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12篇 |
免费 | 201篇 |
国内免费 | 1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5篇 |
儿科学 | 23篇 |
妇产科学 | 43篇 |
基础医学 | 256篇 |
口腔科学 | 214篇 |
临床医学 | 739篇 |
内科学 | 197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164篇 |
特种医学 | 22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354篇 |
综合类 | 1457篇 |
预防医学 | 550篇 |
眼科学 | 97篇 |
药学 | 652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328篇 |
肿瘤学 | 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30篇 |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223篇 |
2020年 | 141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84篇 |
2017年 | 142篇 |
2016年 | 125篇 |
2015年 | 155篇 |
2014年 | 232篇 |
2013年 | 277篇 |
2012年 | 318篇 |
2011年 | 319篇 |
2010年 | 303篇 |
2009年 | 275篇 |
2008年 | 594篇 |
2007年 | 333篇 |
2006年 | 277篇 |
2005年 | 358篇 |
2004年 | 235篇 |
2003年 | 160篇 |
2002年 | 102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刃针疗法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的6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出现残余头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刃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残余头晕的持续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眩晕障碍量表(DHI)、日常活动前庭功能障碍等级量表(V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残余头晕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DHI及V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DHI及VAD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DHI、V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的患者进行刃针治疗,可较明显改善患者残余头晕症状,缩短残余头晕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索添加"正圆形标记"后对印模固有形变规律的影响.方法 按美国牙科协会ADA标准,制作两个金属母模,并在其中1个上安置6根横断面为正圆形的钢针.分别对两个金属母模制取印模,获得A、B两组印模样本.用测量显微镜观察、测量标记线,比较两组印模的形变程度及规律.所获数据采用SAS 6.12软件的成组t检验比较.结果 A、B两组印模的形变范围分别为,藻酸盐0.38%~0.58%和0.43%~0.66%;硅橡胶0.38%~0.42%和0.33%~0.4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印模上添加正圆形标记点,不会影响印模本身固有的形变规律,该标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系统评价绝经后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雌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绝经后女性BPPV患者与雌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对研究进行筛选,提取数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 Ottawa Standard,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篇文献,研究对象共计737例,其中BPPV组374例,对照组36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后女性BPPV组和对照组的雌激素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SMD=-1.21,95%CI :-1.57~- 0.84,P <0.05)。结论 雌激素的下降可能是绝经后女性BPPV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4.
陶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3)
宫内节育器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对宫内节育器检查的手段以前主要依赖X线.但由于X线是平面显示,对节育器是否在宫腔内及其位置、有否嵌入等情况的判定受到一定限制,对非金属结构的节育器亦不能显示. 超声能显示环的具体位置,简便、有效,因而被广泛应用.本资料总结了2009年1月-2011年1月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超声对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5.
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把医德医风常抓不懈,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以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技术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使医院在改革和发展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6.
37.
38.
目的:研究在齿科设计软件中应用不同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对数字化转移上颌位置的影响。方法:使用下颌运动分析系统对10位受试者进行下颌运动记录,通过口内扫描获得上下颌数字模型及咬合关系。本实验共涉及5种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包括:整体扫描组(ES组)、单次扫描组(SS组)与双面扫描组(DS组)、单次扫描匹配上颌组(SSU组)、双面扫描匹配上颌组(DSU组)。将口内扫描数据、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数字模型与下颌运动数据导入至CAD软件中,以完成数字化上牙合架,测量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左侧髁球距离、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右侧髁球距离、上颌中切牙近中切点至虚拟牙合架左、右髁球距离。每种方法重复3次,所得结果取平均值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上述5种方法转移的上颌位置,所测量的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左侧髁球距离、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右侧髁球距离、上颌中切牙近中切点至虚拟牙合架左、右髁球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选取的5种获得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数字模型的扫描匹配方式均可用于齿科设计软件中上颌位置的...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究下颌偏斜患者正颌手术前后第一至四颈椎位置是否发生改变。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2例下颌偏斜成人, 收集其治疗前(T0)、正颌手术后1周(T1)、术后6~12个月(T2)拍摄的锥形束CT, 测量第一至四颈椎三维位置。应用秩和检验分析下颌偏斜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颈椎位置是否有差异。结果第三颈椎双侧横突至眶耳平面距离之差T1[0.96(-1.25, 2.27) mm]T1[0.96(-1.25, 2.27) 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 相似文献
40.
王珺璆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7):88-90
目的:探究锥形束CT在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正畸前后髁突位置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45例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的正畸前后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上的颞下颌关节症状。在正畸治疗前、治疗后给予患者进行锥形束CT检查,并测量其关节间隙、髁突情况、关节弹响、双侧髁突动度、开口型异常率。结果:在锥形束CT下可见,正畸治疗后患者关节前间隙小于治疗前,关节上间隙与关节后间隙大于治疗前,关节窝高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同时正畸治疗后患者的髁突纵距大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但髁突横距与髁突头高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患者关节弹响发生率、开口型异常率明显高于治疗后,双侧髁突动度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正畸前后应用锥形束CT,能明确判断患者的关节间隙、髁突情况与颞下颌关节症状改善情况,对临床制定正畸治疗方案以及监测正畸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