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79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了解后牙游离缺失患者对种植义齿、单端固定桥、附着体义齿、活动义齿、短牙弓5种处理方法的主观评价。方法对133例后牙游离缺失患者,通过问卷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患者选择修复方法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用图片及文字说明让患者充分了解各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在视觉模拟尺上标记患者对5种方法的评分。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与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结果 133例患者对种植义齿、单端固定桥、附着体义齿、活动义齿、短牙弓的评分分别为56.5±20.1、40.2±17.9、34.9±15.4、48.1±19.4、36.6±15.2。患者对修复方法的评价受年龄、教育水平、牙列现状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对种植义齿的主观评价最高,对短牙弓的评价最低,患者对不同修复方法的评价与自身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1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牙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因牙列缺损需行种植修复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1例,术前行牙周基础治疗并积极进行口腔卫生宣教,牙周炎控制后共植入32枚种植体,3个月后行永久修复,修复完成后第1、3、6和12个月复诊。复诊时检测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软组织健康状况及各种机械并发症。结果:所有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完成修复第一年平均骨吸收量为1.02mm,随诊期内所有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良好,未发现机械并发症。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种植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前规范的牙周基础治疗和口腔卫生宣教以及患者自我清洁能力的提高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种植义齿设计中,修复体的排列关系和咬合关系是考虑的重点。但对于上下颌关系失调的患者,种植体的位置和基台的结构常与咬合关系相抵触。本文就种植义齿修复中遇到的颌关系不调的分类及其临床处理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种植体设计对即刻种植与即刻负荷成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即刻种植和即刻负荷成功的关键是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除了宿主因素和医源因素外,影响初期稳定性的关键是种植体的设计。本文就目前种植体的尺寸、外形、表面处理对种植体即刻种植和即刻负荷成功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5.
贾方 《中外医疗》2023,(23):24-27
目的 探讨成人错颌畸形及牙列缺损治疗中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义齿修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山东省新泰市人民医院成人错颌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义齿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单独种植义齿治疗组(单独治疗组),各100例。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牙齿功能、生活质量、美观效果、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修复优良率为91.00%,高于单独治疗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齿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均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咬合正常率、覆盖完整率、排列整齐率、自然洁白率均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错颌畸形及牙列缺损治疗中口腔正畸联合种植义齿修复的疗效较单独种植义齿修复显著。  相似文献   
26.
无牙颌种植固定义齿修复技术难度高,程序复杂。本文对螺丝固位种植义齿的特点、制作要点等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选用钴铬钼合金在种植体上制作切削杆与栓道附着体结合的覆盖义齿加工制作方法。方法在种植体基台上,通过平行研磨的铸造钴铬钼合金切削杆和相应的次级卡结构,并安装MINI-SG/F栓道附着体,然后按常规制作覆盖义齿。结果采用该方法共制作16件覆盖义齿,戴入后固位、稳定良好,能够较好地满足临床要求。结论选用钴铬钼合金制作的切削杆与MINI-SG/F栓道附着体结合的覆盖义齿,不但具有固位良好、配戴舒适的特点,而且成本低,容易加工。  相似文献   
28.
施斌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2):52-54
种植体与骨组织产生骨结合(Osseointegration)是种植义齿承担合力并行使功能的生理基础。种植体的骨结合是种植体表面结构与骨组织之间的一种骨强直,这种结合方式中没有像天然牙一样的牙周组织,因此种植义齿没有天然牙这一特殊的合力缓冲装置,也没有天然牙一样的生理动度。Weiberg比较了天然牙与种植体的动度,结果表明天然牙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有500μm的动度,用肉眼即可观察;种植体的动度在100μm以内,用肉眼无法观察[1]。1种植体的负荷特点在咀嚼运动中,种植义齿和天然牙一样都要受到合力的作用,而且合力的方向是多方面的,既有垂直方向的…  相似文献   
29.
王献刚 《吉林医学》2013,34(22):4466-4467
目的:探讨观察牙列缺损伴错畸形的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牙列缺损伴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使用正畸与种植的联合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正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6.6%,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55.2%,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牙列缺损伴错畸形的患者使用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的防范进行修复治疗,能有效地避免单独使用的弊端,同时能够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能够使患者的患牙恢复美观和功能。  相似文献   
30.
<正>1975年Taylor等第1次报道了腓骨肌游离移植修复胫骨缺损,1989年Hidalgo最先报道了腓骨瓣在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的应用,此后许多文献报道了腓骨瓣的解剖、取瓣途径和临床应用。近年来国内外腓骨肌瓣游离移植已迅速广泛用于修复颌骨缺损,并同期和先期行种植义齿修复,可谓是一种良好的功能性修复。作者自2000年以来,共行腓骨肌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修复手术20例,均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