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254篇 |
免费 | 5061篇 |
国内免费 | 295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63篇 |
儿科学 | 2671篇 |
妇产科学 | 710篇 |
基础医学 | 13288篇 |
口腔科学 | 473篇 |
临床医学 | 6938篇 |
内科学 | 17160篇 |
皮肤病学 | 690篇 |
神经病学 | 1724篇 |
特种医学 | 121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3235篇 |
综合类 | 9698篇 |
现状与发展 | 24篇 |
预防医学 | 10257篇 |
眼科学 | 422篇 |
药学 | 4495篇 |
53篇 | |
中国医学 | 1495篇 |
肿瘤学 | 22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6篇 |
2023年 | 989篇 |
2022年 | 2824篇 |
2021年 | 3574篇 |
2020年 | 2771篇 |
2019年 | 2093篇 |
2018年 | 2061篇 |
2017年 | 2131篇 |
2016年 | 2495篇 |
2015年 | 2717篇 |
2014年 | 3929篇 |
2013年 | 4339篇 |
2012年 | 3789篇 |
2011年 | 4284篇 |
2010年 | 3571篇 |
2009年 | 3264篇 |
2008年 | 3113篇 |
2007年 | 3387篇 |
2006年 | 3168篇 |
2005年 | 2852篇 |
2004年 | 2671篇 |
2003年 | 2555篇 |
2002年 | 1615篇 |
2001年 | 1568篇 |
2000年 | 1247篇 |
1999年 | 1131篇 |
1998年 | 997篇 |
1997年 | 1003篇 |
1996年 | 805篇 |
1995年 | 818篇 |
1994年 | 761篇 |
1993年 | 632篇 |
1992年 | 522篇 |
1991年 | 428篇 |
1990年 | 379篇 |
1989年 | 349篇 |
1988年 | 331篇 |
1987年 | 260篇 |
1986年 | 216篇 |
1985年 | 387篇 |
1984年 | 249篇 |
1983年 | 178篇 |
1982年 | 165篇 |
1981年 | 137篇 |
1980年 | 97篇 |
1979年 | 83篇 |
1978年 | 80篇 |
1977年 | 49篇 |
1976年 | 45篇 |
1974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膈肌保护性通气的概念及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2,43(5):740-74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展至今五十余年,从最初的机械通气治疗到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识别,肺保护通气策略已成临床诊疗共识,但这一策略限制了呼吸机或患者自身呼吸努力对肺部施加的机械压力,脱机困难发生率日趋增加,膈肌功能障碍作用日趋明显,膈肌保护性通气策略应运而出,优化机械通气参数和膈肌负荷,减少人机不同步,可减轻或避免膈肌损伤。但肺保护仍然是机械通气首要考虑的因素,通过最佳方式来降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优化患者呼吸努力,从而达到同时保护肺和膈肌的作用。本文就膈肌保护性通气的概念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2.
黄芩苷在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2,43(6):919-923
黄芩苷是源于中药黄芩根部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作用。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为主的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严重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易产生不良反应且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药成分黄芩苷因其抗炎效果好,不良反应小而具有开发为治疗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药物潜能。本文对黄芩苷在呼吸道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其在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3.
目的 提出一个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呼吸运动各个方向一体化的建模预测。方法 将不同方向的呼吸运动信号分别输入由LSTM组成的顺序嵌入层去捕获历史运动状态的顺序依赖,得到顺序嵌入表示。顺序嵌入表示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实现各个方向的关联嵌入,得到关联嵌入表示。将顺序嵌入表示和关联嵌入表示进行拼接输入由全连接神经网络组成的预测层生成非线性预测分量,并于平行于上述结构的自回归模块生成的线性预测分量相加生成最终的预测。模型的训练采用“预训练+微调”的模式。在我们的实验中,304例呼吸运动轨迹被使用进行模型预训练,7例测评样本被使用进行模型的测试。结果 所提出预测模型相比于其他比较方法取得更准确的预测效果,在7例测评样本不同延迟时间上的3D方向绝对偏差减小平均达70%以上。结论 提出模型在解决精准放疗过程中的系统延迟问题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能提供精准的位置预测。 相似文献
964.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仍在不断蔓延,但针对该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尚在研发当中。本文基于冠状病毒生物学特点和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刺突蛋白,介绍了相关药物作用位点及研究进展,为抗SARS-CoV-2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信息依据,为治疗COVID-19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65.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居民乙型肝炎病毒(HBV)新发感染的现状,分析其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乙肝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绵阳市安州区参加2013年“四川绵阳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研究”健康体检,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筛查结果为阴性的71 418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访5年,2018年再次进行血清学检测。计算HBV新发感染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年71 418名安州区居民的HBV新发感染率为1.61%。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吸烟情况、饮酒频率、居住地、乙肝家族史人群的HBV新发感染率不同(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29,95%CI=1.12~1.48,P<0.001)、农民(OR=2.01,95%CI=1.39~2.90,P<0.001)、有乙肝家族史(OR=1.97,95%CI=1.44~2.70,P<0.001)为HBV新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绵阳市安州区居民的HBV新发感染率较高;男性、农民、有乙肝家族史者是HBV感染的高危人群,乙... 相似文献
966.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不同临床阶段外周血血栓弹力图(TEG)、常规凝血指标检测的水平,探讨TEG与传统凝血指标检测在评估慢性肝病患者凝血功能方面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2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5例,依照慢性肝病患者不同临床阶段的诊断标准分为四组:慢性乙型肝炎组42例(慢乙肝组),乙肝肝硬化组38例(肝硬化组),HBV相关肝衰竭组35例(肝衰竭组),筛选同期30例献血员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抽取研究对象外周血检测血常规、常规凝血全套、TEG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1)四组中慢乙肝组较对照组常规凝血指标及TEG参数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硬化、肝衰竭组患者外周血浆PT、APTT较对照组及慢乙肝组明显延长,INR值明显升高( P<0.001),而PTA、FIB、全血中PLT较对照组及慢乙肝组明显降低( P<0.001)。肝衰竭组与肝硬化患者组相比较外周血浆中的PT、APTT较肝硬化患者延长(P<0.001)、INR高于肝硬化患者(P<0.001);肝衰竭患者外周血浆中PTA、FIB、全血中PLT明显低于肝硬化患者(P<0.001)。(3)肝硬化、肝衰竭组患者外周全血R值、K值较对照组及慢乙肝组明显延长,CI值明显升高(P均<0.001),而α-角、MA较对照组及慢乙肝组明显减低( P<0.001)。肝衰竭组与肝硬化组相比较外周全血中的R值、K值较肝硬化患者延长(P<0.001)、CI值高于肝硬化患者(P<0.001);肝衰竭患者外周全血中α-角、MA明显低于肝硬化患者(P<0.001)。(4)R、K、PT、APTT、INR值评估肝衰竭组凝血功能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8、0.864、0.805、0.851、0.767(P<0.05)。R值及K值曲线下面积最大,且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常规凝血指标(P<0.05)。结论: TEG是评估慢性肝病患者凝血状态的一种综合、可靠指标,TEG联合检测常规凝血指标,对全面评估慢性肝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7.
目的 调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上海方舱医院军队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9项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7)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对上海方舱医院的540名军队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军队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36份,回收有效率为99.3%(536/540)。上海方舱医院军队医务人员的抑郁、焦虑及失眠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5.5%(244/536)、26.1%(140/536)和59.5%(319/53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常驻上海、每日浏览信息中负面信息占比、进入方舱后饮食状况是抑郁、焦虑、失眠的影响因素(P均<0.05),年龄、对未来上海的信心是抑郁和失眠的影响因素(P均<0.05),每日花费在疫情相关信息上的时间是失眠的影响因素(P=0.021)。结论 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上海方舱医院军队医务人员的抑郁、焦虑及失眠发生率较高,应定期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968.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BES》2022,35(9):782-791
Objective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rabies virus neutralizing activity,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 recombinant human rabies antibody (NM57) compared with human rabies immunoglobulin (HRIG) in Chinese healthy adults.MethodsSubjects were randomly (1:1:1) allocated to Groups A (20 IU/kg NM57), B (40 IU/kg NM57), or C (20 IU/kg HRIG). One injection was given on the day of enrollment.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 days –7 to 0 (pre-injection), 3, 7, 14, 28, and 42. Adverse events (AEs) and serious AEs (SAEs) were recorded over a period of 42 days after injection.ResultsAll 60 subjects developed detectable rabies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RVNAs) (> 0.05 IU /mL) on days 3, 7, 14, 28, and 42. The RVNA levels peaked on day 3 in all three groups, with a 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 (GMC) of 0.2139 IU/mL in Group A, 0.3660 IU/mL in Group B, and 0.1994 IU/mL in Group C. At each follow-up point, the GMC in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s A and C. The areas under the antibody concentration curve over 0–14 days and 0–42 days in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ose in Groups A and C. Fifteen AEs were reported. Except for one grade 2 myalgia in Group C, the other 14 were all grade 1. No SAEs were observed.ConclusionThe rabies virus neutralizing activity of 40 IU/kg NM57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20 IU/kg NM57 and 20 IU/kg HRIG, and the rabies virus neutralizing activity of 20 IU/kg NM57 and 20 IU/kg HRIG were similar. Safety was comparable between NM57 and HRIG. 相似文献
969.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BES》2022,35(9):804-810
ObjectiveTo detect the Epstein-Barr virus (EBV) viral load of children afte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using chip digital PCR (cdPCR).MethodsThe sensitivity of cdPCR was determined using EBV plasmids and the EBV B95-8 strain. The specificity of EBV cdPCR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EBV B95-8 strain and other herpesviruses (herpes simplex virus 1, herpes simplex virus 2, varicella zoster virus, human cytomegalovirus, human herpesvirus 6, and human herpesvirus 7). From May 2019 to September 2020, 64 serum samples of children following HSCT were collected. EBV infection and the viral load of serum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cdPCR.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BV infections were analyzed in HSCT patients.ResultsThe limit of detection of EBV cdPCR was 110 copies/mL, and the limit of detection of EBV quantitative PCR was 327 copies/mL for the pUC57-BALF5 plasmid. The result of EBV cdPCR was up to 121 copies/mL in the EBV B95-8 strain, and both were more sensitive than that of quantitative PCR. Using cdPCR, the incidence of EBV infection was 18.75% in 64 children after HSCT. The minimum EBV viral load was 140 copies/mL, and the maximum viral load was 3,209 copies/mL using cdPCR. 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of children with EBV infection (184 ± 91 days)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children without EBV infection (125 ± 79 days), P = 0.026.ConclusionEBV cdPCR had goo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e incidence of EBV infection was 18.75% in 64 children after HSCT from May 2019 to September 2020. EBV cdPCR could therefore be a novel method to detect EBV viral load in children after HSCT. 相似文献
970.
丙型肝炎病毒研究模型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过去较长时间内,由于缺少合适的丙型肝炎病毒研究模型,对丙肝病毒感染机制、生活周期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对丙肝病毒的认识不足严重阻碍了相关预防性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制。近年建立的丙肝病毒全基因体外培养系统是一项重大突破,这将促进人们对丙肝病毒的全面认识和丙型肝炎防治药物的开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