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125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静脉留置针、一次性输液器延长管及灭菌输液瓶、中心负压吸引器)在新生儿气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5例气胸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代替传统的穿刺针,一次性输液器延长管、灭菌输液瓶及中心负压吸引器组成胸腔闲式引流装置代替胸管和传统的吸引装置进行闭式引流。结果引流24—96h,12例临床治愈,经复查胸片后被压缩的肺叶基本吸收,1例因合并其他严重症状而死亡,2例放弃治疗,12例临床治愈的患儿在引流过程中无1例发生继发感染和气漏。结论改良后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术中操作简便易行、损伤小、感染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韦彩周  覃安妮  雷志坚 《内科》2009,4(1):12-13
目的探讨气胸患者治疗方案及减少或避免复发。方法回顾我院对9例气胸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果8例患者镜下发现肺表面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肺大疱,壁薄光滑的气囊突起于肺表面,有的肺大疱在肺叶边缘或位于叶间裂,上下肺叶均波及。2例除了多发肺大疱外,还有部分肺组织与胸壁间有粘连带。1例患者肺表面未发现异常。结论内科胸腔镜发现气胸病灶客观、准确。在技术设备允许的条件下气胸病人都应尽早行内科胸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74.
球囊探查加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治疗难治性气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球囊探查加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收集福建省5家三级医院2000年8月至2007年lO月期间进行球囊探查加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的住院患者.40例中男39例,女1例,年龄20~84岁,平均(59±17)岁.接受本方法 治疗的40例患者均为经负压闭式胸腔引流7 d以上无效者.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基础上采用Olympus B7-2C双腔球囊导管对脏层胸膜瘘口所属的引流支气管进行探杳定位,然后向确认的支气管注入不同剂量的自身全血加凝血酶.治疗组10例及常规支气管镜检查10例(对照组)采用美国Heahhdyne920M型记录仪动态记录,比较两组的血氧饱和度.治疗组10例术后复查胸部CT,20例术后复查静脉血白细胞总数.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进行处理.结果 40例均经球囊探查,其中34例确定了引流支气管进行封堵术.34例中4例第1次封堵时不成功,转而接受其他治疗,其余30例经封堵后引流瓶气泡明显减少或完全停止.30例中5例于72 h内复发,其中3例行第2次封后例封堵成功,2例接受外科胸腔镜治疗,最终封堵成功率为82%(28/34).操作期间治疗组最低SaO2为(89.0±2.8)%,对照组为(78.2±2.7)%;治疗组平均SaO:为(93.4±2.6)%,对照组为(92.2±1.4)%;治疗组SaO2<90%占检查时间的百分比为(10.7±17.5)%,对照组为(2.1±1.1)%;各指标2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0例复查胸部CT均未见阻塞性肺不张.术后3/20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术前均合并肺部感染,且其中2例术前白细胞计数升高.34例接受封堵者有5例出现中、低热,均易得到控制.结论 球囊探查加支气管封堵术对难治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尤其适用于全身情况差、肺功能明显减退以及暂不愿接受手术者.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计算机X线(CR)床旁摄影诊断新生儿气胸漏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3例新生儿气胸漏诊误诊表现和CR床旁胸片。结果新生儿气胸CR床旁摄影漏诊误诊原因主要为体外衣物及皮肤皱褶与肺组织重叠造成假象、体位不正致假阳性表现、床旁X线机投照伪影、阅片者未认真调整窗宽窗位进行观察。结论详细结合临床体征、提高新生儿气胸诊断水平、投照时摆正体位尽量去除衣物、注重床旁X线机的日常维护、充分利用CR技术数字化图像特点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新生儿气胸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α1-抗胰蛋白酶(alpha-1 antitrypsin,α1-AT)缺乏症的误诊原因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1例α1-AT缺乏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因反复乏力、食欲缺乏、尿黄伴胸闷、气促3年,再发2个月就诊,外院曾误诊为不明原因肝硬化、气胸、肺大泡,多次予护肝、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病情反复。后结合胸部CT、肝脏CT及肝脏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α1-AT缺乏症,予护肝、抗感染、利尿、提高白蛋白含量、补充血浆等综合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结论α1-AT缺乏症比较罕见,对临床出现不明原因的肝脏损害和(或)肺气肿患者应想到本病可能,及时行肝脏穿刺活检及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高碘酸希夫(PAS)染色等检查,以及早诊断并治疗。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气胸并呼吸衰竭新生儿49例,均进行胸腔闭式引流。25例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设为对照组,24例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HFOV+SIMV)治疗设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患儿2、8、12、24h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以及胸片恢复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治疗不同时间,治疗组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胸片恢复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气胸较单纯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胸腔镜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经开胸手术治疗的2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及离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0.
季秋平 《中外医疗》2011,30(4):8-8,10
目的为了解决自发性气胸愈后反复复发问题。方法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加庆大霉素、高渗糖胸腔内注射胸膜粘连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和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术两组病人对照。结果治疗组病人临床治愈率92.0%,1年复发率4.4%;观察组临床治愈率93.3%,1年复发率42.9%。结论胸腔闭式引流胸膜粘连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取得了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