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9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暂时性绞锁颞下颌关节的运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本研究观察分析了暂时性绞锁颞下颌关节髁状突的运动轨迹特征。方法:对9名可复性盘前移位伴暂时性绞锁患以MT-1602下颌三维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髁状突的运动数据,动态观察锁结和非锁结时的髁状突运动扫描轨迹。结果:发现锁结和非锁结时髁状突循两条不同路径滑动。结论:前移位关节盘后带在不同位置对髁状突阻力不一样,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在前移位关节盘的发展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在齿科设计软件中应用不同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对数字化转移上颌位置的影响。方法:使用下颌运动分析系统对10位受试者进行下颌运动记录,通过口内扫描获得上下颌数字模型及咬合关系。本实验共涉及5种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包括:整体扫描组(ES组)、单次扫描组(SS组)与双面扫描组(DS组)、单次扫描匹配上颌组(SSU组)、双面扫描匹配上颌组(DSU组)。将口内扫描数据、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数字模型与下颌运动数据导入至CAD软件中,以完成数字化上牙合架,测量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左侧髁球距离、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右侧髁球距离、上颌中切牙近中切点至虚拟牙合架左、右髁球距离。每种方法重复3次,所得结果取平均值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上述5种方法转移的上颌位置,所测量的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左侧髁球距离、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右侧髁球距离、上颌中切牙近中切点至虚拟牙合架左、右髁球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选取的5种获得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数字模型的扫描匹配方式均可用于齿科设计软件中上颌位置的...  相似文献   
33.
本研究对34名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下颌边缘轨迹进行描记,发现: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下颌前伸、后退、最大张闭口运动范围较正常成人小;ICP至RCP滑动距离亦较正常成人小,ICP和RCP不协调,绝大多数患者下颌不能后退,开闭口运动速度较正常成人小,最大开闭口轨迹交叉率和偏离率较正常成人高。  相似文献   
34.
前牙闭锁He下颌运动轨迹及X线头影量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宝华  林久祥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5):361-362,I034,T001
对30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He畸形患者进行了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此类错He畸形中,有两种下颌功功能运动型,55%-65%的患者的运动轨迹异常。随着年龄增长,患者上下颌骨、牙齿均对下颌功能障碍出现代偿性变化。  相似文献   
35.
目的:设计一种记录下颌骨六自由度位移的方法,以真实再现下颌的运动过程.方法:使用2个重叠的网格屏和2束成一定夹角的激光束,用一个CCD视频摄像机采集测量图像,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下颌骨的位置与姿态的变化过程.结果:结合上、下牙列的三维扫描数据,可以三维图形的形式再现咬合运动.所用的计算公式简单,实时性强,连续测量无误差积累,测量精度可用于口腔医学研究.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下颌运动过程的记录.  相似文献   
36.
《口腔医学》2017,(4):336-340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正常人与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关节振动发生的时间及相应的特征,为临床定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用BioPAK下颌运动功能分析系统采集24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与24名正常对照者进行最大张闭口运动时的双侧颞下颌关节振动的图像,采集振动的能量与频率,计算关节振动发生的时间,分析其关节振动特征。结果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关节振动的振动总能量(P<0.001)、峰振幅(P<0.001)、峰频率(P=0.002)、频率大于300 Hz振动总能量(P=0.001)以及频率小于300 Hz振动总能量(P<0.001)均高于对照组,关节振动分析对可复性关节盘移位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5%、79.5%及83.3%。ADDR组关节振动大多发生于开口初期及开口末期,而对照组关节振动大多发生于开口末及闭口初期。结论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关节振动与正常组有特征性变化,可应用于临床作为辅助检查,关节振动分析无创、简便且灵敏度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舌骨呈“U”型,位于甲状软骨上方.有舌骨上下肌群附着其上。这些肌肉与舌骨在下颌运动、舌的运动、吞咽运动、气道的形成及维持头颅的姿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㈣。这些功能的紊乱是导致锚狳畸形的原因之一。另一些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口呼吸影响下颌骨与舌骨的位置与方向。也有研究显示舌骨位置在AngleⅢ类错矜中稳定不变。关于舌骨位置与错骀畸形的关系还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38.
3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596-599
目的:分析磨牙症患者的清醒状态下颌运动特征。方法:利用肌电图仪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MKG)同步记录的方法,观察和分析正常牙合组(n=11)与磨牙症组(n=11)的咀嚼肌表面肌电图(s EMG)与下颌运动轨迹。结果:与正常牙合组相比,磨牙症组的左侧咬肌肌电幅值在下颌姿势位(MPP)和下颌后退接触位(RCP),右侧咬肌在RCP,以及左侧二腹肌前腹肌电幅值在MPP和双侧咀嚼运动时,均显著降低(P<0.05),但下颌运动轨迹参数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磨牙症患者在清醒状态的下颌运动仍处于生理状态,但其咀嚼系统可能发生了功能性损害而呈现不对称性倾向。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颅颌运动仿真系统的骀接触模拟精度,为该仿真系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制作10副石膏模型并上(牙合)架.用(牙合)架模拟侧方运动,三维扫描侧方运动终点(牙合)架上的上下颌模型,重建数字化上下颌模型作为对照组.运用仿真系统模拟耠架的侧方运动,以仿真系统输出的侧方运动终点的数字化上下颌模型为试验组.通过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下颌牙列之间的位置差异评价仿真系统的(牙合)接触模拟精度.结果 仿真系统模拟的下颌牙列与对照组下颌牙列之间的绝对平均距离为(0.18±0.05)mm;在前后左右四个分区中,两组右后牙区之间的绝对平均距离最大,为(0.19±0.07)mm.结论 该仿真系统的体外胎接触模拟精度为0.19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