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0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与氯丙嗪,治疗6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疗效优于氯丙嗪组(P〈0.05),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氯丙嗪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22.
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兴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急性精神分裂症兴奋患者71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予齐拉西酮肌内注射,对照组35例予氟哌啶醇肌内注射,患者入组后即给予齐拉西酮注射液10mg或氟哌啶醇注射液5-10mg肌内注射,4-6h后可重复使用,齐拉西酮及氟哌啶醇每日总量均不超过40mg/d,观察疗程均为3天。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兴奋因子(PANSS-EC)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于治疗前、治疗第2、6、24、48、72小时分别评定PANSS-EC,副反应量表(TESS),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分别评定血、尿、生化常规及心电图。结果治疗72小时,齐拉西酮组的PANSS-EC总分明显降低,PANSS-EC减分率为(71±27)%,临床总有效率为52.7%;氟哌啶醇组的PANSS-EC减分率为(67±24)%,临床总有效率为45.7%,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齐拉西酮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氟哌啶醇组为54.3%,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的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19.4%,氟哌啶醇组为14.3%,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哌啶醇组的锥体外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齐拉西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以药物结合心理行为的综合干预措施治疗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齐拉西酮抗精神病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结合心理行为的综合干预措施,随访6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生活质量,同时比较2组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各项指标、复发率和再入院率。结果 2组患者入组时PANSS评分、GQOLI-74评分和代谢指标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2组PANSS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GQOLI-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异常比例均降低,其中干预组各项指标异常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6个月内干预组复发率10.00%(5例),再住院率8.00%(4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26.00%(13例)和再住院率22.00%(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3.84,P0.05)。结论药物结合心理行为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治疗精神分裂症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和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根据PANSS评分,比较两组的阴、阳性症状评分及总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治疗后,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以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治愈率(62.07%)与总有效率(89.66%)均略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55.17%)与总有效率(86.21%)。但两组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似,但齐拉西酮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明显少于利培酮,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刘洪秋  严明  毛星 《吉林医学》2010,31(22):3636-3637
目的:通过与利培酮的对比,评价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随机分两组,分别为齐拉西酮组(治疗组)、利培酮组(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疗程设为8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8%,两组疗效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不良反应治疗组为38%,对照组为52%;但对照组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到第8周末,两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齐拉西酮组明显少于利培酮组。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5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及氟哌啶醇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小。结论齐拉西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国产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分泌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研究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分别于基线、治疗4周末和8周末检测血清泌乳素、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与基线相比,治疗4周末和8周末研究组血清泌乳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空腹血糖、胆同醇及甘油三酯水平与基线相比以及两组间同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空腹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每组各50例,进行为期8周治疗观察.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心电图QT 间期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各时点PANSS评分两组间减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锥体外系反应(静坐不能)、体重增加、失眠等副反应与利培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相仿,但齐拉西酮比利培酮较少引起静坐不能、体质量改变,具有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是较为理想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根据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情况进行临床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性欲改变、月经改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近似,但前者不良反应少于后者,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三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血药浓度与体重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8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三组,分别给予单药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3、6个月末监测患者血药浓度(PDL)、血脂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项指标,同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较之治疗前,氯氮平组、利培酮组随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增加而血脂各项指标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在体重、血脂中总胆固醇(TC)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组在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项,利培酮组在甘油三酯(TG)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齐拉西酮组随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增加而体重及血脂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利培酮的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增加对患者的体重及血脂代谢均有影响,且氯氮平的影响大于利培酮;齐拉西酮的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内增加对患者的体重及血脂代谢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