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40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79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116篇
  4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大多数中耳炎患者存在咽鼓管功能异常 ,所以 ,在治疗中耳炎时 ,恢复咽鼓管功能对提高疗效显得很重要。新近 ,我们对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外耳道加压法开放咽鼓管 ,促进其功能恢复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 5 0例 (A组 ) ,病史在 2个月以上 ,复发至少 3次 ,随机分为A 1组和A 2组。A 1组行加压法治疗 ;A 2组不行加压法治疗 ,作为对照组。A 1组 2 5例 ,男 1 4例 ,女 1 1例 ;年龄 1 0~ 6 8岁 ,平均 32岁。A2组 2 5例 ,男 1 3例 ,女 1 2例 ;年龄 1 2~ …  相似文献   
962.
目的应用氨溴索治疗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后,用超微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豚鼠咽鼓管黏膜细胞超微结构。方法用已制成分泌性中耳炎的豚鼠分成2组,分别用氨溴索及生理盐水注入鼓室,电镜及光镜下观察咽鼓管黏膜上皮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2组在病理方面有显著差异,氨溴索治疗组咽鼓管上皮的纤毛及微绒毛病变轻。结论应用氨溴索治疗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前后咽鼓管黏膜上皮板层体样结构的数量增加,结构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963.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豚鼠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豚鼠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寻找分泌性中耳炎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分泌性中耳炎豚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6只(12耳),分别用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注入豚鼠中耳腔内,然后观察豚鼠中耳变化;分析豚鼠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生化成分和活性变化。结果A组的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分别为(23.3±2.2)%和(42.5±3.6)%,B组分别为(17.0±1.9)%和(36.7±3.1)%,C组分别为(15.8±1.2)%和(35.8±3.1)%。A组的最低表面张力(γmin)为(11.8±2.3)毫牛顿/米(mN/m),B组为(20.2±2.7)毫牛顿/米(mN/m),C组为(19.4±2.6)毫牛顿/米(mN/m)(P<0.001)。结论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异常是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对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64.
周爱金  陈爽 《微创医学》2012,7(4):395-39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电子鼻咽喉镜下逆行经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经电子鼻咽喉镜下逆行经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用自评量表SAS、SDS评分并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鼻咽喉镜下逆行经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显著,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65.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aryotitismedia,SOM)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咽鼓管功能不良是基本发病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观察SOM患儿鼻咽部咽鼓管圆枕形态,分析咽鼓管功能不良形成原因,探讨SOM患儿发病相关性,为临床采用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66.
目的通过无创性经咽鼓管中耳腔导入造影剂钆行内耳3D-FLAIR MRI扫描的方法,对梅尼埃病患者组受试者进行研究,得到该年龄组耳蜗及前庭内耳内淋巴间隙的比值,并与20~55岁组正常值进行比较。方法在鼻内窥镜引导下,将稀释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通过咽鼓管注入患耳中耳腔,给药1 d后行3D-FLAIR MRI扫描,得到内耳内淋巴间隙的显影,并对内耳内淋巴间隙、总淋巴间隙进行测量和计算,得到内耳内淋巴间隙与总淋巴间隙的比值,并与正常受试者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在患者3D-FLAIR MRI扫描图像中可见耳蜗及前庭部内耳内淋巴间隙显影。对患者组3D-FLAIR MRI图像进行总淋巴间隙面积和内淋巴间隙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内淋巴间隙与总淋巴间隙面积之比为内耳内淋巴间隙的比值(前庭为RV,耳蜗为RC)。前庭内耳内淋巴间隙的比值为0.39±0.07,耳蜗内耳内淋巴间隙的比值为0.16±0.05。与20~55岁正常受试者组比较,两组R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P0.05);两组的RC无统计学差异(t=0.783,P0.05)。依据刘芳等提出的内耳内淋巴积水的诊断标准(RV39%,RC27%),梅尼埃病患者组前庭内淋巴间隙积水阳性率为42.9%,耳蜗内淋巴积水阳性率为9.52%。处于梅尼埃病发作期的两位患者RV值测量均为阳性。结论梅尼埃病患者组与正常受试者组相较,两组RV值有显著差异,患者组RV值明显大于正常受试者组;两组RC值无明显差异。前庭内淋巴积水诊断阳性率为42.9%,2例发作期患者均存在前庭内淋巴积水阳性;耳蜗内淋巴积水诊断阳性率为9.52%。  相似文献   
967.
目的 研究变应性鼻炎(AR)患者咽鼓管功能状态。方法 利用百度指数,比较关键词“过敏性鼻炎”和“咽鼓管”搜索量及搜索人群分布情况。同时,收集45例AR患者及36名健康志愿者,行鼻部症状及咽鼓管功能评估,AR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复查。结果 百度指数显示,“过敏性鼻炎”和“咽鼓管”的搜索量及人群分布呈正相关(P <0.001)。45例AR患者中20例(44.4%)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其中鼻塞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与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 <0.05);治疗后,AR患者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 <0.001)。结论 AR可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其中咽鼓管功能与鼻塞症状关系最为密切。咽鼓管功能状态可随鼻部症状的减轻而改善。  相似文献   
96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冲洗注药治疗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鼻内窥镜直视下,经咽鼓管冲洗、注药,外耳道引流、吸引,治疗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5例。结果:治疗2—4次后,中耳脓液消失,细菌培养阴性,随访1月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治疗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疗效确切,疾病恢复快,病程短,干耳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69.
郭丽君 《海南医学》2013,24(11):1681-168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灌注药物冲洗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63例经门诊多次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住院后32例采用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灌注药物治疗(药物组),31例行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6个月~1年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药物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手术组(75.6%),药物组复发率(12.2%)明显低于手术组(41.2%),药物组并发症发生率(11.1%)也明显少于手术组(40.0%),P分别<0.05、<0.01、<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药物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少,可作为现阶段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70.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状态和原因及对治疗的意义。方法 :动态观察分泌性中耳炎 5 1耳的咽鼓管功能。用鼻内窥镜检查咽鼓管咽口 ,根据咽鼓管功能状态行咽鼓管吹张术或扩张术以及局部用药治疗。结果 :5 1耳中咽鼓管功能异常 36耳 ,正常 15耳。正常组中咽鼓管咽口充血狭窄或肿胀裂缝状8耳 ,异常组咽鼓管咽口充血狭窄或肿胀裂缝状 32耳 ,两者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咽鼓管功能异常与咽鼓管咽口病变有关 ;咽鼓管吹张术或扩张术和局部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结论 :咽鼓管咽口病变影响咽鼓管的功能 ,咽鼓管功能检查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