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9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侧(牙合)运动中正常磨牙动态(牙合)力变化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牙侧[牙合]运动中[牙合]力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5名咬合正常的受试者,用PVDF动态[牙合]力仪测量侧[牙合]运动中下颌第一磨牙[牙合]力动态曲线,对最大[牙合]力峰值进行分析.结果:侧[牙合]运动中下颌第一磨牙[牙合]力峰值平均为26~28 kg,[牙合]力变化可分为5个阶段.主要咀嚼功能侧的最大[牙合]力值大于非主要功能侧.结论:采用PVDF动态[牙合]力仪,我们明确了侧[牙合]运动中正常牙的[牙合]力动态变化特征,功能刺激对[牙合]力值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2.
人工牙早接触部位对开闭口运动轨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早接触部位对下颌开闭口运动中下颌切点运动轨迹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Arcus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查下颌切点的运动轨迹随早接触部位变化而发生的改变,分析早接触部位与下颌切点在矢状轴、垂直轴、水平轴上的运动轨迹的相关性,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随着早接触部位后移,下颌切点在矢状轴的运动距离有增大趋势,在垂直轴的运动距离有减小趋势,在水平轴有向非干扰侧偏斜的趋势,并且在垂直轴上得到早接触部位与下颌切点运动距离直线回归的混合效应模型:y^=34.7095-0.1590x1,δ=0.5549,P<0.001。结论:随着早接触部位的后移,下颌开口运动轨迹向后、向早接触点对侧偏斜,同时开口度减小,且在垂直轴方向的改变随着早接触部位的后移,呈现一定的线性规律。  相似文献   
103.
下颌骨骨折是口腔外科的常见病,多因外伤而引起,约占领骨骨折的80%.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出血、咬<牙合>关系紊乱和下颌运动障碍,给病人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颌间牵引固定治疗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患者34侧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进行颌间牵引固定治疗,其中5例10侧辅以下颌运动训练。颌间牵引固定4~6周,固定拆除后,待开口度接近或稍小于正常开口度时,嘱患者以此为限,不再做大开口运动,使之养成以此为界的记忆性最大开口度,行使日常功能。如辅以下颌运动训练,可在此时进行。患者治疗后至少追踪观察半年。结果 17例34侧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者,治疗后半年内均无复发,半年后亦未再来就诊。12例单纯弹性牵引固定者与5例辅以下颌运动训练者,疗效相当。结论颌间牵引固定可用于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评估不同咬合记录方式在后牙单冠修复体咬合适合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择10例拟后牙单冠修复的患者,利用5种不同的咬合记录方式分别制作5个单冠.实验分组:以Co组(Artex CR+O-Bite咬合记录)为参照,其他4种咬合记录方式为实验组,包括3s组(3Shape TRIOS 3静态咬合记录)和3d组(3Shape...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线性总义齿和解剖总义齿修复患者的下颌运动特征及其与咀嚼功能的关系。方法利用K5AR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33例线性总义齿修复患者和30例解剖总义齿修复患者的下颌运动特征包括咀嚼循环的轨迹特征、咀嚼运动幅度及运动速度等方面进行检测。结果线性总义齿的下颌运动轨迹特征不同于解剖总义齿,线性总义齿的额状面轨迹无明显接触滑动,矢状面前伸运动轨迹为直线,其咀嚼循环运动时开口最大速度相对较大,闭口最大速度相对较小(P<0.05)。结论线性总义齿具有特征性的下颌运动轨迹,反映出线性总义齿依赖良好的稳定性以充分发挥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08.
he架是模拟下颌运动和咬合接触的工具,真实地反映口内咬合的实际情况,是学者们努力的目标。本项研究以患者口内咬合记录为标准,探讨采用特殊he叉转移法与采用ARCUS EWL面弓(KaVo公司,德国)转移法转移颌位关系所导致的he架非正中咬合误差的大小,为前者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9.
随着交通的发达、旅游业的兴起以及其它人为因素损伤的增加,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局部肿胀、出血、感觉异常、咬合关系紊乱和下颌运动障碍等,在临床上下颌骨骨折较上颌骨和面部其它骨折更常见,约占颌骨骨折的80%以上,应尽可能进行解剖复位,恢复患者面部外形,及时掌握时机进行恢复期功能训练对下颌生理功能的恢复和预防关节强直及下颌发育障碍十分重要。我科对39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正常[牙合]者下颌运动的肌电活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正常[牙合]者在姿势位及下颌不同运动中,双侧颞肌前束(TA),后束(TP),嚼肌(MM),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活动情况。方法 采用美国BioEMGⅡ八道表面肌电仪和瑞士Kistler双极表面电极,同步记录30例正常[牙合]者上述诸肌的肌电变化。结果 ①姿势位:TA,TP,MM,DA均有轻微的肌电活动,其中TP的活动比较明显,起主要作用;②正中[牙合]位最大紧咬:TA,TP,MM均有强烈的肌电活动,其肌电压值达到最高峰,TA肌电活动最大,其次为MM,再次为TP;③前伸运动:MM,DA的肌电活动大于TA,TP;④后退运动:DA肌电活动最明显,其次为TP;⑤左右侧方运动:肌电活动主要表现在同侧TA和TP,对侧MM和左右侧DA。结论 TA是重要的升颌肌;TP是维持姿势位、下颌后退和侧方运动的主要肌肉;MM为下颌紧咬产生咬胎力,以及下颌前伸的主要肌肉;DA参加下颌的各种运动,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