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08篇 |
免费 | 676篇 |
国内免费 | 36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篇 |
儿科学 | 142篇 |
妇产科学 | 69篇 |
基础医学 | 600篇 |
口腔科学 | 188篇 |
临床医学 | 2143篇 |
内科学 | 3071篇 |
皮肤病学 | 95篇 |
神经病学 | 737篇 |
特种医学 | 12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455篇 |
综合类 | 1511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预防医学 | 178篇 |
眼科学 | 63篇 |
药学 | 1142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458篇 |
肿瘤学 | 2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147篇 |
2022年 | 162篇 |
2021年 | 295篇 |
2020年 | 376篇 |
2019年 | 378篇 |
2018年 | 353篇 |
2017年 | 373篇 |
2016年 | 380篇 |
2015年 | 376篇 |
2014年 | 486篇 |
2013年 | 792篇 |
2012年 | 513篇 |
2011年 | 452篇 |
2010年 | 416篇 |
2009年 | 405篇 |
2008年 | 361篇 |
2007年 | 400篇 |
2006年 | 319篇 |
2005年 | 354篇 |
2004年 | 288篇 |
2003年 | 304篇 |
2002年 | 266篇 |
2001年 | 278篇 |
2000年 | 249篇 |
1999年 | 221篇 |
1998年 | 212篇 |
1997年 | 185篇 |
1996年 | 163篇 |
1995年 | 182篇 |
1994年 | 162篇 |
1993年 | 117篇 |
1992年 | 114篇 |
1991年 | 117篇 |
1990年 | 105篇 |
1989年 | 86篇 |
1988年 | 100篇 |
1987年 | 83篇 |
1986年 | 61篇 |
1985年 | 113篇 |
1984年 | 104篇 |
1983年 | 71篇 |
1982年 | 77篇 |
1981年 | 63篇 |
1980年 | 46篇 |
1979年 | 21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13篇 |
1976年 | 14篇 |
197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冠心病与血小板活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 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FCM)三色荧光分析技术对50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GPⅡb/Ⅲa(PAC-1)进行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血小板CD62P(34.17±9.82)%与PAC-1(82.66±11.33)%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13±2.63)%,(38.07±5.44)%],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冠心病组存在血小板活化,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可用于冠心病预防、治疗和复发的监测.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与血小板各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XE-21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同时对11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病变63例,无微血管病变47例)和7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测定;采用日本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PG)。结果糖尿病患者MPV、PDW、PCT、P-LC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微血管病变组MPV、PDW、P-LCR均明显增高(P<0.01);且MPV与FPG呈正相关(r=0.55,P<0.01)。结论密切观察糖尿病患者的MPV、PDW、P-LCR值,可以为早期预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3.
目的建立本地区健康成人静脉血PLT及MPV参考范围。方法检测1677例(其中男1154例,女523例,年龄在18~56岁)正常人群静脉PLT、MPV,并通过质量控制措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血小板:男中位数为230×109/L,范围在(144~316)×109/L,女中位数为212×109/L,范围在(110~314)×109/L;MPV:男中位数为8.95,范围在7.2~10.8fl,女中位数为9.2fl,范围在7.2~11.2fl。结论男性与女性血小板参数的参考范围有一定差异,各实验室应制定本地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94.
柴胡、赤芍与醋柴胡、杭白芍对大鼠高脂血症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药对柴胡、赤芍与醋柴胡、杭白芍,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血小板功能影响,比较它们作用环节的差异.方法本实验采用高脂应激造成大鼠高脂血症血瘀模型方法,观察大鼠血瘀模型脂质代谢、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结果醋柴胡、杭白芍、柴胡、赤芍对TC(cholesterol)均有显著降低作用,醋柴胡、杭白芍强于柴胡、赤芍,而两者对LDL-C(low density lipoprotein)、Lp(a)[lipoprotein(a)]也有显著降低作用,但柴胡、赤芍作用较强,和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和P<0.01);醋柴胡、杭白芍对TG (triglyceride)有显著降低作用,和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 柴胡、赤芍对血小板聚集率和活化阳性率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结论柴胡、赤芍与醋柴胡、杭白芍可作用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环节,柴胡、赤芍药对在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活化率方面优于醋柴胡、杭白芍. 相似文献
95.
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评价及其对血小板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3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头痛宁胶囊治疗组168例,给予头痛宁胶囊口服,每次3粒,1日3次;西比灵对照组168例,给予西比灵胶囊口服,每次1粒,1日2次.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血小板、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9%,72.6%,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头痛宁胶囊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6.
Nevins M Nevins ML Karimbux N Kim SW Schupbach P Kim DM 《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2012,83(5):565-573
Backgrou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for periodontal regeneration of a critical‐sized defec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hPDGF‐BB) combined with either a particulate equine or a β‐tricalcium phosphate (β‐TCP) matrix. Methods: Critical‐sized intrabony 2‐wall defects were created bilaterally on the distal surface of the second premolar and the mesial surface of the first molar in nine hounds. Twelve defects received rhPDGF‐BB/equine treatment, 12 defects received rhPDGF‐BB/β‐TCP treatment, and the remaining 12 sites served as sham‐surgery controls. 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fter a 10‐week healing period. Results: Clinical healing was uneventful without obvious signs of overt gingival inflammation. Histologic and histomorphometric analyses revealed statistically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in terms of new bone formation (P <0.001). The amount of test material for both rhPDGF‐BB/equine and rhPDGF‐BB/β‐TCP groups was comparable, but the amount of newly formed bon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0.01) in favor of the rhPDGF‐BB/equine group. The amount of new cementum formed for the rhPDGF‐BB/equine group (4.8 ± 1.3 m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0.001) than the sham‐surgery control group (1.7 ± 1.9 mm). Conclusion: Both rhPDGF‐BB/equine and rhPDGF‐BB/β‐TCP have the potential to support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periodontal attachment apparatus.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以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为种子细胞、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HAC)为支架材料、兔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为生长因子,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能力。方法:兔下颌骨体部15mm×15mm全层骨缺损分别采取:A组,组织工程骨;B组,自体髂骨;C组,单纯nHAC材料;D组,对照组修复。术后1、3、6个月行放射性核素骨检测、骨密度测定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放射性核素骨检测:术后1、3个月,A、B组成骨代谢能力明显优于C、D组,术后6个月时,各组之间骨代谢能力无明显差异;骨密度测定:A、B、C组骨缺损区域骨密度逐渐增加明显高于D组,术后3个月A组、B组骨密度较C组明显提高;组织学检查:A组术后1个月可见小片状类骨质出现,nHAC开始降解,术后3个月时新生骨成大片状结构,术后6个月nHAC几乎全部降解,缺损由骨组织修复,其成骨量与B组无明显差异却明显大于C组,D组仅为纤维组织修复。结论:本实验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颌骨缺损能力与自体髂骨相似而强于单独使用nHAC,且nHAC材料于体内可完全降解,因此BMSCs与nHAC及自体PRP复合所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是一种良好的骨缺损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可生物降解的阿霉素(adriamycin,ADM)、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巩膜塞植入体对兔眼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玻璃体中生长因子浓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5只50眼,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用药组各10只20眼,另外设空白组5只兔10眼。所有兔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并向玻璃体腔注入兔结膜成纤维细胞悬液0.1mL(2×10^9个/LPBS)。用药组植入ADM、DEX巩膜塞各一枚。连续28d观察眼底PVR分级情况,检测玻璃体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浓度。结果模型组和用药组术后第28天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分别为75%和30%,模型组与用药组之间有显著差异(χ^2=8.120,P=0.004)。用药组中bFGF和PDGF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DM、DEX巩膜塞植入体能够明显降低玻璃体中bFGF和PDGF的浓度,抑制细胞过度增生,降低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从而防治PVR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毒蛇咬伤难愈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RP治疗7例毒蛇咬伤难愈合性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3~6次治疗,7例患者创面伤口平均愈合率达96.8%,治疗前创面平均面积为(14.44±14.697)cm2,治疗后平均面积为(1.245±3.174)cm2。结论:PRP治疗毒蛇咬伤难愈合性创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血小板活化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住院确诊的DPN患者188例。中医证型采用指标聚类分析,绘制聚类图。采用简单对应分析中医证型与病变程度的对应性,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一般临床资料、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活化物,从而探讨血小板活化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结果] 截取聚类图的不同位置,证型分型不同,其中D点截取分为5个证型:阳虚证、气虚证、阴虚证、瘀血痹阻证及痰湿阻络证。188例DPN患者中,痰湿阻络证18例(9.57%)、瘀血痹阻证53例(28.19%)、阳虚证28例(14.89%)、阴虚证39例(20.74%)、气虚证50例(26.60%)。DPN病变程度分级为Ⅰ级56例(29.79%)、Ⅱ级76例(40.43%)、Ⅲ级56例(29.79%)。痰湿阻络证和瘀血痹阻证在二维投影图中间,并未偏向DPN病变程度某一分级;阳虚证偏向Ⅲ级,阴虚证偏向Ⅱ级,气虚证偏向Ⅰ级。与气虚证比较,阴虚证、阳虚证患者的血小板(blood platelet ,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E26转录因子-1(E26 transformation specific-1,ETS-1)、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及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均明显升高(P<0.05);与阴虚证比较,阳虚证患者的PLT、MPV、PDW、GMP-140、PAF、ETS-1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临床可常规将DPN分为阳虚、气虚、瘀血痹阻、阴虚和痰湿阻络5个证型。随着DPN进展,中医证型也发生从气虚到阴虚到阳虚的转化,而瘀血痹阻和痰湿阻络伴随DPN患者各阶段。在DPN进展中,血小板活化可能参与中医证型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