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3篇
  免费   1100篇
  国内免费   253篇
耳鼻咽喉   193篇
儿科学   512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1199篇
口腔科学   250篇
临床医学   630篇
内科学   2329篇
皮肤病学   110篇
神经病学   819篇
特种医学   224篇
外科学   1432篇
综合类   1447篇
预防医学   516篇
眼科学   117篇
药学   940篇
  1篇
中国医学   242篇
肿瘤学   76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029篇
  2021年   910篇
  2020年   577篇
  2019年   574篇
  2018年   518篇
  2017年   528篇
  2016年   405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553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99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46篇
  1979年   38篇
  1978年   44篇
  1977年   25篇
  1976年   23篇
  1975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 毫秒
81.
目的评估基因突变对芦可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MF)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服用芦可替尼治疗并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127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的56例M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突变基因与芦可替尼疗效的关系。结果①56例患者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36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后骨髓纤维化(PPV-MF)9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后骨髓纤维化(PET-MF)11例。②50例(89.29%)携带驱动基因突变,22例(39.29%)携带基因突变≥3个,29例(51.79%)检出高危基因突变(HMR)。③对于基因突变≥3个的MF患者,芦可替尼仍有较好的改善体质性症状及缩小脾脏的效果(P=0.001,P<0.001)。与基因突变<3个组比较,基因突变≥3个组停药前持续用药时间(TTF)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缩短[356(55~1061)d对471.5(50~1270)d,z=−2.701,P=0.007;444(91~4109)d对1248.5(91~7061)d,z=−2.030,P=0.042]。④与未检出HMR的患者比较,≥2个HMR患者的芦可替尼缩脾效果较差(t=10.471,P=0.034),TTF及PFS明显缩短(P<0.001,P=0.001)。⑤在携带ASXL1、EZH2、SRSF2等附加基因突变患者中,芦可替尼缩脾、症状改善及稳定骨髓纤维化作用较差,携带ASXL1、EZH2突变患者TTF[ASXL1:360(55~1270)d对440(55~1268)d,z=−3.115,P=0.002;EZH2:327(55~975)d对404(50~1270)d,z=−3.219,P=0.001]及PFS较未携带者明显缩短(ASXL1:457(50~1331)d对574(55~1437)d,z=−3.219,P=0.001;EZH2:428(55~1331)d对505(55~1437)d,z=−2.576,P=0.008]。结论MF患者携带的基因突变类型、数量以及HMR对芦可替尼疗效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目的构建一种靶向CD52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D52 CAR-T),探索其对CD52+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以CD52为抗原结合区的CD52 scFv、4-1BB为共刺激分子的二代CAR-T细胞。慢病毒载体包装后感染T细胞,制备CD52 CAR-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52 CAR-T细胞CD4、CD8细胞亚群及其分化状态。通过体外杀伤实验、脱颗粒实验及细胞因子的释放等功能实验,观察CD52 CAR-T细胞对CD52+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结果①成功构建了pCDH-CD52 scFv-CD8α-4-1BB-CD3ζ-GFP表达载体,感染人T细胞,获得靶向CD52的CAR-T细胞。②感染CD52 CAR表达载体的第6天,T细胞中表达CD52的细胞可被清除[CD52 CAR-T组CD52+ T细胞为(4.48±4.99)%,Vector-T组为(56.58±19.8)%,P=0.011]。③CD52 CAR-T的自我杀伤不会影响T细胞的增殖,培养后期CD52 CAR-T组的增殖速度高于Vector-T组。④T细胞表型检测发现CD52 CAR可以促进CAR-T细胞向中心记忆T细胞及效应记忆T细胞分化,减少CAR-T细胞向终末效应细胞分化。⑤CD52 CAR-T细胞与HuT78-19t及MOLT4-19t靶细胞以效靶比1∶1共培养24 h,HuT78-19t细胞可被清除,而对MOLT4-19t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2.66±1.60)%对(56.66%±5.74)%,P<0.001]。⑥脱颗粒实验显示,HuT78-19t细胞对CD52 CAR-T细胞的激活作用显著高于MOLT4-19t细胞[(57.34±11.25)%对(13.06±4.23)%,P<0.001]。⑦CD52 CAR-T与HuT78-19t细胞共培养48 h上清中细胞因子分泌水平[IFN-γ(3706±226)pg/ml、TNF-α(1732±560)pg/ml]远高于MOLT4-19t细胞组[IFN-γ(1577±846)pg/ml、TNF-α(74±12)pg/ml](P值均<0.01)。结论该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抗白血病作用的CD52 CAR-T细胞,为进一步的靶向CD52的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纳入2004年2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就诊的15岁及以上初诊APL患者,对其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790例APL患者,男女比例为1.22∶1,中位年龄41(15~76)岁,以20~59岁为主。中低危组患者632例(80%),高危组患者158例(20%)。4.8%的初诊患者合并银屑病。初诊患者的WBC、PLT、HGB水平分别为2.3(0.1~176.1)×109/L、29.5(2.0~1220.8)×109/L、89(15~169)g/L。PML-RARα亚型以 L型最常见,占58%。初诊患者很少出现APTT延长(10.3%)和肌酐>14 mg/L(1%)。对715例患者进行核型分析,155例(21.7%)为t(15;17)伴附加染色体异常,其中以+8(5.5%)最常见。复杂核型见于64例(9.0%)患者。对178例患者进行二代测序检测,共检出113个突变基因,发生率>1%的突变基因有75个,以FLT3(44.9%)最常见;FLT3-ITD见于20.8%的患者。结论本中心APL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男女比例未见明显差异。危险分层以中低危患者为主。少部分患者伴附加的染色体异常,以+8最常见。PML-RARα 亚型以L型最常见。APL突变谱以FLT3最常见。  相似文献   
84.
目的比较IA和HAD方案诱导治疗成人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IA或HAD方案诱导化疗的199例成人初诊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1个疗程微小残留病(MRD)转阴率、总生存(OS)和无复发生存(RFS)情况。评估年龄、初诊WBC、NPM1突变、FLT3-ITD突变、2017ELN危险度分层、第1次完全缓解(CR1)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和巩固化疗时使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C)对于不同诱导化疗组预后的影响。结果199例患者中,男104例,女95例,中位年龄37(15~61)岁。90例患者接受IA诱导方案,109例接受HAD诱导方案。1个疗程诱导化疗后IA和HAD方案组的CR率分别为71.1%和63.3%(P=0.245),流式细胞术MRD转阴率分别为53.3%和48.6%(P=0.509);3例患者诱导化疗1个疗程后60 d内死亡,IA组1例,HAD组2例;两组2年OS率分别为61.5%和62.1%(P=0.835),2年RFS率分别为51.6%和57.8%(P=0.2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ELN危险度分层是两种诱导方案组的独立预后因素;CR1期HSCT是IA组患者OS和RFS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HAD组患者,CR1期HSCT是RFS的独立预后因素,但不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高白细胞、NPM1突变和FLT3-ITD突变均无独立预后意义。结论IA与HAD方案疗效相同,均是AML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索如何提高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MYD88突变检测的阳性率和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66例初诊WM患者MYD88突变检测结果,分析不同方法和标本检测MYD88突变的阳性率和准确率。结果66例WM患者中51例MYD88突变阳性,整体阳性率77%。根据检测方法分类:二代测序(NGS)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检测突变阳性率显著高于一代测序Sanger法(84%对71%对46%,P<0.05)。根据标本取材部位分类:淋巴结和骨髓标本检测突变阳性率显著高于外周血标本(79%对84%对52%,P<0.05)。NGS检测淋巴结、骨髓和外周血MYD88突变阳性率分别为86%、90%和67%。AS-PCR检测淋巴结、骨髓和外周血MYD88突变阳性率分别为78%、81%和53%。39例WM患者进行≥2次MYD88突变检测,以每例患者最终突变检测结果作为标准,判断不同方法和标本的准确率。淋巴结(18例)和骨髓(13例)NGS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外周血(4例)标本(100%对100%对75%,P<0.05)。淋巴结(15例)、骨髓(11例)和外周血(16例)AS-PCR检测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对91%对88%,P>0.05)。结论在检测WM患者MYD88突变情况方面,NGS或AS-PCR法优于Sanger法,淋巴结和骨髓标本优于外周血标本。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病死率,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监测肠系膜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2),观察胃肠功能障碍患儿rSO2差异。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1~12月儿科重症监护病房79例脓毒症患儿(脓毒症组)及儿童保健科40例健康体检儿童(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入院及出院基本情况、在院治疗情况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应用NIRS测定肠系膜rSO2,根据有无胃肠功能障碍发生进行组间对比。结果79例脓毒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9%(39/79),胃肠功能障碍患儿28 d病死率为26%(10/39)。胃肠功能障碍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更长、28 d病死率更高(P<0.05)。胃肠功能障碍患儿肠系膜rSO2(64%)低于无胃肠功能障碍患儿(72%)及健康对照组(78%)(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影响患儿预后。肠系膜rSO2的降低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亲母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量的特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出生并收治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胎龄<32周VLBWI的临床资料,比较并分析疫情期间VLBWI亲母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量的变化。结果共纳入301名VLBWI,根据疫情暴发时间分为疫情前组(n=205)和疫情后组(n=96),疫情后组VLBWI在生后0~28 d及住院期间亲母母乳喂养率均低于疫情前组(P<0.05)。疫情后组VLBWI在生后0~7 d、0~14 d、0~28 d内的亲母母乳喂养量均低于疫情前组(P<0.05);疫情后组VLBWI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高于疫情前组(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VLBWI的亲母母乳喂养有明显的影响,VLBWI生后28 d内的亲母母乳喂养率和喂养量明显下降,在整个住院期间亲母母乳喂养率也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8.
小耳畸形是新生儿第二大颌面部出生缺陷,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06/10 000,20%~60%的小耳畸形与某种类型综合征相关。该文重点论述发病率高、耳畸形发生率高、遗传学病因明确的3大小耳畸形相关综合征(microtia-associated syndromes,MAS),即眼-耳-脊椎畸形谱系、鳃-耳-肾谱系疾病及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病因,并概述另外3种相对常见的MAS,旨在为新生儿MAS的遗传学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梯度浓度的虎杖苷处理THP-1细胞24 h、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取对数生长期的THP-1细胞,分为虎杖苷处理组(处理浓度为半数抑制浓度)和空白对照组(细胞中未施加虎杖苷溶液处理),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p-AKT、mTOR、p-mTOR、p70 S6K、p-p70 S6K蛋白的表达。结果虎杖苷可有效抑制THP-1细胞的增殖,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 800 μmol/L。经1 800 μmol/L的虎杖苷溶液作用48 h后,THP-1细胞的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至S期的阻滞,表现为G0/G1期的细胞比例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升,S期的细胞比例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I3K、AKT、p-AKT、mTOR、p-mTOR、p70 S6K、p-p70 S6K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虎杖苷可有效抑制THP-1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急腹症患儿术后胃肠功能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2例急腹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术后给予止血、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5天采集两组患儿外周血,比较两组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Cor)及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以及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儿血清ET-1、ACTH、Cor、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5天,观察组患儿血清ET-1、ACTH、Co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5天,观察组患儿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儿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显著低于对照组(24%,P<0.05)。结论生长抑素可显著降低急腹症患儿术后应激反应,改善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益于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