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3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14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6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721篇
内科学   186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155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6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28篇
  11篇
中国医学   100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444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辉 《今日药学》2009,19(7):40-41
目的 探讨盐酸曲美他嗪在防治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作用.方法 对50例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20mg每次口服,每日3次.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平板运动试验终点时的"心率×收缩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的总改善率是92%,心率×收缩压乘积无明显差异.结论 盐酸曲美他嗪能够显著延长运动致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减少发作次数,增加心脏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22.
本文报告硝酸甘油气雾剂,治疗122例冠心病心绞痛者,其心绞痛消失率为77.1%,有效率100%;起效时间最快在30s,在≤1min者占45.1%,比舌下含片更快;ECG结果有102例(83.6%)提示心肌缺血有改善。利用气囊漂浮导管监测13例,说明具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本剂型具有高效、速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用于急救。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14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口服尼可地尔片,5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充分稀释后给药,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肌钙蛋白T(c Tn T)、白细胞介素(IL)1β、IL-18、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9%、93.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DL-C、HCT、EAI、cTnT、IL-1β、IL-18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但HDL-C、NO、SOD、SAQ评分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DL-C、HCT、EAI、cTnT、IL-1β、IL-1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NO、SOD、SAQ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胸闷、胸部绞痛、心电图等症状体征,调节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状态,抑制炎症反应,调控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142例诊断明确的UA病人,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A组)、阿司匹林+西洛他唑组(B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C组)和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氯吡格雷组(D组)。同时以28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病人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前UA病人血清可溶性黏附因子(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sVCAM-1)、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29.11~94.97,q=3.40~22.76,P〈0.05)。各组在治疗后1周、1个月的浓度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清sICAM-1、sVCAM-1、MMP-9水平降低趋势也增加,以D组降幅最大,A组降幅最小,B、C组降幅相近。1年内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D组最低,A组最高,各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结论西洛他唑治疗UA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与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1含量,并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结果SMI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病变程度与ET-1变化呈零相关,AP组ET-1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病变程度与ET-1变化呈正相关,治疗后ET-1降至正常水平,AP非发作期ET-1亦有显著差异。结论结果显示血浆ET-1水平可能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类型和临床症状等方面起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胸痛特征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 连续入组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经过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的住院患者240例,根据临床病史的描述将患者分成无胸痛组(55例),不典型胸痛组(79例),典型劳力心绞痛组(64例)和支架植入组(42例).将不同胸痛性质与CAG和FFR进行...  相似文献   
27.
孙乾 《医学综述》2012,18(7):1096-1097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关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坎地沙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能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析曲美他嗪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8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曲美他嗪,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46%,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4.62%,两者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反生率为17.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与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都有较好的效果,但曲美他嗪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方法:将1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30天,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缓解时间、硝酸甘油用量、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指数明显好转fP〈O.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肯定,安全,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30.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沈彬  吴宗贵 《上海医学》2004,27(4):234-236
目的 评估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中的血清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 112例UA患者 (UA组 )入院时及出院时、80例正常对照者 (C组 )入院时血清hs CRP水平 ,并按危险度高低将UA患者分为BraunwaldⅠ、Ⅱ、Ⅲ级 ,观察相应hs CRP水平及治疗后各级患者hs CRP变化情况 ,随访 6个月 ,观察治疗后有不同hs CRP变化趋势的患者间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UA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hs CRP水平分别为 (7.96± 2 .31)及 (7.0 6± 2 .0 5 )mg/L ,均显著高于C组的(1.14± 1.0 2 )mg/L(P <0 .0 1) ;随危险度增加 ,BraunwaldⅠ、Ⅱ、Ⅲ级患者的hs CRP相应增高 ,分别为 (3.84± 2 .15 )、(8.2 3± 2 .4 6 )和 (11.18± 4 .39)mg/L ,出院时分别降至 (3.6 6± 2 .6 1)、(7.33± 3.16 )和 (9.2 4±4 .14 )mg/L ;出院时hs CRP下降明显 (≥ 0 .5mg/L) 76例 ,下降不明显 36例 ,6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7.1%、38.9% ,两者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UA患者hs CRP水平明显增高 ,并随危险度分级增加而增加。抗炎治疗效果不佳、hs CRP水平无明显下降的患者 6个月内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