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141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33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39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161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脑梗塞早期患者血纤溶系统活性状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明确血纤溶系统活性状态与脑梗塞发病的关系,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0例皮质动脉区脑梗塞(CACI)患者、32例穿通动脉区脑梗塞(PACI)患者及30名无心脑血管病等的对照者,以发色底物分解产色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及血管内皮tPA释放能力和PAI/tPA比值,以综合判定其血纤溶系统活性,结果表明两种类型脑梗塞患者发病3天内血纤溶系统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者,为脑梗塞早期行溶栓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提出,再次脑梗塞可能与血浆PAI活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与冠心病及其不同临床亚型的相关性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 345例非糖尿病的住院患者 (其中 2 95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 ) ,分为对照组和冠心病组 ,测定血浆PAI 1抗原水平。结果 :血浆PAI 1抗原水平在对照组与冠心病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稳定型心绞痛组 (SAP)相比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PAI 1水平显著升高 [(2 5 .0± 7.2 ) μg/L比 (2 2 .3± 7.1) μg/L ,P <0 .0 5 ],经Logistic回归分析 ,PAI 1水平与UAP仍有显著性相关 ,调整后的OR值为1.83(P <0 .0 5 )。PAI 1血浆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关。结论 :血浆PAI 1抗原水平升高可能与UAP有关 ,但与冠心病的发生无关 ,且对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无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3.
高血压病人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纤溶系统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高血压病人的血栓形成倾向,我们随机选取了41例高血压病人及34例正常血压者,分别观察了他们的纤维蛋白原及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原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含量。结果表明,高血压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无明显变化,但tPA抗原含量减少,PAI-1的水平增加。提示高血压病人存在内源性纤溶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4.
高艳玲  谢林金  汪洋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2):2066-2068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Ⅰ(PAI-Ⅰ)功能紊乱,以及这两个指标与血脂、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于我院住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临床类型分为SAP组、UAP组、AMI组、OMI组,并设健康对照组。检测t-PA、PAI-Ⅰ、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结果:(1)健康对照组t-PA高于各型冠心病组(P<0.05),AMI组t-PA低于其余各型冠心病组(P<0.05);健康对照组PAI-Ⅰ低于各型冠心病组(P<0.05),AMI组PAI-Ⅰ高于其余各型冠心病(P<0.05)。(2)t-PA与IAI呈正相关,与TC、TG、LDL呈负相关;PAI-Ⅰ则与IAI呈负相关,与TC、TG、LDL呈正相关。(3)各病例组t-PA于治疗后有所升高,PAI-Ⅰ于治疗后有所下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纤溶功能紊乱,且以急性期为重,并且纤溶功能紊乱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为了特异封闭PC-3M高侵袭亚系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表达,观察其对侵袭能力的抑制效应。方法: 应用RT-PCR获得u-PAR的cDNA片段,反向插入pcDNA3质粒载体中,构建u-PAR反义核酸载体并导入高侵袭亚系中;借助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转染细胞u-PAR的表达。 结果:u-PAR反义核酸载体转染株的u-PAR mRNA和蛋白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抑制率分别为53%和73%,同时其体外侵袭能力亦明显降低,抑制率为79%。 结论: u-PAR反义核酸在PC-3M高侵袭亚系中发挥了特异封闭作用,为进一步观察u-PAR反义核酸抑制高侵袭前列腺癌细胞亚系的侵袭效应提供了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76.
77.
78.
凝血、纤溶系统功能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玮  刘敏涓  冯莹  周旭红 《血栓与止血学》2007,13(4):157-160,165
目的探讨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的改变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其24h内尿白蛋白量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21例,微白蛋白尿组15例,临床肾病组7例,另为合并急性并发症组6例。同时选择30例年龄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含量、纤溶酶原(PLG)活性、D-二聚体(D-D)含量、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含量及其活性(TAFIa)。结果糖尿病(DM)患者tPA为14.6±5.9μg/ml和PLG94.4±14.3%,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分别为17.9±6.0μg/ml,101.4±11.7%;P〈0.05);DM组PAI33.2±11.1μg/ml、D—D0.74±0.11μg/ml、TAFI 122.36±47.1%及TAFIa77.3±8.5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25.8±7.9、0.21±0.57、89.2±31.1、27.2±10.3),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分析DM肾病患者白蛋白尿正常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其余4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TAFI相关分析,表明其与患者UAE、PAI、D—D结果呈正相关。结论机体凝血纤溶功能的异常改变与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密切,各项目的检验,可反映糖尿病微血管病的程度,从而有助于临床对患者病情与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79.
马圣庭  姜婕  贾如意 《医学综述》2007,13(5):396-398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纤溶系统活性降低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纤溶系统活性对ACS的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预测的评估有重要价值。本文就ACS时纤溶系统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0.
Fibrinolytic function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Marín F  Roldán V  Lip GY 《Thrombosis research》2003,109(5-6):233-240
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the commonest sustained cardiac arrhythmia,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a substantial risk of stroke and thromboembolism. A prothrombotic or hypercoagulable state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se patients, 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various clotting factors, endothelial damage or dysfunction markers and platelet activation. However, fibrinolytic function has been less frequently studied, despite the fibrinolytic system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intravascular thrombosis. Indeed, increas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n imbalance between the fibrinolytic func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is review will begin by providing a brief approach to fibrinolytic function and examine previous studies about fibrinolytic activity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