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8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46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115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530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132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猴痘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对义乌市中心医院2023年7月确诊的4例猴痘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血液及生化分析, 并取疱疹液及病变皮肤组织使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全基因测序鉴定。结果 4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24~35岁, 发病前21 d内均有男男性行为。其中, 1例患者患有艾滋病, 1例患者患有梅毒。4例患者均出现会阴部皮损伴瘙痒, 3例入院时查体发现有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测中, 病例4血常规显示淋巴细胞异常, 为4.57×109/L, 病例1降钙素原升高, 为0.25 ng/mL。3例患者细胞因子异常, 其中病例2和3白细胞介素10(IL-10)升高, 分别为7.11和9.42 ng/L, 病例3 IL-6为66 ng/L, 病例2 IL-4为3.24 ng/L。病例2心肌酶谱异常, 乳酸脱氢酶为313 U/L, 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在病变皮损组织及疱疹液中成功分离到猴痘病毒, 全基因测序鉴定均为Ⅱb进化分支B.1.3亚型, 对Vero细胞具有典型的病变效应。结论 4例猴痘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 男男性行为中密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猴痘的病原学特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检测及诊断方法,为猴痘的防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23年6-7月收治的4例猴痘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外报道相关病例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4例病例均为男男性接触人群(MSM),近21d密切接触人员中无猴痘发病人员。发病后主要症状为生殖器、肛周、面部及躯干部的皮疹,早期为斑丘疹,逐渐演变为水疱疹、脓疱疹,直至结痂。4例病例皮损部位、血液、咽拭子标本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1经基因测序结果为ⅡbB.1.3(西非进化支)。4例病例经治疗后均达到出院标准后出院。结论 猴痘在我国目前仍属于新发传染病,根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及核酸检测结果可作出诊断。应提高临床医生对猴痘患者的皮疹识别,尤其在MSM人群中对皮疹患者开展猴痘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23.
本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猴的牙体牙周组织。在样品的干燥处理上,采用了莰烯干燥法,其效果优于临界点干燥法。用扫描电镜观察牙体牙周组织方便实用,观察图相立体感强为其独特的优点。再现了牙周软硬组织的立体结构和牙周组织不同细胞的表面构型,这对于识别和研究细胞形态又开辟了一个途径。本材料还注意到牙骨质与牙本质交界并非呈光滑的连接,而是通过一部分Sharp's纤维穿通整个牙骨质后再进入牙本质一段距离,使其界面呈交错式连接方式。材料虽来自猴牙组织,但在进一步研究人体牙齿组织方面可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4.
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猴耳环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猴耳环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猴耳环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以Hypersil C18为色谱柱,以水-甲醇-乙腈(450∶50∶1)用冰醋酸调至pH 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没食子酸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为1.57%.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猴耳环药材的质量,为选择其最佳采收期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5.
2022年5月13日至6月2日, 在短短3周内全球5个大洲先后报告了780例人猴痘确诊病例。在我国, 虽然还从未有猴痘确诊病例的报道, 但存在猴痘病毒输入的风险。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停止接种天花疫苗后, 目前40岁以下的人群对于天花和猴痘病毒普遍没有免疫力。在密切关注国际猴痘流行疫情的同时, 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加强症状的监测, 开发诊断方法, 以便及时发现输入性病例。同时, 应该着手储备疫苗和抗病毒药物, 防止我国可能出现的猴痘流行。  相似文献   
26.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猴病毒40(SV40)可以引发某些癌症。但据Nature杂志报道,由纽约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病理医生Ladanyi等领导的研究小组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SV40引起癌症可能是实验室污染的结果。这项研究可能解决了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20世纪50~60年代污染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的SV40是否感染了被免疫的病人和引起了胸部、骨、脑和血液系统癌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在成年猴脊髓的表达。方法EGF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SP法)。结果EGF免疫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神经元胞浆内,前角前内侧核、前角前核和前角前外侧核的大运动神经元以及背核的大神经元具有强免疫阳性信号,中等强度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前角后内侧核、前角中央核、前角后外侧核和前角后外侧后核、中间内侧核和中央管周围,弱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和后角连合核。此外,在脊髓白质中可见部分EGF阳性胶质细胞和纤维。结论EGF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在猴脊髓有广泛的分布,提示其功能可能涉及多种神经元和非神经细胞,为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在猴脊髓分布规律和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28.
<正>心理学实验:被隔离的恒河猴心理学家亨利·哈罗曾用幼年恒河猴做过类似早期母爱被剥夺的实验,除了保证其生理需要以外,不让刚出生的恒河猴跟任何其他恒河猴接触。结果发现,无论是部分隔离还是完全隔离的幼猴,在社交能力、情绪方面均有显著改变。禁闭6个月以上的小恒河猴表现出严重的情绪不安、害怕、退缩。这是一个悲观的结果。  相似文献   
29.
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恒河猴外周血中CD4 CD25 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布频率。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50只中国恒河猴外周血CD4 CD25 T淋巴细胞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被检测的恒河猴个体中均存在明显的CD4 CD25 T淋巴细胞亚群;CD4 CD25 T淋巴细胞大约占CD4 T淋巴细胞的9.1%(变化范围为2.6%~18.1%);其中CD4 CD25highT淋巴细胞约占2.5%(0.3%~5.5%)。对不同年龄和性别个体中CD4 CD25 T淋巴细胞频率的初步分析未发现统计学上有年龄或性别差异。结论:中国恒河猴可用于与CD4 CD25 T细胞相关的人类疾病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30.
观察雌性食蟹猴月经周期中雌二醇、孕酮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并将其变化规律与育龄妇女月经周期中的雌二醇、孕酮变化规律相比较.选取20只性成熟雌性食蟹猴测定其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l(ApoAl)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历时31~51天.观察其中6只在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及黄体期的E2、P、TC、TG、HDL-C、ApoAl和ApoB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雌性食蟹猴的E2与TC、ApoAl、ApoB呈正相关,与TG、HDL-C呈负相关;P与TG、ApoB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卵泡期E2水平最高,黄体期P水平最高.雌性食蟹猴月经周期中E2、P水平的变化与血脂水平的变化之间存在动态平衡.其E2、P变化规律与育龄妇女月经周期中的变化规律相似,可能为探讨雌性激素与血脂变化的关系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提供动物试验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