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26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1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42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11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11):687-687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委会第三届第三次全委会,于2006年10月13~16日在湖南长沙召开。
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委会委员29人。在主任委员周曾同教授的主持下,认真讨论并初步通过了”口腔白斑病的定义与分期标准”。讨论了”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临床诊断标准(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委托湖南省委员组织专家修改,交三届四次全委会再次讨论。同时,还进行了多项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SP 60在不同程度上皮异型增生的口腔黏膜白斑中的表达与口腔黏膜白斑发生的关系,及其在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79例不同程度异型增生的口腔黏膜白斑和18例白斑癌变组织进行HSP 60的检测。结果HSP 60在口腔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强阳性和中等强度阳性为主,阳性表达为88.9%,过表达率为72.2%;与轻、中度口腔黏膜异型增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重度口腔黏膜异型增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者过表达率之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度上皮异型增生(白斑)和口腔癌组织中的HSP 60表达显著高于中、轻度异型增生组,口腔癌组织HSP 60过度表达率显著高于重度异型增生组,提示HSP 60的过度表达发生在口腔黏膜白斑癌变的进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36例口腔粘膜早期鳞癌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分析结果表明:好发部位为舌缘、舌腹、颊和软腭等粘膜。损害最常表现为红色或红白间杂外表(占66.7%),很少发生溃疡和外突性生长,自觉症状不明显,容易漏诊。提示口腔粘膜的红白间杂损害可能是早期无症状鳞癌的最早指征,应全切活检以确诊。 相似文献
14.
喉鳞癌,喉白斑病,声带息肉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喉鳞癌,喉白斑病,声带息肉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的定量观察,证明AgNORs的数目,大小、形态及分布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了aNORs可以做为判定喉部肿瘤的良恶、分化程度及预后的一个指标。可以做为喉部肿瘤诊断的辅助手段。其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 相似文献
15.
女阴黏膜白斑病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阴黏膜白斑病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自觉症状常为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到目前为止,女阴黏膜白斑病的确切病因不明,研究发现其与遗传、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以及癌基因的异常表达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口腔黏膜组织癌变趋势的判别方法,为临床肿瘤或疑似癌变组织的早期诊断奠定研究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口腔正常组织、口腔黏膜白斑病组织(oral leukoplakia,OLK)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的肿瘤相关基因(NF-1,ACP-2,BCL-2,CLK-3,FKBP-8,SOCS-3,XRCC-1,CTNNB-1,GDF-15)表达水平,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口腔黏膜组织癌变趋势大小的基因诊断方法,采用Cross-validated(a)法对本判别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ACP-2,BCL-2及SOCS-3 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3种组织间逐渐降低(P〈0.05),而NF-1,CLK-3,FKBP-8,XRCC-1,CTNNB-1及GDF-15 6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3种组织间逐渐升高(P〈0.05);口腔黏膜组织癌变趋势的判别公式:Y1=-16.811+0.477 XNF-1+0.540 XACP-2-0.543 XCTNNB-1-0.089 XSOCS-3;Y2=-35.832+0.073 XNF-1-0.074 XACP-2+0.306 XCTNNB-1+0.191 XSOCS-3;判别界值〉8.6513可判定为无癌变,0.1117~8.6513为轻度癌变组织,〈0.1117为癌变组织;采用Cross-validated(a)法进行评价,总判别符合率为100%;交互判别符合率为100%,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口腔黏膜组织癌变趋势判别公式,有助于其基因诊断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外阴白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检符合外阴白斑病的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4例,对照组6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外用药物及中药汤剂辨证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外用药物及对症治疗。两组外用药物均为0.05%氯倍他索软膏,每日1次,疗程均为60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9.2%,对照组治愈率为7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艳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2,20(2)
目的 探究LPR与声带白斑的关系,以及术后抗反流治疗对声带白斑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为声带白斑的40例患者,按照是否伴有反流性喉炎以及术后是否进行抗反流治疗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术后各个时间段的复发率.结果 抗反流治疗组(A组)较未行抗反流治疗组(B组)复发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未行抗反流治疗组(B组)较对照组复发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我们发现: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白斑剥皮术后复发高危期为术后半年,占术后2年总复发例数的82%.结论 声带白斑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峰时期为术后半年内,以3~6月最高,而术后行质子泵抑制剂抗反流治疗结合饮食、生活行为控制的综合治疗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外阴白斑病患者62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内服中药汤剂+外洗中药汤剂+穴位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B 1+维生素A+外涂氟美松软膏加乙烯雌酚软膏,观察2组治疗8个疗程后的疗效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经过8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19%(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我们对包钢有可能接触酚类化合物的各大厂矿职工进行大量的流调工作,筛选和诊断包钢有可能接触酚类化合物的各大厂矿大中型企业职工,了解职业性白斑病发病情况,掌握发病规律与预防措施,以探索新化学物质可能导致白斑性质,评价不同化学物质可能导致白斑的强度,进一步探讨病因与相关职业接触因素,寻找引起职业性白斑化学物质,并将各种化学物根据不同发病机理分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