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60篇
  免费   6065篇
  国内免费   5704篇
耳鼻咽喉   626篇
儿科学   1760篇
妇产科学   1374篇
基础医学   11145篇
口腔科学   937篇
临床医学   13345篇
内科学   14057篇
皮肤病学   1461篇
神经病学   1322篇
特种医学   22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8篇
外科学   4314篇
综合类   34600篇
预防医学   15223篇
眼科学   731篇
药学   12016篇
  113篇
中国医学   6954篇
肿瘤学   5175篇
  2024年   625篇
  2023年   2408篇
  2022年   2456篇
  2021年   2660篇
  2020年   2326篇
  2019年   2321篇
  2018年   1227篇
  2017年   2103篇
  2016年   2505篇
  2015年   2806篇
  2014年   4812篇
  2013年   4877篇
  2012年   6361篇
  2011年   7035篇
  2010年   6261篇
  2009年   6255篇
  2008年   9865篇
  2007年   7224篇
  2006年   6615篇
  2005年   8158篇
  2004年   6847篇
  2003年   5726篇
  2002年   4149篇
  2001年   3550篇
  2000年   2819篇
  1999年   2482篇
  1998年   2068篇
  1997年   2059篇
  1996年   1835篇
  1995年   1570篇
  1994年   1322篇
  1993年   988篇
  1992年   803篇
  1991年   757篇
  1990年   624篇
  1989年   638篇
  1988年   167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病毒感染后眼外肌麻痹常突然出现头歪、眼斜、视一为二的病症。以外直肌、上斜肌受累最为多见。常规以抗病毒、激素、消炎和营养神经、扩张血管等方法治疗,但疗效欠佳,病程长者难以治愈,后期多以手术矫正眼位、消除复视。近年我们对病毒感染后眼外肌麻痹的患者30例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3.
114.
115.
作者采用核酸杂交方法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率进行了调查,其感染率分别为28.6%和9.8%,二者差异显著。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的HCMVIgM抗体,发现病人组HCMV感染后其抗体产生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说明血液系肿瘤病人对HCMV感染的免疫应答能力差,反复化疗及输血的病人其HCMV感染率明显高于初诊未治患者,推测输血及化疗在HCMV感染中具有协同作用。在HCMV感染的预防中,增强病人的免疫力可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的关系。方法:用单克隆抗体UCHL-1、L26及EB病毒编码的潜在膜蛋白-1(LMP-1),免疫组化染色确定肿瘤的免疫表型及EB病毒转化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编码的EBERs。结果:21例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EBERs5例阳性的(23.8%),其中给内淋巴瘤3例,肺和胃肠淋巴瘤各1例。阳性细胞约占肿瘤细胞的10%~70%。5例EBERs阳性病例中仅1例表达LMP-1,为结内淋巴瘤。结论: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可能与EBV的感染有关,LMP-1的阳性率较EBERs低。  相似文献   
117.
双嘧达莫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嘧达莫又名潘生丁 ,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心肌梗死复发和心绞痛。近年来 ,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现综述如下。1 婴幼儿腹泻袁小平报道双嘧达莫有广谱抗病毒活性、阻止二氧嘧啶核苷、腺苷、脱氧胞嘧啶核苷等进入细胞内 ,从而选择性地抑制病毒RNA合成 ,完全抑制病毒的特殊增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观察Agilent 2100 Bioanalyzer 芯片分析系统(以下简称Bioanalyzer)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限制性显示技术分别从正常和热休克处理后的酿酒酵母细胞中分离出cDNA片段,然后再用Bioanalyzer和传统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RD-PCR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Bioanalyzer能更快速、敏感地分离和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并且通过对差异片段进行定量比较,发现了数个表达有明显差异的基因片段。结论Bioanalyzer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9.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