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7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240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708篇
口腔科学   221篇
临床医学   594篇
内科学   587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208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25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619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415篇
  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3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行为敏化动物模型在药物依赖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药物滥用和成瘾呈上升趋势。它既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问题。因此 ,对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进行依赖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资料表明药物敏化与药物滥用和成瘾具有密切的关系 ,依赖性药物致敏化的药理学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行为敏化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 ,阐述了行为敏化形成和表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着重探讨了行为敏化动物模型在药物依赖性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63.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发病机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心肌病(DC)的发病机制。方法:查阅研读近年的大量文献,将所获信息整理分类,得出结论。结果:糖尿病性心肌病(DC)是以持续高血糖、RAS的作用、Ca^2+转运异常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存心肌细胞代谢障碍,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心肌细胞凋亡,心肌间质纤雏化,引起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不全,心室肥厚重构,功能渐丧而致心力衰竭。结论:从以上各方面探讨了DC的发病机制,希望能为DC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Anxiety disorders are the most common comorbid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Managing anxiety symptoms in comorbid conditions is challenging and has received little research interest. The findings from preclinical research on fear conditioning, an animal model of anxiety disorder, have suggested that memory reconsolidation updating (exposure-based therapy) combined with valproate might facilitate the amelioration of fear memories. Here, three cases of successful amelioration of agoraphobia and panic symptoms through valproate adjuvant therapy for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patients who failed to respond to two to three consecutive standard pharmacotherapy trials over several years are described. To the best of the author’s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attempt to combine CBT with valproate in patients with panic disorder, agoraphobia, and comorbid bipolar disorder. Additionally, the background preclinical research on this combination therapy based on the reconsolidation-updating mechanism, the inhibition of histone deacetylase 2, and critical period reopening, off-label use of valproate in panic disorder, plasticity-augmented psychotherapy, and how to combine valproate with CBT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索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对非器质性失眠的短期疗效及患者依从性.方法:经过微信平台招募失眠患者,经过CBT-I专业培训的治疗师电话访谈,排除严重躯体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严重抑郁患者,最后纳入65例患者,予以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失眠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及...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降脂颗粒联合行为干预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将14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两组均采用行为干预,治疗组同时口服降脂颗粒(10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治疗后评价肝脏散射子定量超声、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脏B超显示病情较前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为低(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56%和52.54%,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脂颗粒联合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肝脏脂肪浸润,并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7.
睡眠剥夺对亚健康形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SD)对亚健康形成的影响和作用,研究睡眠剥夺对脑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开展亚健康主症特征的1000例人群调查基础上,建立大鼠SD实验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考察睡眠剥夺对大鼠应激能力的影响,测试大鼠的Y-迷宫实验成绩考察睡眠剥夺对大鼠脑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大鼠海马结构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睡眠剥夺对脑体功能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学生人群以睡眠障碍为第一症状表现,其后才是疲劳主症;农民则以疲劳为第一症状表现,睡眠障碍排在第2位,提示睡眠障碍在亚健康表现中占据有重要地位。大鼠在实验性睡眠剥夺后行为表现出抑制性,应激能力下降;睡眠剥夺可使大鼠Y-迷宫测试成绩下降(P<0.05),海马结构的NOS活性和nNOS蛋白表达减少(P<0.05),损害学习记忆等脑认知能力。[结论]睡眠障碍是亚健康表现的首要症状,睡眠剥夺可使机体脑功能处于低下状态,表明睡眠剥夺对亚健康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结构NOS、nNOS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8.
〔摘 要〕 目的:探究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焦作市第四人民医 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治疗的 80 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采取艾司西酞普 兰治疗,观察组在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良情绪、认识功能、生 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HAMA、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评分均高于治 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MOCA、GQOLI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减轻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并改善其认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索中医体质与行为生活方式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建库至2020年12月收录的中医体质与行为生活方式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并开展计量学研究.[结果]共纳入563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刊载文献量≥5篇的20本期刊中核心期刊13本,占65.00%;学位...  相似文献   
70.
利培酮和氟哌啶醇随机双盲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价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利培酮组 2 8例 ,剂量 (1.3±s 0 .5 )mg·d- 1,0 .5~ 2mg·d- 1。氟哌啶醇组 2 5例 ,剂量(2 .8± 0 .9)mg·d- 1,1~ 4mg·d- 1,疗程均 8wk。治疗前后进行阿尔采末病病理行为评分表 (BE HAVE AD)、Cohen Mansfield激越问卷 (CMAI)等量表评定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组病人治疗后BEHAVE AD和CMAI评分显著下降 (P <0 .0 1) ,2组病人之间治疗后的BEHAVE AD和CMAI减分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均以锥体外系反应为主 ,利培酮组 2 3% ,氟哌啶醇组4 0 %。结论 :低剂量的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BPSD疗效确切 ,病人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