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06篇 |
免费 | 284篇 |
国内免费 | 31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篇 |
儿科学 | 90篇 |
妇产科学 | 15篇 |
基础医学 | 425篇 |
口腔科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673篇 |
内科学 | 584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28篇 |
特种医学 | 613篇 |
外科学 | 3301篇 |
综合类 | 945篇 |
预防医学 | 187篇 |
药学 | 312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344篇 |
肿瘤学 | 3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30篇 |
2022年 | 223篇 |
2021年 | 352篇 |
2020年 | 227篇 |
2019年 | 366篇 |
2018年 | 337篇 |
2017年 | 299篇 |
2016年 | 191篇 |
2015年 | 233篇 |
2014年 | 505篇 |
2013年 | 375篇 |
2012年 | 444篇 |
2011年 | 492篇 |
2010年 | 513篇 |
2009年 | 376篇 |
2008年 | 348篇 |
2007年 | 332篇 |
2006年 | 311篇 |
2005年 | 278篇 |
2004年 | 213篇 |
2003年 | 177篇 |
2002年 | 139篇 |
2001年 | 134篇 |
2000年 | 109篇 |
1999年 | 98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7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39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35篇 |
1980年 | 38篇 |
1979年 | 25篇 |
1978年 | 37篇 |
1977年 | 27篇 |
1976年 | 39篇 |
1975年 | 31篇 |
1974年 | 22篇 |
1973年 | 2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的CT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7例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术后行CT断层扫描,观察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记录螺钉穿透骨壁的位置、数目和距离。结果:37例患者共置入405枚胸椎椎弓根螺钉,124枚螺钉(30.61%)穿透骨壁,其中76枚(18.77%)穿透椎弓根外侧壁,32枚(7.90%)穿透椎弓根内侧壁,16枚(3.95%)穿透椎体前壁。66枚(16.30%)穿透距离<2mm,37枚(9.14%)穿透距离在2mm~4mm之间,21枚(5.9%)穿透距离>4mm。结论:胸椎椎弓根螺钉骨壁穿透率较高,应严格按照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仔细操作,避免出现因螺钉置入不当造成神经、血管或内脏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2.
非影像监视下行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螺钉非影像监视下徒手置入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57例脊柱侧凸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矫形手术,徒手法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术后常规拍摄脊柱全长X线片,随机选取10例患者行CT扫描观察,了解螺钉置入的准确性。结果:共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362枚。术后X线片观察到10枚螺钉偏外,4枚螺钉偏下,其中2枚螺钉引起轻微肋间神经痛,3周后完全缓解。CT观察47枚螺钉有2枚螺钉导致椎弓根内壁膨胀内移,没有相应神经症状。主弯Cobb角术前平均60.4°(32°~121°),术后平均18.3°(1°~70°),平均矫正率71.9%(38.1%~98.0%)。结论:徒手法置入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螺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
胸腔镜或头灯光源辅助的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腔镜或头灯光源辅助下小切口胸腰椎前路病灶清除和重建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63例胸腰椎疾病患者,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5例,胸腰椎结核28例(均伴有腰椎冷脓肿或死骨),胸腰椎转移性肿瘤6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胸椎间盘突出症2例。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4例,C级5例.D绒8例,E级42例。采用胸腔镜光源辅助下小切口手术35例,头灯光源辅助下小切口手术28例。病灶清除重建植骨术24例,病灶清除植骨钉板内固定39例。结果:切口长度5.7cm,平均5.8cm。平均手术时间210min,平均术中小血量650ml。术后神经功能A级4例,B级1例,C级2例,D级10例。E级46例。并发胸腔积液2例,肺不张2例,脑脊液漏1例,股外侧皮神经或肋间神经损害7例,经治疗均治愈。42例获半年~2年,平均1.1年随访,无植骨脱出或内固定失效,植骨均获愈合,畸形得到矫正,结核无复发,1例转移性肿瘤复发。结论:光源辅助下小切口腰腰椎前路手术克服了常规开胸手术切口长、创伤大、术后恢复慢等缺点,同时也克服了标准“锁孔”胸腔镜技术操作口过小、完全镜下操作、技术要求高、不易推广等缺点.是并发症较少、便于推广的较安全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94.
运动诱发电位分段检测法在胸廓出口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讨论采用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MEP)分段检测技术在下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TO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TOS或疑似TOS者及9例正常对照者,采用高压电刺激引发MEP,同时测量全程MEP的潜伏期,及锁骨下近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NCV)。结果20例患者正中神经近段MEP、全程MEP法的检测百分率为83.3%、33.3%。采用尺神经近段MEP、锁骨下近段MNCV及全程MEP法检测,三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94.4%、83.3%、55.6%。说明近段MEP检出百分率高于锁骨下近段MNCV的检出率,高于全程MEP潜伏期的检出率。结论(1)用近段MEP检测方法可明显提高TOS的诊断率;(2)近段MEP检测方法可提高双卡综合征的鉴别率。 相似文献
95.
血管内修复术创伤性小,可应用于治疗多种主动脉疾病,如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主动脉疾病很敏感。术前可通过TEE找到撕裂的内膜片、发现内膜破口、区分类型、区分真假腔及了解心脏状况。术中TEE用于引导导管插至正确位置、观察支架放置过程、监测心功能和室壁运动状况、评价手术疗效。术后随诊通过TEE观察支架内血流情况、检出并发症如内漏等。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应用AF系统后柱加压法治疗脊柱后突角过大等特殊情况下非Chance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对86例非Chance骨折常规置入椎弓根螺钉后,安装并旋转正反螺纹套筒,使后柱加压,促使骨折复位,复位后安装螺帽及横连杆。[结果]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99.21±7.14)%,Cobb's角恢复至(-5.03±6.39)°,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及P<0.05);爆裂性骨折椎体后缘高度恢复至(99.19±0.73)%,均较术前有所恢复,但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应用AF系统后柱加压法是治疗特殊情况下非Chance骨折的有效方法,治疗效果满意,对一般的骨折脱位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98.
椎弓根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椎弓根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椎管环形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116例,其中93例获得随访。术前及术后随访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比较植骨后椎体高度的恢复程度,同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4.2个月,90%以上患者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无塌陷。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犤T12(3.14±0.41)cm,L1(3.33±0.34)cm犦与正常值犤(T12(3.26±0.38)cm,L1(3.47±0.61)cm)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CT显示椎体内植骨块边缘模糊,融合良好,植骨块无吸收现象。结论后路椎管环形减压及内固定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行椎体成形术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椎体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
胸腔镜辅助下经膈肌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经膈肌切开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应用胸腔镜辅助下经膈肌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28~71岁,平均39岁。骨折节段位于T112例、T1210例、L110例。完全性截瘫7例,不完全性截瘫15例。所有病例均行前路减压、植骨及钢板内固定。结果手术时间180~320min,平均230min;出血量500~2000ml,平均900ml。全部病例随访9 ̄35个月,平均19.5个月。CT显示骨折碎块清除彻底,椎管减压充分。椎间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8个月。1例螺钉固定时穿入椎间隙,经术中透视后及时纠正;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经改变体位1周后愈合。术后未出现胸腔积液、气胸、膈肌疝等并发症。4例全瘫未恢复,14例神经功能明显恢复。结论胸腔镜辅助下经膈肌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做到良好的椎管减压、植骨及内固定。胸腔镜下切开及修复膈肌无须特殊的内镜设备,能避免经胸腹膜后及胸腹联合切口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0.
可调式人工椎体的改进及其在胸腰椎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从骨组织工程学角度改进可调式人工椎体的结构和生物学性能,用于治疗胸腰椎椎体结核。方法用钛合金制成的框架式结构的可调式人工椎体,表面喷涂羟基磷灰石。在彻底切除病灶,恢复病椎骨膜功能,营造病椎局部良好血运环境的基础上,撑开椎体、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固定并维持脊柱稳定性、植骨重建骨性结构。治疗破坏较重的胸腰椎椎体结核患者19例,胸椎体结核9例,腰椎体结核10例。其中完全截瘫4例,不完全截瘫7例,有马尾神经综合征8例。均有后凸畸形20°~45°,平均32.7°。合并肺结核15例。术后定期行X线和CT检查观察手术节段稳定性和融合情况。结果随访12~30个月,其中18个月以上11例,平均16个月。2例完全截瘫患者,1例感觉部分恢复,截瘫指数5;1例感觉、运动及二便功能部分恢复,截瘫指数3;余17例完全恢复。后凸畸形纠正20°~35°,平均29.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骨重建理想、人工椎体稳定,ESR、血象等基本正常,无一例复发。结论在全程、规律、足量、联合的抗结核化疗保护下,彻底切除结核病灶,应用改进的可调式人工椎体治疗由胸腰椎结核引起的严重骨缺损及其并发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