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94篇
  免费   2144篇
  国内免费   2051篇
耳鼻咽喉   1491篇
儿科学   226篇
妇产科学   117篇
基础医学   4628篇
口腔科学   909篇
临床医学   2718篇
内科学   1354篇
皮肤病学   173篇
神经病学   8389篇
特种医学   9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950篇
综合类   4170篇
预防医学   431篇
眼科学   2430篇
药学   1521篇
  15篇
中国医学   852篇
肿瘤学   434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442篇
  2022年   768篇
  2021年   1053篇
  2020年   1130篇
  2019年   975篇
  2018年   933篇
  2017年   1206篇
  2016年   1212篇
  2015年   1173篇
  2014年   1908篇
  2013年   1910篇
  2012年   1497篇
  2011年   1669篇
  2010年   1558篇
  2009年   1390篇
  2008年   1583篇
  2007年   1560篇
  2006年   1441篇
  2005年   1225篇
  2004年   1148篇
  2003年   1073篇
  2002年   956篇
  2001年   850篇
  2000年   699篇
  1999年   673篇
  1998年   667篇
  1997年   603篇
  1996年   496篇
  1995年   440篇
  1994年   396篇
  1993年   361篇
  1992年   389篇
  1991年   328篇
  1990年   334篇
  1989年   270篇
  1988年   227篇
  1987年   237篇
  1986年   232篇
  1985年   311篇
  1984年   266篇
  1983年   179篇
  1982年   203篇
  1981年   182篇
  1980年   165篇
  1979年   112篇
  1978年   76篇
  1977年   69篇
  1976年   54篇
  1975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991.
The authors report NMR measurements of the changes in water diffusion brought about by in vivo Wallerian degeneration due to either crush- or tie-injuries in the sciatic nerve of the frog. Using a pulsed-gradient spin-echo sequence with a diffusion measurement time of 28 ms, the degree of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isotropy {D(longitudinal)/D(transverse)} 4 weeks after injury in both crush- and tie-injured nerves (2.3 ± 0.4 and 1.7 ± 0.1, respectively) i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in normal frog sciatic nerve (3.9 ± 0.4). The decrease of anisotropy in the degenerated nerves is due to both a decrease in longitudinal diffusion and an increase in transverse diffusion. The changes in diffusion coefficien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degree of axonal and myelin breakdown observed in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graphs of the nerves.  相似文献   
992.
杜永平  王霞  张月萍  牛瑜 《医学争鸣》2006,27(6):540-543
目的:证实运脾中药复方儿宝颗粒降低厌食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VMN)神经元对外周传人信号的敏感性.方法:用特制饲料喂养大鼠1wk制备厌食模型,再用运脾复方灌胃治疗3wk,然后用细胞外记录法,记录大鼠VMN神经元的自发放电,观察其对电刺激胃迷走神经、静脉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的反应,比较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间的差异.结果:模型组大鼠VMN神经元对胃迷走神经刺激的兴奋性反应时程延长(P〈0.05),刺激强度降低(P〈0.05),这些迷走兴奋的VMN神经元对静脉注射CCK的敏感率也增加(P〈0.05);而治疗组大鼠VMN对胃迷走神经刺激和静脉注射CCK的反应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运脾复方儿宝颗粒能够降低VMN神经元对外周传人的摄食负反馈信号的敏感性,从而达到促进食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后遗症大鼠神经增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后遗症大鼠神经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机械开颅电凝法阻断大脑中动脉24h后,用随机电脉冲刺激仪每天刺激2h,连续刺激20d,造成大鼠缺血性脑卒后遗症模型。治疗组在造模结束后灌服补阳还五汤水煎液,连续给药15d。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并取出大脑,处死前均腹腔注射5-溴脱氧核苷尿嘧啶(BrdU),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BrdU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治疗组BrdU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结论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后遗症大鼠神经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4.
We report on a case with severe facial nerve stimulation via a cochlea‐facial nerve dehiscence that was most likely the result of prolonged occlusive hydrocephalus. The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this adverse effect demonstrates for the first time its complete resolution using a multi‐mode grounding and monophasic passive discharge stimulation.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利用血管铸型技术观察猫眼视盘微血管的三维结构。方法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分别经颈总动脉灌注家猫8例16眼。解剖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猫眼视神经中央无大血管贯穿,视网膜及脉络膜供应血管由睫状后动脉分支形成,视盘表面放射状毛细血管由睫状视网膜动脉分支构筑。视盘血管由睫状后动脉形成的鞘膜动脉网和脉络膜动脉直接分支供应,睫状后动脉在鼻侧形成半环状样结构。结论 猫眼无中央血管系统及完整的秦氏环,睫状后动脉是视盘血管的主要来源。猫眼视盘微血管构筑与人眼相似.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 探讨椎间孔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U)H)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LDH患者椎间孔阻滞治疗(B组),50例硬膜外腔注药治疗法为对照组(C组)。参照JOA标准对100例患者自觉症状、临床检查的改善程度进行治疗前后对照比较。结果 两组均有较好的疗效,但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C组(P〈0.05);治疗次数明显少于C组(P〈0.01)。结论 椎间孔阻滞治疗LDH是疗效好且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感染、创伤等外界刺激会引起机体免疫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并导致炎症反应。适度的炎症反应有利于抵抗病原体的侵袭、清除坏死组织、修复损伤和促进康复,是宿主防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机体自身调节功能失衡,炎症反应失控,则自身破坏远比致病因子直接刺激产生的损伤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心血管反射检测自主神经的功能状态;根据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结果,进一步分析自主神经受累程度与食管动力、反流性食管炎的程度及反流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①GERD患者中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者达59.5%,尤以副交感神经受累为著;②GERD患者中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反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异常组(P<0.05),自主神经受累的程度与反流症状积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54,P<0.05);③GERD患者中自主神经异常组食管远端有效收缩率及传导速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GERD患者存在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而且自主神经功能状态与食管远端的清除能力和反流症状有关,提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GERD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逐渐增高,由于动物模型对于阐明疾病发病机制及评估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建立合适的、能够更好地模拟人类腰椎间盘突出的动物模型。近期的研究多选用包括大鼠、兔、羊、猪等动物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直接损伤其椎间盘或神经根,或通过限制实验动物的行为动作、改变其饲养环境以及性别年龄导致的生理因素等方式诱导其出现椎间盘退变。各种造模方法均有其特点及局限性,适用于不同情况,有必要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