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68篇
  免费   825篇
  国内免费   382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80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1503篇
口腔科学   491篇
临床医学   1310篇
内科学   298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97篇
特种医学   1142篇
外科学   9895篇
综合类   4016篇
预防医学   592篇
眼科学   305篇
药学   1322篇
  28篇
中国医学   445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451篇
  2021年   616篇
  2020年   684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590篇
  2016年   700篇
  2015年   628篇
  2014年   1459篇
  2013年   1443篇
  2012年   1515篇
  2011年   1679篇
  2010年   1388篇
  2009年   1351篇
  2008年   1208篇
  2007年   1257篇
  2006年   1109篇
  2005年   1015篇
  2004年   879篇
  2003年   616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391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微创固定(MIPPO)重建肱骨近端骨折内侧柱稳定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重建肱骨内侧柱稳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4例。记录术后3、6、12个月骨折恢复情况,内固定是否松动断裂,肱骨头有无缺血坏死,内固定取出时间和内固定取出后局部骨质情况以及有无再骨折。术后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对肩关节进行评定。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并获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6.7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腋神经损伤症状,6个月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肱骨头内翻畸形,但螺钉尚在肱骨头内,未予翻修,骨折畸形愈合,术后12个月拆除内固定,肩外展功能受限明显;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肱骨头缺血性坏死,二期拆除内固定,行肱骨头置换;余患者术后6~9个月骨性愈合,摄片复查骨皮质连续,重塑良好。总分比较:3个月与6个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总分75~88分,良21例,中13例。结论:正骨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重建内侧柱稳定,具有创伤小、血循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2.
背景:骨不连是骨折晚期常见的临床问题,数十年来,在各种新式内外固定材料、普及的显微外科技术、创新的植骨材料,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全面帮助下,骨不连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的:总结骨不连治疗的研究进展,为以后更好地治疗骨不连提供技术理论和方法选择。
  方法:由第一作者运用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1990年1月至2013年5月发表的有关骨不连原因及治疗方法的文献,以“fracture nonunion,treatment,progress”或“骨不连,治疗方法,进展”为检索词。同一领域则选择近期发表或者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排除重复性研究及时间跨度大的文献,从检索结果中共选择了48篇文章进一步分析。骨不连治疗手段主要有两种:非手术方式和手术方式,目前临床上以手术方式为主且高效。骨折愈合是多环节参与的复杂过程,一旦骨不连发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重视软组织的保护,必要时联合运用多种手术及非手术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3.
背景:临床中为了解决颈椎翻修/骨质疏松/长节段固定等问题,一般选择进行前、后路联合内固定来获得满意的术后稳定性,难免加重患者的手术创伤,增加术后并发症概率及住院费用.而颈前路反向椎弓根内固定可通过一次前路手术获得前后路联合内固定的稳定性,但临床缺少适用的颈前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目的:依据颈椎相关解剖结构研制出新型颈椎前...  相似文献   
94.
跟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碎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46例62侧跟骨碎折采用跟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组病人均采用骨折切开复位跟骨接骨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前常规拍X线平片及CT片,对骨折的情况进行评估,伤后7~10天待肿胀消退后再进行手术.术中在“C“行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复位,固定.术后常规治疗、护理,定期随访.结果 46例62侧骨折全部愈合,无跟骨感染的发生.经过随访,其中21例术后出现距下关节僵直及行走时距下关节不同程度的疼痛,可能与距下关节面碎折严重有关.结论 跟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碎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5.
背景:对于复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缺乏有效的术前规划方法,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手术难度增加.同时数字骨科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应用的优势缺乏临床验证.目的:通过数字骨科三维可视化技术明确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移位情况,实现术前模拟复位固定,从而为术中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以及固定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选择20...  相似文献   
96.
背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但是传统融合器的上下弧度难以与上下终板保持完全一致,容易引起椎间融合器沉降等一系列相关并发症,作者所在课题组研究出与上下终板保持一致的新型颈椎3D打印多孔椎间融合器.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评价新型颈椎3D打印多孔椎间融合器的力学特点,为临床应用和进一...  相似文献   
97.
背景:文献报道,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干A型简单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术后美观等优点,但目前对弹性髓内钉在锁骨中段有楔形骨块B型骨折中的应用效果不明确.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移位锁骨中段B型骨折(AO分型:15.2B)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  相似文献   
98.
背景:脊柱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对于脊柱骨折尤其是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在器械和理念上近年来都不断迅速更新,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提高了治疗满意度.目的:对比微创经皮与开放伤椎置钉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  相似文献   
99.
Various preparatory procedures were tested to preserve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sarcoplasmic reticulum (SR) by the best possible method within frog sino-atrial muscle fibres. These procedures were: conventional aldehyde fixation with or without tannic acid, cryofracture, metallic impregnation and quick-freezing followed by freeze-substitution. Our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when optimally preserved, the SR architecture and ultrastructure of frog sino-atrial fibres were not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described in many other vertebrate muscle fibres, particularly cardiac fibres. The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 of the SR and the structure of its main compartments were situated in a precise fashion: the peripheral SR, located close to the plasma membrane, was made of a tight network of tubules and showed typical couplings; the juxtafibrillar SR was made of a loose network of tubules, small cisternae and some tubules near Z-lines; the intermediary SR, associated with the mitochondria, was made of tubules and fenestrated cisternae. Contacts between SR and mitochondrial membranes were also studied; cryofractures revealed no special intramembrane particles at this level. Collapsed portions of the SR were found after quick-freezing. Because of its relative importance and its three-dimensional arrangement, the SR of frog sino-atrial fibres may have comparable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to the SR of other cardiac muscle fibres.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通过双矩形髓内钉和加压钢板两种不同内固定物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探讨有利于肱骨干骨折后的骨修复的内固定方法。方法 以成人尸体湿骨制备骨折模型,随机用双矩形髓内钉和加压钢板两种方法固定后进行四点弯曲试验、扭转试验和拉伸试验,并结合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测试数据经统计学检验,矩形髓内钉组的四点弯曲试验和扭转试验均优于钢板组(P<0.01),结果有显著差异,而拉伸试验中矩形髓内钉和加压钢板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肱同干骨折的治疗中,对矩形髓内钉固定较加压钢板内固定更适合骨折愈合所需的生物力学环境,且临床效果较后者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