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7篇
中国医学   19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苦葛根中的新三萜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苦葛Pueraria peduncularis (Grah. ex Benth.) Benth.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得到3个五环三萜化合物,用IR,MS,1HNMR,13CNMR(DEPT),HMQC,HMBC,NOESY和NOE差谱鉴定化合物。结果 经光谱鉴定化合物1为3-O-[β-D-吡喃葡糖基(1→3)-O-β-D-吡喃葡糖醛酸基]-15α-羟基齐墩果-12烯-16-酮,化合物2为3β,15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16-酮,化合物3为3β,16β-二羟基齐墩果-12烯-15-酮。结论 1和3为新化合物, 1被命名为苦葛皂苷A, 3被命名为苦葛二醇, 2为首次从苦葛根中分得。  相似文献   
82.
董琳  李艳梅  王金辉  刘明生 《中草药》2014,45(17):2437-2439
目的研究黎药荔花鼻窦炎处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手段分离化合物,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考察化合物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的影响。结果从荔花鼻窦炎处方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尖瓣海莲苷A-4-甲醚(1)、尖瓣海莲苷C(2)。化合物1在50μmol/L时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NO有轻微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酚苷类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荔花鼻窦炎处方中分离得到,尖瓣海莲苷A-4-甲醚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灵丹草油最优提取工艺,分析灵丹草油的成分组成。方法以灵丹草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采用GC-MS对灵丹草油主要成分进行分离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10倍量,浸泡2h,加热提取8h;从灵丹草油中分离鉴定了20种主要化合物。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α-可巴烯、β-芹子烯及1,2,3,4,4a,5,6,7-八氢-4a,8-二甲基-α-亚甲基-2-萘乙酸是灵丹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它们相对含量之和占到了灵丹草油的34.63%。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不同发芽条件对杭白芷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以杭白芷种子为材料,比较前处理方法、光照条件、发芽床、温度对杭白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1)75%乙醇浸泡1min为最佳前处理方法。(2)黑暗状态下更有利于杭白芷种子的萌发。(3)纸上(TP)发芽床的发芽率高于纸间(BP)、砂上(TS)、砂床(S)3种发芽床。(4)15℃(16h)~25℃(8h)变温条件有利于杭白芷种子发芽。结论:杭白芷种子发芽的最优条件是:75%乙醇前处理1min,15℃(16h)~25℃(8h)变温条件下,在纸上(BP)发芽床上暗培养。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密花香薷挥发油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死亡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设置三个处理组,使密花香薷挥发油处理终浓度为20、40μg/ml和60μg/ml,以1%DMSO为对照。采用AO-EB染色和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死亡率;化学荧光法检测细胞内ROS相对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和LC3的表达量;采用SPSS 17.0进行ANOVA方差分析,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 AO/EB双染和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随着密花香薷挥发油浓度增加,SMMC-7721细胞的死亡率增高(F=132.100,Ρ<0.001);SMMC-7721细胞内相对ROS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580,P<0.001),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F=64.300,Ρ<0.00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SMMC-7721细胞内出现自噬体;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密花香薷挥发油处理浓度的增加,自噬相关蛋白LC3-Ⅰ(F=504.10...  相似文献   
86.
厚果鸡血藤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江海  曾静星  邝柱庭  陈凤庭 《中草药》1999,30(10):721-723
从豆科植物厚颗鸡血藤Millettiapachycarpa Benth。根部分离出多种结晶性成分,其中2个成分经鉴定为5-甲氧基-7,8-呋喃骈黄酮(4H-furo「2-3-h」-1-benzopyran-4-one,5-methoxy-2phenyl)(Ⅴ),2‘-3,6-三甲氧基-7,8=-呋喃骈黄酮 ,其中化合物Ⅴ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Ⅵ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厚果鸡血藤乙素。  相似文献   
87.
岗梅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岗梅Ilexasprell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和RP-HPLC等色谱方法对岗梅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岗梅根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三萜及其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8-O-β-D-glucopyranosyl pomolic acid(1)、冬青苷XXIX(ilexo-side XXIX,2)、冬青苷B(ilexoside B,3)、刺参苷F(monepaloside F,4)、长圆冬青苷B(oblonganoside B,5)、3-O-β-D-xylopyranosyl-3β-hydroxyurs-12,18(19)-dien-28-oic acid 28-β-D-glucopyranosyl ester(6)、毛冬青皂苷B(ilexsapo-nin B,7)、randialic acid B(8)、毛冬青酸(ilexolic acid,9)和19-去氢乌索酸(19-dehydroursolic acid,10)。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8.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为藏族习用药材,药用部位为干燥地上部分。现代研究表明,独一味主要含有环烯醚萜苷类、苯乙醇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镇痛、止血、抗菌、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在对独一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其质量研究现状,从药性、功效、成分可测性、药动学等方面对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槲皮素、芹菜素、山栀苷甲酯、8-O-乙酰山栀苷甲酯、胡麻属苷、连翘酯苷B、木犀草苷、马钱苷等成分可作为独一味的主要Q-marker,以期为独一味产品开发研究及质量标准的合理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广藿香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广藿香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近红外定量模型,快速测定广藿香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方法 用冷浸法测定139批广藿香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集并用多元散射校正法、一阶导数法、Savitzky-Golay平滑法预处理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广藿香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定量模型。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达到0.989 58,校正均方差为0.590,预测均方差为0.623,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975 18。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近红外定量模型稳定,准确可靠,可快速对广藿香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90.
目的在比较超滤膜和蒸汽渗透膜对广藿香挥发油提取效率的基础上,提出膜法中药挥发油提取的适用范围,进而对工艺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解析。方法选取聚偏氟乙烯(PVDF)膜材料,分别采用超滤、蒸汽渗透膜技术对广藿香挥发油进行提取分离;从挥发油收率、膜分离前后挥发油理化性质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超滤、蒸汽渗透膜技术对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效率。对膜法中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新型工艺设计的关键技术参数。结果超滤技术和蒸汽渗透技术对广藿香挥发油的收率分别为84.87%、78.46%;从化学组成看,PVDF膜在蒸汽渗透膜分离过程中对广藿香挥发油中醇、酮类成分的亲和透过具有一定的影响;从红外光谱检测结果看,PVDF膜在蒸汽渗透膜分离过程中所透过油在3600~3650cm-1的官能团峰强度显著减弱,即PVDF膜在蒸汽渗透膜分离过程中截留了挥发油中的醇、酮类成分,对醇、酮类成分的透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超滤法和蒸汽渗透法均为较好的广藿香挥发油富集方法,相比于超滤,蒸汽渗透膜技术对广藿香挥发油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而超滤法趋向于广藿香挥发油中醇酚等含氧基团类成分的富集,蒸汽渗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