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5篇 |
免费 | 58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84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143篇 |
内科学 | 20篇 |
神经病学 | 27篇 |
特种医学 | 131篇 |
外科学 | 447篇 |
综合类 | 393篇 |
预防医学 | 59篇 |
药学 | 68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52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116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107篇 |
2011年 | 153篇 |
2010年 | 183篇 |
2009年 | 92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98篇 |
2006年 | 92篇 |
2005年 | 86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01.
102.
目的 :比较不同Miyazaki分级颈椎间盘内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评估该分级系统反映颈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可靠性与一致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7月36例行颈前路手术患者术中切除的颈椎间盘髓核组织。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为41.2±4.5岁,手术节段为单节段27例,两节段9例。将收集到的45个髓核组织按照术前颈椎MRI T2像上的Miyazaki分级分为4组,依次为Ⅱ级(n=6),Ⅲ级(n=10),Ⅳ级(n=14),Ⅴ级(n=15)。组织切片后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髓核组织内细胞的密度以及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不同分级组织内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和Ⅱ型胶原蛋白(typeⅡcollagen,ColⅡ)的表达量。采用酶消化法分离不同分级髓核组织内的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光镜下观察髓核细胞的形态,台盼蓝染色测定各组髓核细胞的活性比率,CCK-8法绘制各组1代髓核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Ⅱ级组髓核组织内细胞密度显著高于Ⅲ级组,Ⅲ级组高于Ⅳ级组,Ⅴ级组的细胞密度最低。Aggrecan和ColⅡ在Ⅱ级组织中表达量最高,Ⅲ级组高于Ⅳ级组,Ⅴ级组中表达量最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Ⅱ级组椎间盘内髓核细胞多呈三角形、短梭形,折光性较好;Ⅲ级组髓核细胞出现突起,轮廓不清晰;Ⅳ级组细胞形态多呈长梭形,细胞扁平且突起明显;Ⅴ级组髓核细胞形态各异,轮廓模糊,折光度差。Ⅱ、Ⅲ、Ⅳ、Ⅴ级组的细胞活性比率分别为(94.8±2.8)%、(84.3±2.6)%、(75.1±4.8)%和(66.1±3.3)%,其中Ⅱ级组高于Ⅲ级组,Ⅳ级组低于Ⅲ级组,而Ⅴ级组最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Ⅱ级组髓核细胞生长速率比Ⅲ级组快,Ⅲ级组比Ⅳ级组快,Ⅴ级组生长速率最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椎间盘Miyazaki分级系统可以较好地反映髓核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颈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可作为临床治疗和诊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地:探讨脊柱推拿治疗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恶化的临床特点。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了10例因行脊柱推拿治疗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加重的患者,男5例,女5例;年龄46~68岁,其中7例年龄50岁。对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情况和预后。结果:10例患者在行脊柱推拿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间为4~15年,行脊柱推拿治疗后24 h内出现腰腿痛症状的加重,MRI示明显的椎间盘突出,其中L4-L5节段7例。从症状加重到手术治疗的平均时间为23.1 d,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在术后数天内神经根痛明显缓解。随访期间,10例患者均恢复了行走能力,8例症状完全缓解,2例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提出了脊柱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5种危险因素,为按摩师在行脊柱推拿治疗前提供参考,并且这类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及长期临床应用对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进行综合评价。[方法]6具新鲜冰冻小牛腰椎标本L1~5节段制备成腰椎前中柱损伤模型。比较伤椎置钉6钉固定法和传统短节段4钉固定法的三维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及椎间刚度值。临床应用附加伤椎置6钉固定技术及跨伤椎4钉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随访至内固定取出者分别为15、14例,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8.5、17.0个月。长期随访观察其即时复位效果、内固定取出前矫正度丢失情况。[结果]伤椎置钉6钉固定法与跨伤椎4钉固定法标本在屈曲、后伸、侧弯方向的ROM值与完整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伤椎置钉6钉固定法与跨伤椎4钉固定法标本在旋转方向的ROM值大于完整对照组,且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种固定方式固定术后矢状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改善度与术后即刻改善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钉固定组的伤椎前缘高度在术后及内固定取出前与4钉固定相比,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技术可以明显增加传统4钉法固定各运动方向的即时稳定...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胸段椎管骨性结构的形态及相互关系,为胸段椎管腹侧显露的手术入路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5副成人胸椎椎管及其周围骨性结构的形态及相互关系的观察和测量的基础上,取成人湿性胸段脊柱标本6副,切除部分胸椎侧方结构以观测是否能改善椎管腹侧的暴露范围及视角。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胸段脊柱,然后应用efilm软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胸椎椎管相对较小,胸椎的上关节突从后上方观察呈-“V”字形,T1的上关节突间距离最宽,向下逐渐减小,至T5、T6节段最小;胸椎的横突向后侧方倾斜,其与正中矢状面所成的角度从第一胸椎至第十胸椎越来越小,这些结构特点构成了后方入路显露胸椎腹侧的障碍。通过对湿性标本模拟手术入路对骨窗咬除后CT扫描观测对椎管腹侧的暴露,侧前方手术人路视角最大,较联合经椎弓根一关节突入路的视角增加约20°角。结论传统的后方入路暴露胸椎椎管的腹侧较为困难;椎弓根、胸椎横突及与之相连的部分肋骨是侧方到达椎管前方的主要骨性障碍,胸椎侧前方人路可以是胸椎腹侧占位的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6.
使用ADC值评估正常及退变腰椎间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可反映成人腰椎间盘中的水分子运动,探讨椎间盘ADC值和MR表现是否有相关性。方法:对28例患者及22名志愿者进行腰椎的MR弥散加权成像,测量每个椎间盘的ADC值。根据矢状位T2WI的MR表现,将椎间盘分为正常组和退变组。对比正常和退变椎间盘的平均ADC值,并对部位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总计50名参与者中除3例因伪影明显未行ADC值测量外,余47例均成功行DWI及ADC值测量。正常和退变椎间盘的平均ADC值分别为2.32±0.54(×10-3mm2/s)和1.87±0.42(×10-3mm2/s)。ADC值与部位有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结论:对比正常腰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的ADC值有明显的减低。且邻近骶尾部的椎间盘较头侧椎间盘的ADC值低。 相似文献
107.
后路融合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与脱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后路融合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3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后路手术治疗进行分析。10例寰枢椎不稳及7例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行寰枢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6例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枕颈融合术。结果1例可复性寰枢椎脱位于术后1周死亡;1例术后脱位复发,症状未改善。其余病例随访5个月~5年,枕颈部症状减轻或消失,神经系统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寰枢椎或枕颈部植骨于3~6个月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后路融合固定术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有效方法。术前应仔细分析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8.
腰椎峡部裂的CT征象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腰椎峡部裂的CT征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5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进行了回顾钍分析。结果 45例腰椎峡部裂中,发生在L,见于2例,L4见于15例,以及L,见于28例。其中,单侧裂3例(6.7%),双侧裂42例(93.3%)。所有病例的CT表现包括“裂隙征”(n=45),“椎管冗长征”(n=24)。假性椎间盘膨出(n=37),“双边征”(n=12),“双关节征”(n=7),椎管狭窄(n=14),侧隐窝狭窄(n=9),以及椎间孔狭窄(n=6)。结论 CT扫描不仅是检查腰椎峡部裂的首选方法,而且可为解释临床症状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9.
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椎骨密度及结构的多层螺旋CT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容积性定量CT(vQCT)技术测量的腰椎骨密度(BMD)参数区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无骨折老年妇女的能力,对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椎结构与正常老年妇女进行比较。方法将有骨质疏松脊椎骨折的26例老年妇女归为第1组,选择年龄与其相匹配的无脊椎骨折的30例骨质疏松妇女归为第2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对56例病人腰椎L1、L2椎体行容积扫描,在横断面影像中经传统的QCT法测量L1、L2小梁骨BMD(2D-TRAB)、整体骨BMD(2D-INTGL);在经计算机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R)三维处理的影像中应用直方图功能测量L1、L2椎体整体骨BMD(3D-INTGL)、皮质骨BMD(3D-CORT)、小梁骨BMD(3D-TRAB)。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参数为腰椎正位BMD(AP-SPINE)、腰椎正位表观BMD(BMAD)。比较2组老年妇女间上述7组的BMD值。另对10例2D-TRAB正常的老年妇女在VR像中测量L1椎体中部边长为20mm的正方体内骨小梁容积比值,并与在56例妇女中随机选取的10例的数值比较。结果DXA测量中AP-SPINE、BMAD在第1组妇女为(0·796±0·170)g/cm2、(272·7±27·7)mg/cm3,与第2组妇女(0·817±0·140)g/cm2、(249·5±26·5)mg/cm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QCT中第1组的2D-TRAB为(70·4±22·2)mg/cm3、2D-INTGL为(138·3±35·1)mg/cm3、3D-INTGL为(139·4±34·9)mg/cm3、3D-CORT为(133·8±26·9)mg/cm3、3D-TRAB为(69·9±18·6)mg/cm3,比第2组数值(89·1±21·8)mg/cm3、(170·6±34·5)mg/cm3、(180·5±28·2)mg/cm3、(163·2±27·5)mg/cm3、(83·8±17·1)mg/cm3下降18%~23%。10例骨质疏松老年妇女L1椎体骨小梁容积比值为(8·12±1·96)%,明显低于正常老年妇女的(39·1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SCT中vQCT参数区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无骨折老年妇女的能力优于DXA,三维重组影像显示的骨质疏松老年妇女椎体骨小梁容积明显低于正常老年妇女。 相似文献
110.
高压氧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合并特发性突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VACS)合并特发性突聋患者高压氧(HBO)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由VACS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AI)并伴有特发性突聋患者59例,采用HBO结合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同类特发性突聋患者46例,在HBO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颈椎牵引治疗,为HBO综合治疗组。结果HBO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特发性突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1.5%(P>0.05),治愈率分别为62.5%,30.5%(P<0.01)。对两组痊愈者随访半年,HBO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7%,33.3%(P<0.05)。结论HBO是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一种有效方法,结合针对病因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