016年 | 327篇 |
2015年 | 450篇 |
2014年 | 679篇 |
2013年 | 707篇 |
2012年 | 828篇 |
2011年 | 851篇 |
2010年 | 753篇 |
2009年 | 801篇 |
2008年 | 789篇 |
2007年 | 724篇 |
2006年 | 748篇 |
2005年 | 725篇 |
2004年 | 680篇 |
2003年 | 639篇 |
2002年 | 568篇 |
2001年 | 451篇 |
2000年 | 365篇 |
1999年 | 318篇 |
1998年 | 313篇 |
1997年 | 283篇 |
1996年 | 257篇 |
1995年 | 194篇 |
1994年 | 161篇 |
1993年 | 108篇 |
1992年 | 86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70篇 |
1989年 | 74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LPD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 LPD是一种高难度术式,主要适用于胰头及壶腹部良恶性肿瘤,随着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切除重建、联合脏器切除的LPD也是可行的,但接受动脉切除重建与扩大淋巴...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利用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挖掘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s)上市后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FAERS数据库2004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三季度5种国内外均上市的GLP-1 RAs的不良反应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法对相关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提取ADE报告138 821份,其中艾塞那肽62 023份、度拉糖肽39 531份、利拉鲁肽29 227份、司美格鲁肽6661份和利司那肽1379份。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皮肤或组织异常、神经系统异常、低血糖症状以及甲状腺C细胞肿瘤风险等。可能存在的新的风险信号包括注射部位外渗、胰腺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胆囊功能障碍。结论:通过FAERS数据挖掘分析,可发现药品已知和新的不良反应,从而提示临床加以关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低位胆道梗阻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不同引流方式对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低位胆道梗阻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9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均行胆管引流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其中53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 相似文献
74.
75.
76.
77.
78.
目的·探讨胰门板降低技术在胰腺段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 1月—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 15例董氏分型C2型的胆总管囊肿患者.采用胰门板降低技术对患者施行胰腺段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术中验证术前对胆总管囊肿与主胰管汇合方式的判定,并对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 相似文献
79.
80.
胰酶水解干酪素的动力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胰酶水解干酪素制备蛋白胨过程中胰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失活行为,以及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pH对反应浓度和平衡的影响。胰酶在40℃下4h基本不丧失水解大分子的活力;在50℃,min、55℃,100min、60℃,90min完全丧失对大分子的水解活性。胰酶短时间在高温下丧失的活性,当其返回到40℃时可部分恢复。底物和产物对反应有抑制作用。底物初始浓度高,最终平衡转化率低。当pH8时的反应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